我从未思考过,在我这样的年纪什么是能做的、而什么是不能的。 ——岩室纯子 跟84岁的她相比,有些二三十岁的年轻人都要自愧不如。 77岁时,她打破了一项世界纪录。 最年长职业俱乐部DJ。 在凌晨两点的东京夜店,她穿吊带,涂红唇,戴墨镜,脚蹬10厘米的厚底鞋。 打碟,摇摆,比场上任何一个年轻人玩得都嗨。 这位84岁高龄的DJ奶奶,名叫岩室纯子。 目前,被称为“东京第一DJ”。 而白天系上围裙,她则化身和蔼可亲的饺子店大厨。 煎饺、炒菜、煮面,在这家饺子馆65年如一日地工作。 庸碌的生活没有消磨掉生命的激情,哪怕耄耋高龄。 “我没有服用过任何保健品或做任何运动。” 对生活,最好的兴奋剂是热爱。 岩室纯子对音乐的热爱,要追溯到上世纪。 当时年轻的父亲是位浪漫的音乐家,却在二战后饱受伤害。 痛恨战争的父亲,将音乐一并束之高阁。 并立下规矩,后辈也不能从事与音乐有关的职业。 当时少女时代的岩室纯子,从父亲的音乐中感受过爵士的浪漫、古典乐的优雅。 深深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当父亲放弃音乐后,家里一方小小的收音机,成为她聆听的窗口。 纯子19岁时,父亲开了这家名叫“饺子莊MURO”。 起先,她只是偶尔过去帮忙。 后来全天候扑在店里,习得了一身父亲的好手艺。 少女临娉婷,嫁作他人妇。 在那个年代的日本,婚姻仍旧是女性唯一的归宿。 父亲不止一遍地敦促纯子,赶紧结婚生子。 可她迟迟不肯。 《四十八的抵抗》一书中写道:“所谓结婚,不过是扮演着有性生活的女管家般的角色。” 如果不能从事喜欢的音乐,起码要有婚姻的自由。 纯子身上带着日本女性少有的叛逆和冒险。 这也为她的爱情埋下一段伏笔。 22岁时,纯子在一栋大楼里邂逅了一位47岁的中国人。 两人一见钟情。 这位叫姜秉玉的中国人,前妻是赫赫有名的大美人张怀卿。 张怀卿出身名门,是张作霖的女儿,也是张学良同父异母的妹妹。 纯子遇见了亲密爱人,仍旧不婚不育。 与姜秉玉长达三十多年的同居生活,两人也很快乐。 关系亲密,从未吵架。 还一同赴台湾,探望过张学良。 直到晚年,姜秉玉的签证出了问题,纯子才和他结了婚。 22岁时遇到的初恋,相伴一生。 纯子几乎将生活的其余重心,都交付给了爱人。 姜秉玉去世时,两人相濡以沫几十年年,已了然无憾。 人生继续往前走,才是对逝者最好的告慰。 纯子潇洒地开始了第二段人生。 ‘我要考个属于自己的驾照!’紧接着我就跑去上培训课了。” “我还学了油画、大提琴和法语。” “我一个人去了纽约和基韦斯特岛,一点儿没问题都没有。” 没有悲悲戚戚地瑟缩在往事的余温里,纯子考驾照、学油画、大提琴、法语,甚至只身出国旅游。 生活被安排得满满当当,甚至比年轻人更有激情。 2003年,一位法国年轻人adrien寄宿在纯子家,办了一场派对。 父亲生前,整个家族乃至孙辈,都无人敢做音乐。 这种全新的电子乐如今,十足地吸引着纯子。 当adrien问她要不要学时,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 这年77岁的纯子,报名了一家DJ学校,成为创校以来最年长的学员。 或许多数人以为,纯子只是玩玩而已。 这纯属对老年人的偏见。 年老的纯子,记忆力大不如前。 她要在家每天练习打碟,牢记节奏。 熟悉新设备,新机器。 “我知道我必须更努力才行。” ![]() 几年后,纯子成为东京各大夜店炙手可热的一线DJ。 有人觉得,纯子不过是以年龄为噱头,并没有真材实料。 到访之后才发现,自己完全错了。 “年轻DJ打不出这样的音乐,她是一个很懂音乐的人。我需要向她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 纯子几十年的音乐审美,沉淀出了独树一帜的风格,也开辟出了第二人生的辉煌。 不过这都是午夜2点后的纯子。 父亲去世后,饺子馆继承给了弟弟。 纯子不再全日候围着饺子馆打转。 每天下午四点到店,5点正式营业,营业时,与客人交流饺子的口感,馅料的口味。 这家有长达60年历史的饺子馆,多次登上东京美食排行榜。 延续着日本匠人一贯的精益求精。 纯子主要负责煎饺、炒菜,直到晚上10点打烊。 这时,作为饺子馆主厨的纯子,结束了白天的工作。 下班后,她会先去吃个晚饭,小酌一杯。 虽然纯子厨艺相当,可她几乎不下厨为自己做饭,省出来的时间,都要享受生活,学习新东西。 夜店老板照顾她的身体,会特意将演出安排在稍早时候。 凌晨1点半。 纯子登台,世界各地的年轻人都在她的节奏下,尽情玩乐。 凌晨2点半。 纯子的演出结束,同行的年轻人打算回家睡觉了。 纯子却不。 “我还要喝两杯,一会还有我喜欢的DJ演出,我准备再进舞池跳一跳。” 凌晨4点,夜店派对最嗨的时刻。 