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既有普速铁路控制网的布设及测量

 GXF360 2019-09-10

随着现代铁路工程建设对精度的要求不断提高,利用控制网进行铁路线路的变形监测变得更加重要。目前我国在高速铁路建设上实行统一的CPⅢ控制网,在勘测、施工和运营维护3个阶段使用统一的测量控制网基准[1-2]。这不仅保证了测量基准和坐标系的统一,而且确保了线路中线位置和设计位置一致,从而最大程度上保证了高速铁路线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但我国运行速度160 km/h及以下的普速铁路控制监测网仍处于相对初级的发展阶段,不利于普速铁路运营过程中的维护。所以建立良好的普速铁路控制网对普速铁路养护维修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贡献声明 袁倩:收集数据,参与选题、设计及资料的分析和解释;撰写论文;根据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修改。刘蕾、张亚丽:参与选题、设计、资料的分析和解释,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结果、结论,根据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李招娜、井秀华:参与选题、设计和修改论文的结果、结论

女人们一进家屋,屋子好像空了;房屋好像修造在天空,素白的阳光在窗上,却不带来一点意义。她们不需要男人回来,只需要好消息。消息来时,是五天过后,老赵三赤着他显露筋骨的脚奔向李二婶子去告诉:

1 普速铁路控制网布设的意义

普速铁路控制网系统由工程测量平面控制网和工程测量高程控制网组成。沿线路布设控制桩(或以已有接触网电杆代替),并以控制桩为基础,使用专业设备测量、计算并优化,从而得到线路的标准线形(通常指理想线形,下同)以及控制桩与标准线形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即形成普速铁路控制网系统。

在普速铁路运营维护过程中,借助控制网可以测出线路的实际线形,再与线路标准线形进行对比分析,得到实际线形与标准线形的差异,进而得到养路机械所需的起道量、拔道量等基础信息,满足普速铁路线路机械养护作业的需要[3]。同时,普速铁路控制网也可应用于普速铁路养护维修作业中的轨道测量,如大机作业线路维护数据的采集。

2 普速铁路控制网的布设

2.1 控制网类型

根据线路的不同条件,控制网可以分为2种类型[4]:①在线形参数已知或可以采用专业设备测量、计算并优化得出线路标准线形的前提下,根据大地坐标系中控制桩基准点(即控制点)的绝对坐标,计算出轨道中心以及轨道铺设实际线形与标准线形的相对位置,建立以控制点绝对坐标为参考系的绝对坐标控制网;②当线形参数未知时,在线路两侧适当位置布设控制桩,在采用轨检车等设备确认轨道几何状态(如轨道质量指数TQI[5])已处于理想状态后,按照规定方法测量控制点到轨道中线(或基准轨)的支距(横向偏距)和控制点到轨道中线(或基准轨)的高差(垂向偏距),从而构成相对坐标控制网。

图9显示了由参数值所有组合表示的错误警报情况。两种方法都存在很多的纹理角点,例如在森林地区。Noble算法中的虚角均是比较接近的物体。相反,在SUSAN算法中,在较为平坦的区域和边缘处发出许多虚假警报。现有文献亦有学者使用过类似理论,但是在其他应用程序(例如跟踪)中并没有那么重要,SUSAN算法存在将许多类似于边缘的建筑物特征误认为角点。

二是社会监督体系不健全。邓小平总结党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指出这些错误的发生与我国法制不健全和社会监督制度缺失有关。因此,邓小平非常重视制度建设,认为制度在规范社会行为、完善社会监督方面具有根本性、长期性、稳定性和全局性。

2.2 控制桩(点)的设置

通常沿线路方向在线路两侧间隔50~140 m布设控制桩,可根据线路的实际情况选择单侧或双侧布设。通过预埋控制桩零部件或抱箍等方式在线路两侧既有设施(一般为接触网电杆)上布设控制桩。通常控制桩距离线路中线2.5~4.0 m,考虑到实际应用及相关影响因素,以高于轨面0.5~0.8 m为宜。

