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饿了要吃饭,脑饿了要吃知识。要想把知识装到脑中,绝不像望行李箱中装行李那样简单,要讲究个装法,讲究个技巧。作为学生重点解决欲望;作为教师,重点解决方法。怎样做才能更好的把知识装进学生脑中?笔者认为要做好以下三件事。
1 我要学---自学
积极主动的去获取知识是学习最理想的途径,教师给学生一定的学习任务,在任务的引领下,学生积极主动的去研究并获得知识,这是学习的最佳状态,也是最理想的学习方式,体现在学生学习上叫自主预习。教学说到底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是学生获取知识主要渠道,目前20%的学校能够做到这一点。能否做到我要学是制约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
2 帮我学---助学
教材、教师和学生组成了教学的三环节,如何让学生自己去研究和学习教材,这是教师的教之重任。当今普遍做法就是设计好导学案,利用问题引导学生去学习。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收集和反馈,可进行课前辅导,可利用课上讨论,调动一切因素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创造一切条件帮助学生扫清学习中的障碍。这一工作主要体现在课堂,助学50%的学校和教师能做到。
3 要我学---逼学
懒惰是人的本性,在享受和吃苦两方面,多数人都愿意选择享受,学习也是如此,三分教七分管就是这个道理。讲得天花乱坠,学生一个不会,主要就是在督学、逼学上做的不够。作为教师不仅要教好更要管好学生的学。讲了不等于会了,必须要跟踪落实检查,让学生写出来,讲出来,才是真正的会。这一环节的落实就需要教师付出时间和汗水,课下逼学30%的老师能做到。
把知识搬进学生脑中,需要技术更需要技巧,作为教师必须要利用好自学、助学和逼学,才能却确保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