东京的早班地铁开始运行,尽兴的纯子离场回家。 “我从未思考过,在我这样的年纪什么是能做的、而什么是不能的。” 年龄不是尝试新事物的最大障碍,心态才是。 纯子82岁还在当斜杠人。 白天奔波为生计,晚上演出为灵魂。 “对我而言,音乐不能当饭吃,但是却像美味的茶和咖啡一样。如果没有它们,生活该有多无聊啊。” 大多数老年人无所事事地等待死神召唤的时候,纯子还能说出这种壮志豪言。 “如果要死,希望自己是死在DJ台上,或者是饺子店。” 能倒在自己为之热爱、为之奋斗的地方,生命的剧终也更有荣光。 日本还有位百岁老人笹本恒子,同样演绎着另类的老年生活。 71岁时,恒子才重拾年轻的爱好,摄影。 在全国各地举办了一次老照片摄影展,吸引大批人慕名而来。 这还不够,恒子要为自己同时代的女姓做一件大事。 “过去的女性,生活在极端苛刻的男尊女卑环境里,即使那样也拼尽全力,让才能之花绽放,我觉得非常了不起。” 为了记录这些遗落的精彩人生,她花六年时间,奔波各地。 总共采访、拍摄了100位明治时期的女性。 1992年,这些故事集结出版,名字就叫《璀璨的明治女姓》。 恒子正走向摄影圈的中心,与此同时,爱情不期而遇。 86岁时,恒子在法国旅行,结识了大雕刻家查尔斯。 两人相谈甚欢,回国后仍旧书信往来。 直到10年后,96岁的恒子,少女怀春似的,准备跟查尔斯告白。 寄出这封不再年轻,却爱意缱绻的情书后,恒子再也没有等来回信。 查尔斯没有回应她的爱。 这位浪漫多情的老雕刻家,先她而去了。 恒子的失恋,不是失魂落魄。 与爱人的失之交臂,更让她懂得及时做所爱的事。 此前在日本摄影界,关于恒子的年龄一直是个谜团。 哪怕朝夕相处的同事,也根本不知道她高龄。 每回问起来,恒子总是笑着回答:“我没有年纪。” 随后,她又埋头写作,准备采访资料,忙得不可开交。 2011年,日本大地震后,恒子前往灾区帮助灾后重建。 不幸在家摔倒,一连昏迷了22个小时。 送到医院后,大腿和左臂骨折。 医生断言,“她很难再站起来了。” 所有人都理所应当地将她看作,与床榻为伴的高龄老人。 可恒子坚持复健,她要再度夺回行走的权利。 “97岁,想做的事情还有一大堆,如果没有梦想,人生就结束了!” 恒子要踩在意外的肩上,重新站起来迎接生活。 奇迹也就发生了,出乎所有人意料,恒子康复了。 我们总说,要趁年轻去做喜欢的事,去见想见的人。 可在恒子眼里,这两件事,跟年纪根本没有关系。 “想做什么就去做,只要好奇心还在,无论多少岁总是能有新的开始。” 她给自己的自传取名《97岁的好奇心女孩》。 事实上,活得比实际年龄更年轻,永远都是精神上的少女。 100岁时,恒子举办了百年摄影展。 102岁时,恒子获得摄影界的奥斯卡奖“露西终身成就奖”。 很多人说如何优雅地老去,我想首先是从容。 那恒子,一定是最优雅的。 毕竟她说:“即便年老,我也不会变成枯木,至少是艳丽的干花。” 纯子每年都会参加大型DJ派对。 在奇装异服的年轻人中,她仍旧是最鹤立鸡群的那一个。 可是近年来,她却发现来的年轻人不如过去多了。 “好像现在的年轻人都不再具备好奇心,他们是不是怯于尝试新的事物?” 年轻人开始沉醉轻松的生活,在舒适圈里打转。 老年人们,却特立独行。 他们爱穿艳丽的花衣服,躺着一头时髦的卷发,涂了一手张扬的指甲油。 我对这样的奶奶,始终是心怀敬意的。 表面看来,他们只是追求美。 其实也是对生命的热爱啊。 不因年老而放弃装扮自己,在每一个年纪都要给生命最隆重的打扮。 要是我在老态龙钟的时候,还能现在的心态重视自己,求之不得呢。 每一天都是往后余生中,最有希望的一天。 因为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 莫使金樽空对月,人生得意须尽欢。 虽然我们一遍遍说,生老病死,人之常情。 可面对日渐衰老的容颜、充沛不复的体力。 智力不再上升,健忘却与日俱增的老年生活,大多数人还是会沮丧。 很多人四十多岁感受初老,便已放弃从生活获取灵感。 疲于奔命,不再接受新事物,甚至抵抗学习。 将一切都简单地归咎于:我老了。 可是身体会随时间衰老,灵魂却只会在热爱中,淬炼出光芒。 仍在夜店当DJ的斜杠奶奶纯子说: “我虽然知道自己已经82岁了,但我彻底忘却了自己有多老。” 百岁老人恒子说: “人总是讨厌那些被伤害的事情啊,就算说抱怨的话,也改变不了什么呀!” 他们都深知,年老是已经到来的事实。 可那又怎样呢? 生活依然可以由自己选择。 躺在病床上等待死神,抑或打碟、抓起相机,捕捉人世的快活。 他们一生独立,永为热爱而活。 也愿你余生如此。 /// |
|
来自: 昵称44943940 > 《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