控制桩的位置应选在通视良好、交通便利的地方。在小半径曲线处、通视不佳的地方可以适当加密布设;在线路运行危险点、关键点,如曲线路段、隧道衔接处,可以按需求增加控制桩数量。

(3)水旺庄矿区控矿深度超过-2200m,而长达110km的招平断裂其他区域勘查深度多在-1500m左右,水旺庄深部找矿突破进一步拓展了招平断裂深部找矿的空间。

3 普速铁路控制网的测量

3.1 平面控制测量

工程测量平面控制网通常分2级布设,第1级为卫星定位控制网;第2级为控制桩网。平面控制测量一般采用卫星定位观测法进行测量;如果无法进行卫星定位观测(如在线路隧道段),也可使用导线测量法或自由设站边角交会法进行相应精度的测量。

3.1.1 卫星定位控制网测量

本部分控制契约弹性系统α、β为常量,令p0+a(μH-Q)+g-v-cr-cd-λ1>0.当市场需求增大时,根据公式(29),供应链期望收益表达式为

卫星定位控制网设计精度为四等,应按照TB 10054—2010《铁路工程卫星定位测量规范》中关于卫星定位的主要技术要求进行测量[6]

控制网的网形设计与被测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有紧密的关系,需要严格根据实际地形、地貌在控制网布设前完成。平面控制网一般选择沿线路形成带状的三角形网或四边形网。沿线布设控制桩点后进行全线(段)的整体布网和平差。布设控制点前,应提前了解沿线大型建筑控制网的施工要求,合理布设线路控制点,按规定埋设对应点标志石。埋设完成后,及时填写控制点点位说明,丈量标志石到标识建筑物的距离。

为确保控制网线形的连续性和准确性,卫星平面控制网应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hina Geodetic Coordinate System 2000,CGCS2000)中与连续运行参考站(Continously Operation Reference Station,CORS)基站进行全线联测。参与联测的基站应在控制网中均匀分布,且至少有2个基站参与联测。同时,与CORS基站联测的起算点坐标精度应不大于0.1 m。如果CORS基站不能满足要求,则应与国家控制点进行联测。

卫星控制测量作业的基本技术要求应满足TB 10054—2010中四等精度的规定。其相邻点弦长的精度(中误差)应不大于按照下式计算得出的结果。

(1)

式中:σ为基线弦长中误差,mm;a为固定误差,mm;b为比例误差系数,mm/km;d为相邻点间距离,km。

在测量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表1所列项目进行数据检查,并提交相应资料。表中n为闭合环边数。

经计算基线质量合格后,应采用由设计基线构成的控制网进行约束平差[7]。平差计算应进行如下检验:

1)将数据中存在粗大误差的异常数据剔除后进行平差和检查,直至进行平差的数据中没有粗大误差为止。

2)无约束平差和约束平差后应分别提供各点在CGCS2000中的空间直角坐标、各基线向量及其改正数和精度信息。

表1 基线质量检验限差

检验项目限差要求x坐标分量闭合差wxy坐标分量闭合差wyz坐标分量闭合差wz环线全长闭合差w同步环≤n5σ≤n5σ≤n5σ≤n5σ独立环(附合路线)≤3σn≤3σn≤3σn≤3σn重复观测基线长度较差ds≤22σ

注:①当实际使用接收机的标称精度高于规定等级的a,b值时,应使用接收机标称精度进行相关检验限差的计算;②当闭合环各边长差异较大时,应根据边长和相应精度等级规定计算每条边的σ,用计算得到的闭合差代替表格中的

3)无约束平差基线改正数x,y,z坐标分量的绝对值VΔx,VΔy,VΔz应满足

(2)

4)相同基线约束平差与无约束平差得到的基线改正数x,y,z坐标分量的较差dVΔx,dVΔy,dVΔz应满足

(3)

