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明神宗企图实行三王并立待嫡入手,浅谈明朝的皇位继承制度

 思明居士 2019-09-10

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宠爱郑贵妃是出了名的,甚至爱屋及乌,连同郑贵妃生的儿子也比较喜欢,为此万历皇帝一直想要立郑贵妃生的三皇子朱常洵为太子,作为皇位的继承人。而大臣们觉得身为皇帝应该立长子朱常洛为太子,这是祖宗留下的规矩,因此万历皇帝和群臣们开启长达15年的争论不休,史称国本之争。

从明神宗企图实行三王并立待嫡入手,浅谈明朝的皇位继承制度

朱翊钧剧照

国本之争又称争国本,由于中国古代历来“太子者,国之根本”之说,所以被称为国本之争。明神宗时期的争国本是万历皇帝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也是明朝最重大的一件事。

因为国本之争,直接弄掉了申时行和王家屏两位两位内阁首辅因为真国本的事情直接被迫辞职,万历皇帝认为这样就可以震住群臣,可是想不到大臣们更加不要命的向前重重,你皇帝不立长子为太子就是不行,并且开启了持久战,万历皇帝也觉得心累,于是想出来一个主意,暂时让群臣闭嘴,那就是对他的三个儿子进行封王。

万历皇帝主要是想要自己的长子朱常洛(争国本的主角),三子朱常洵(争国本的主角)和五子朱常浩一起封王,但是却遭到了大臣们的强烈反对,明神宗从提议到三子封王的失败,总共只用了十天的时间,在争国本的这一回合中,明神宗暂时败阵下来,但是他不想立皇长子为太子,和三王并封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小枫认为主要是明神宗想要拖延时间,等待群臣淡化再立自己的喜欢的皇子为太子,下面咱们就具体看一下。

万历皇帝朱翊钧喜欢郑贵妃,连带着想要将郑贵妃所生的儿子立为太子,但是大臣们不干,连续两个内阁首辅都因为立太子的事情和他不一条心,最终只能用辞职的方式来抗议,这也让万历皇帝感到了一丝压力。大臣们都在这更事情上反对,那就赶紧转移视线,我们先不立太子,我们将这三个人都立为王,等等看,如果皇后最后生下来嫡子,那么咱们就立这个嫡子吧,

如果最后皇后确实无子,那么到时候再进行册立太子大典也不迟吗?万历皇帝的原则是等待皇后生子,而且现在皇长子和皇三子都已经长大,连同皇无子一起封王,等待将来有嫡子便立嫡子为太子,如果没有嫡子便立长子。

其实朱翊钧就是为了拖延时间,大臣们不是逼我要立皇长子为太子吗,还振振有词的说要遵循祖训,祖训上说立嫡立长,没有嫡才立长,现在皇后没有儿子,谁也不能保证皇后以后不会有儿子呢?

如果皇后真的生下儿子那便是当之无愧的太子了,如果现在立皇长子为太子的话,那么到时候皇后再有子嗣的话,那就真的违背了祖训了。所以我就想着给三位皇子先封王,以后再说吧。

万历皇帝的心思就是这样的,等着皇后有儿子吧,可是谁知道皇后很有可能不会有子嗣了,皇后只有一个亲生女儿,此外再无所出,所以生下嫡子可能性不大。

从明神宗企图实行三王并立待嫡入手,浅谈明朝的皇位继承制度

那么万历皇帝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拖延时间,其最终目的还是要废长(长子朱常洛)立爱(三子朱常洵),身为皇帝我也不和你们说这么多了,反正我现在不是不想立皇长子为太子,而是等着皇后所出的嫡子呢!

万历皇帝的小算盘打的很好,可是大臣们根本不买账,特别是一个叫顾宪成的官员,直接说万历皇帝当初答应早立太子,先说三年之后立皇长子为太子,后来改到了万历二十年,现在又改到万历二十一年,这还倒罢了,起码有个明确的日子,可是现在皇帝陛下您说要等到嫡子,这就是岁月未可期呀。

顾宪成就差一点指着皇帝的鼻子说,你这是想要拖延时间,您这个把戏一点都不高明,还是赶紧立皇长子为太子,皇三子和皇五子为王,这样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宗庙之福呀。

顾宪成直接指出了万历皇帝的意图,甚至直接指出来了万历皇帝这是待嫡,最终的目的还是想要废长立爱,这让万历皇帝也是颜面大失,直接将他顾宪成给赶回了老家,万历皇帝做的这一举动,就更加证实了,他是想用三王并立,来拖延确立国本的时间,最终的目的还是要立自己所钟爱的皇子朱常洵为太子。但是最终这一企图还是以失败而告终,他三王并立并没有实现,他还是向群臣低下了头颅,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朱常洛就是后来的明光宗,为什么万历皇帝最终会向群臣屈服呢,这主要牵扯到明朝的皇位继承制度。即使是皇帝也不能违背明朝的皇位继承制度,那么明朝的皇位继承制度到底是什么呢?

从明神宗企图实行三王并立待嫡入手,浅谈明朝的皇位继承制度

郑贵妃剧照

明朝皇位继承制度

  • 嫡长子继承制

明朝皇位继承制度最重要的就是嫡长子继承制,而且历朝历代也只有明朝严格执行了这一制度,这也和几千年的宗法制相结合,嫡长子就是正妻所生的长子,对于皇帝来说就是皇后所生的长子。明朝朱元璋通过一系列的法令规定看嫡长子继承制度,在朱元璋时期,这一制度得到了贯彻实施。

朱元璋的长子是朱标,在朱元璋是吴王的时候就被册立为识字,后朱元璋成为皇帝朱标被立为太子,朱标既是长子,也是嫡子,是当之无愧的继承人,这也是朝野的共识,但是谁也想不到朱标居然先于朱元璋而去,嫡长子死了,皇位继承人也没有了,那怎么办,诸位皇帝还都眼巴巴的等着呢,其中燕王朱棣的呼声最高,但是朱元璋出人意料的宣布皇长孙,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继承了皇位,其实这就是严格遵循了嫡长子继承制,这是明朝第一次严格遵守嫡长子继承制度。

即使后来朱棣夺取了侄子朱允炆的皇位,也是严格遵守嫡长子继承制度,明朝很多皇帝都是嫡子,甚至嫡是嫡长子。下面我们来看俺明朝有多少是嫡长子继承皇位的。

明惠宗建文帝朱允炆是朱标的嫡子,朱标的长子早夭,朱允炆其实就是嫡长子了,他继承皇位理所应当。

明仁宗洪熙帝朱高炽更加是永乐大帝的嫡长子,虽然身体胖,朱棣也不怎么喜欢,即便朱棣不是嫡长子,是用武力夺取的皇帝之位,可是最后还是坚持了嫡长子继承制。

明宣宗宣德帝朱瞻基,这是明仁宗朱高炽的嫡长子,而且也是朱棣早就确立的皇太孙,更加是嫡长子。

明英宗正统帝朱祁镇,他也是嫡长子,因为朱瞻基原来的皇后没有儿子,被废了,他的母亲被立为皇后,所以他也是嫡长子。

明宪宗成化帝朱见深,他是明英宗的长子,继承皇位理所应当。

明武宗正德帝朱厚照,这一位更是明朝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嫡长子了,他老爹明孝宗只有他们这么一个儿子,(另一个儿子早夭),他这个嫡长子的位置没有人去撼动。

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他是明穆宗隆庆帝的嫡长子,也是靠着嫡长子继承了皇位,但是他却有点不想遵守了。

明朝十六帝中有七位是名正言顺的嫡长子,但是我们也应该考虑如果皇帝没有生育或者生育的不是男丁,那就没有嫡子或者说嫡长子了,但是大明江山总要传下去呀,其实朱元璋早就想到了。这就是兄终弟及。

  • 兄终弟及

朱元璋《皇明祖训》中规定:“凡朝廷无皇子,必兄终弟及,须立嫡母所生者。庶所生,虽长不得立。若奸臣弃嫡立庶,庶者必当守分勿动,遣信报嫡之当立者,务以嫡临君位。朝廷即斩奸臣,其三年朝觐,并如前式。”

如果朝廷无子,其实指的是皇后无子,或者说身为皇帝他没有自己的儿子,那就要兄终弟及,但是必须是要立嫡母所生的,如果有人胆敢立庶母所生的庶子,那就要受到处斩的惩罚。

打个比方说,如果朱标死了,而且朱标没有任何的子嗣,那就要从朱标的兄弟中选取继承人,这些兄弟中不是每一个人都要资格,需要选择嫡母,也就是马皇后所生的儿子,而史书记载(我们不管争议),马皇后所生的子嗣有长子懿文太子朱标。次子秦愍王朱樉,三子晋恭王朱棡。四子明成祖朱棣,五子周定王朱橚。朱标如果真的没有儿子的话那就从这四个人中选,那就轮到了秦王朱樉了。

当然了如果嫡母也只有这么一个儿子,那就要从庶母的儿子中选取了,这些在明朝也有过。

要说明朝真正做到兄终弟及的那就朱由校和朱由检,这两位是同父异母的兄弟,朱由校临死前,选择他的弟弟朱由检为继承人,就是后来的崇祯帝王。

但是兄终弟及也有一些例外的情况,比如明英宗朱祁镇被瓦剌给抓住,他的母亲只有他这么一个儿子,而且他也有儿子,但是当时的局势太复杂只好立朱祁镇异母的弟弟朱祁钰为皇帝。明武宗朱厚照的情况也比较特殊,他本身没有兄弟也没有儿子,最后是选择他的堂弟朱厚熜为继承人,继承皇位的,这两个都比较特殊。

  • 无嫡立长

还有一种情况你不能否认,就是身为皇后没有儿子,但是其他妃子却有儿子,也就说在位的皇帝有儿子,这就不能用嫡长子继承制了,那就要立长,无嫡立长,没有嫡子就要立长子,这个长子,可以分为皇帝第一个儿子和实际上的第一个儿子。因为皇后没有子,所以谁要是皇帝的第一个儿子就比较重要了,就比如咱们今天所说的明神宗的长子朱常洛,他就是庶子,但是他是长子,皇后又没有儿子,所以大臣们坚决的支持他成为太子。

还有就是明孝宗朱佑樘,他也算是朱见深实际上的长子,因为他前面几个哥哥都去世了,那他就是实际上的长子了,最后被立为继承人,这也是立长!

所以说明神宗万历皇帝的三王并封,其实就是想要违背明朝的皇位继承制度,皇后没有儿子,也就是说没有嫡长子或者说没有嫡子,但是他却有儿子,皇位也不可能传给他的弟弟,因为不适用于兄终弟及,那就应该要无嫡立长了,所以他的长子朱常洛有天然的优势。但是万历皇帝根本不愿意,这才导致的十几年的争国本的爆发,大臣们也有底气和皇位硬钢到底,最后与其说是大臣们的胜利,倒不如说是明朝皇位继承制度的胜利。

从明神宗企图实行三王并立待嫡入手,浅谈明朝的皇位继承制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