3.1.2 控制桩网测量

控制桩坐标通常使用其实际控制点的实际空间坐标位置,且其空间坐标精度依赖于测量控制精度。控制桩的布设方案及测量控制精度指标应根据有砟轨道的几何精度要求,控制网的布设、复测及测量和应用的效率、经济性等因素确定。之后在确定的测量控制精度指标基础上,确定控制桩的测量方法。精确控制桩网结构不仅能够为线路的运营维护提供良好的工作基准,更能有效保证列车行车安全,对铁路的运营维护有着重大的意义。

控制桩网的测量可以直接使用卫星定位的方法,也可以使用全站仪进行自由设站边角交汇观测对各个测站进行测量。

使用卫星定位的方法观测和解算控制桩平面控制网应按照TB 10054—2010中五等精度的规定进行。

图1 坐标计算示意

自由设站的基本原理就是后方交会,即由2个或以上已知控制点解算出未知测站坐标,之后由测站测量其他变形点坐标[8-9]。坐标计算如图1所示,已知A,B 2点坐标,测站点P未知。通过P点测出PA,PB 的导线边长D1,D2 及两边夹角β。由A点到P点最终附合到B点,可解算得测站点P的坐标,之后其他控制点坐标由P点直接测量。

3.2 高程控制测量

通常工程测量高程控制网分2级布设:第1级为线路水准基点控制网,第2级为控制桩高程控制网。通常相应点的高程控制网须要在水准基点控制网完成之后才可以在其基准上进行布设。

效果评价:对所有学员个案完成时间、开题报告完成时间(首次提交初稿)、1年内发表文章数量、科研立项数量进行统计,各年度间差异性比较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表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

3.2.1 水准基点控制测量

总之,目前的研究虽然有一定的经验可以借鉴,但大多只是理论上的探讨,缺乏实际的操作性和针对性,对于教师核心素养的再发展并没有太多的深化研究及探讨。这也给我们一个广阔的空间进行研究。

在水准基点的实际测量中,通常选择四等精度的水准测量法或三角高程法。测量内容包括控制桩投影点的高程,且相邻水准基点间距应不超过2 km。

水准基点通常沿线路方向在距离中线不超过200 m 的范围内布设,且与第1级平面控制点共用。为确保坐标准确,水准基点须要与国家水准网联测形成附合水准线路或闭合环。在重点工程地段(如桥梁、长隧道)可以按需求增设水准基点。其技术要求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水准基点控制网的技术要求

水准测量等级每千米高差偶然中误差MΔ/mm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MW/mm附合线路长/km环线周长/km四等≤5≤10≤80≤100

表2中MΔ,MW计算式为

LAS方法以当前设计点附近区域的样本为序列样本对Kriging近似进行更新,因此随着优化迭代的进行,Kriging近似的精度不断提高。由图6c可以看出,局部自适应采样窗口逐步逼近可靠性设计优化最优解,且最优解附近的极限状态约束边界能够被Kriging近似准确拟合。

(4)

(5)

式中:Δ为测段往返高差不符值,mm;l为测段长或环线长,km;m为测段数;W为附合水准线路或环线闭合差,mm。

采用水准观测法测量水准基点时,其主要技术要求、技术指标应符合TB 10101—2009《铁路工程测量规范(条文说明)》中四等精度的相关规定[10],其限差应符合表3中四等精度的规定。

当山区水准测量每千米测站数S≥25时,采用测站数计算高差测量限差。

使用全站仪三角高程法测量水准基点时,其主要

综上可知,整个矿山室外给排水管道系统较为复杂,因此设计时首先要根据工艺等对水质不同要求,制定室外给排水系统方案。

表3 水准测量限差要求

水准测量等级测段、线路往返高差不符值平原山区测段、线路的左右线路高差不符值附合线路或环线闭合差平原山区检测已测测段的高差之差四等±20K±4S±14K±20L±25L±30Ri五等±30K±20K±30L±40Ri

注:K为被测段水准线路长度,km;L为水准线路长度,km;Ri为被检测段测段长度,km;S为测段水准测量站数。

技术要求应符合TB 10101—2009中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的相关规定,限差应符合表4的各项规定。

表4 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限差要求

测量等级对向观测高差较差附合或环线高差闭合差检测已测测段的高差之差四等±40D±20∑D±30Li

注:D为测距边长,km;Li为测段间累计测距边长,km。

3.2.2 控制桩高程控制测量

控制桩高程控制网通常也使用水准测量法和全站仪自由设站法进行测量,其精度为五等,应符合表5的规定。

表5 控制桩高程测量等级及技术要求

测量等级每千米高差偶然中误差MΔ/mm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MW/mm附合线路长/km环线周长/km五等≤7.5≤15≤30≤30

注:MΔ,MW按照式(4)、式(5)计算。

采用水准测量法测量控制桩控制点高程时,其限差应符合表3中五等精度的规定。

利用全站仪自由设站三角高程测量相应点高程时,需要在控制桩平面控制测量的基准上利用在平面控制网测得的边、角值进行测量。为确保高程的准确,需要每隔2 km与水准基点进行联测。其外业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6的规定。

收集该院10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数字表法分组,循证护理组初次妊娠患者27例,再次妊娠患者23例。 年龄范围 21~37岁,平均年龄(28.15±2.12)岁。 孕周32~38周,平均孕周(36.34±5.21)周。 常规遵医护理组初次妊娠患者28例,再次妊娠患者22例。年龄范围21~38 岁,平均年龄(28.12±2.11)岁。 孕周 32~38 周,平均孕周(36.11±5.02)周,两组一般资料可比。

表6 控制网自由设站三角高程外业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

全站仪标称精度测回数测回间距离较差/mm测回间竖盘指标差互差测回间竖直角互差≤2″,2 mm+每千米2 mm2≤3≤10″≤10″

使用该方法测得的高程数据须用水准基点进行固定数据的严密平差,平差后其精度应符合表7的规定。

又是一年盘点时。跟往年不同的是,这个岁尾,既是一个惯用的时间节点,又是一个崭新的历史起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站在新起点回望过去的一年,相信所有水利人都感触良多,在为这一年的艰辛努力感动、为这一年的丰硕成果欣慰的同时,更增添了进一步深化水利改革的信心和决心。

由于整个控制网长度较长,可以分割成连续且不小于4 km的区段进行分段平差。为确保分割后控制网的连续性和准确性,应在两相邻区段选取至少3对重叠点进行比对,并保证相邻区段重叠点独立平差后

表7 控制网自由测站三角高程网平差后的精度指标mm

高差改正数高差观测值的中误差高程中误差平差后相邻点高差中误差≤6≤3≤7.5≤3

其高程较差小于等于20 mm。符合要求后,后一区段可采用与本区段联测的水准基点及重叠部分前一区段的1对控制桩点作为约束点进行平差计算。

为了应对国际石油市场变化,各国际石油公司的经营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资产优化型:在高度多元化的基础上,优化资产结构,聚焦核心优势资产。2)突出战略型:根据核心战略和技术优势选择不同发展方向,例如,埃克森美孚强化非常规、回归北美,壳牌倚重天然气一体化等。3)强化经营型:通过降低成本、优化方案、提高产量、增加效益等策略,努力提高股东回报率。

控制桩高程首次测量完成后,为确保高程测量结果的准确性,须采用与首次测量相同的网形和精度指标进行复测,并将首测结果与复测结果进行对比[11]。若同一控制桩点2次高程测量的较差小于等于20 mm,且相邻点2次高差的较差小于等于8 mm时,应采用首测结果;若超过允许范围,确认复测操作及结果无误后,应分析超差原因,可采用同级扩展的方式对超差的控制桩点成果进行更新。

3.3 基于相对测量原理的矢矩法

当轨道平顺性和轨道几何参数较好时,既有线控制网测量一般采用相对测量的方法进行调整优化。与卫星定位测量绝对坐标相比,基于相对测量原理的矢矩法更加方便快捷,便于实际施工作业时灵活运用[12]

相对测量控制桩测量包括测量控制桩到基准轨的支距(横向偏距)和高差(垂向偏距),确定轨道相对于控制桩的相对坐标,建立相对坐标网。控制桩的位置可以灵活设置,无需绝对坐标。测量时,使用带有控制桩相对偏距测量功能和长波测量功能的轨道检查仪或满足准确度要求的其他仪器进行测量。在运营维护过程中,监测相对坐标的变化,必要时调整线路的位置。在线路曲线段,支距测量的基准轨为外轨,控制桩高差的测量基准轨为内轨;在直线段,应以大里程方向下一个曲线段的基准轨为基准。控制桩的测量误差均不大于2 mm。

为避免里程测量的累积误差,实际测量时使用控制桩位置测量的方法确定沿线路方向的位置偏差。控制桩位置测量包括道岔点、控制桩、桥头、涵中、集电箱等线路设施在基准轨上投影点的控制桩位置。测量时以轨道的中心线为基准。

根据测量结果将控制桩的垂向、横向偏距与轨道的外部几何参数结合,并与和控制桩点间距相适应的轨道长波不平顺测量结果相结合,拟合出一条优化线路。拟合线路是在实际线路基础上重新优化设计出的线路,与原有的设计线路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但从实际运营效果角度评价,它是状态较为理想的线路。优化拟合线路包括控制桩点、道岔控制点、曲线控制点、桥隧控制点等线路重点监测点。拟合线路的平面线形可以为线路的养护提供平面线形基准,其结果适用于普速铁路的维修作业及日常养护。

4 结语

我国高速铁路CPⅢ控制网相对完善,使线路的后期运营维护更加方便快捷,但高速铁路总里程仅占到全国铁路总里程的20%,大部分地区还是以普速铁路为主。随着我国铁路全面、高速发展,普速铁路控制网也需要逐渐完善。普速铁路控制网的建立,不仅能够在确保轨道平顺性的基础上控制和维护线路的准确空间位置,还可以在运营维护时将实际线路重新优化设计并调整到满足线路运营要求、维修工作量较小的理想线形。

除了目前普遍使用的全站仪等测量仪器,卫星定位技术也将广泛应用于普速铁路控制网的测量和监测。卫星定位技术可以实时、精确地测量控制网中平面和高程坐标,定位轨道和控制桩的坐标,能实时监测既有线路轨道几何状态的变化。这对既有线轨道养护和线路调整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更方便以后将普速铁路控制网与高速铁路控制网统一管理。

参考文献

[1]方杨.CPⅢ控制网自由测站三角高程测量数据处理与精度分析[J].铁道勘察,2015(4):21-23.

[2]宋志雄.兰新客运专线风区CPⅢ网半盘位测量方法可行性研究[J].铁道建筑,2016,56(12):121-124.

[3]郭向前.武汉铁路局普速线路维修体制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铁道建筑,2017,57(12):122-125.

[4]毕博文.基于轨道交通工程的基桩控制网测量技术探究[J].价值工程,2017(27):135-136.

[5]孙和金,张杰.高速铁路有砟轨道不平顺的解决方法[J].中国铁路,2017(9):47-51.

[6]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铁路工程卫星定位测量规范:TB 10054—2010[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0.

[7]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范:CJJ/T 73—2010[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8]马洪磊,刘成龙,宋韬,等.自由测站方法在平面控制网测量中的应用[J].测绘工程,2014(5):51-54.

[9]王磊,刘成龙,韩磊,等.高速铁路三维自由设站最优测量方法的仿真计算[J].铁道建筑,2012,52(7):121-125.

[10]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铁路工程测量规范(条文说明):TB 10101—2009[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

[11]程跃胜.成渝客运专线CYSG-4标段CPⅠ,CPⅡ平面复测技术[J].铁道建筑,2011,51(10):86-89.

[12]王鹏.既有铁路轨道线形及捣固方案优化方法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