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罗伯特·弗兰克丨无需证明自己的摄影家

 zdjphoto 2019-09-11

罗伯特.弗兰克

Robert Frank

美国

1924-


新纪实摄影的最伟大的旗手

1924年出生于瑞士的苏黎世。他从16岁起就已经步入瑞士的摄影界,接受过严格的摄影专业训练,并且成为瑞士公认的具有才华的青年摄影家。

然而,弗兰克无法忍受蕞尔小国瑞士的沉闷与狭隘,决心到当时最令欧洲青年向往的自由天地美国去一试身手。

1947年,弗兰克来到了纽约,从事时装摄影——给著名时装杂志《哈泼市场》拍摄时装照片,这份杂志的艺术指导是当时美国杂志界大名鼎鼎的亚历克赛·布罗多维奇。

因《哈泼市场》的一时停刊,也因厌恶时装界的虚浮,对这份人人羡慕的工作,他只干了半年就辞职了,转向道摄影,开始了一个自由摄影投稿者的生活。

性格深沉、喜爱思辨的弗兰克无从感受到只重表面视觉效果的时装摄影的吸引力,而美国的时装界甚至美国举国上下只以金钱为目的的拜金风气也令他无法忍受。

然而这个身在美国的外国人,始终得不到美国社会的认可。他拍摄的作品模糊虚焦、不对称、地平线歪斜,处处碰壁。著名的《生活》杂志一再拒绝他的照片,由精英阶层组成的马格南图片社也拒绝他成为会员,弗兰克在美国始终是一个异乡人。

1954年,在美国摄影师沃克·埃文斯的鼓励和支持下,弗兰克申请了古根海姆奖金,以图对美国文化与美国人作一番视觉考察。沃克·埃文斯在推荐信中将他描述为“天生的艺术家”,并称他的目的是通过摄影这一方式“观察与记录加入美国国籍的人们在美国发现的、诞生于这个土地并正在向外扩展的文化所具有的意义”。

1955年,作为第一个获得古根海姆财团奖金的外国人,弗兰克开始了为期约两年的环美国摄影旅行。

1958年,从旅行中拍摄的两万张底片中选取了83张编成的名为《美国人》的摄影集,《美国人》如一种先知般的影像预言,道破了美国的精神荒芜的实相,这本书改变了现代摄影表现的潮流,被称为现代摄影的“圣经”。

新奥尔良的电车,《美国人》首版的封面,黑人和白人只能乘坐不同的车厢,表现了美国的种族隔离现象

路人

孤独的老人

《大众摄影》杂志这样评价弗兰克的作品:“没有意义的模糊,粗糙的、灰雾的、倾斜的地平线、大面积的歪斜。” 他们还评价弗兰克是“一个无趣的,憎恶收留他的国家的人”。

情侣

开电梯的女子

《美国人》描绘的代表爱国主义的标志透明而没有意义;公众庆典是如此空洞;宗教已搀杂商业元素;政客们,好一点的看上去或是愚蠢或是高高在上,差一点的不是自大狂就是腐败分子。

看了《美国人》,你会觉得一个货架上摆满商品的国家其实并不允许有真正自由的选择、表达和思想。会觉得美国看上去到处是醉人的笑容,似乎每个国民都乐观向上,但事实上毫无乐趣、沉闷无比

国旗

《美国人》以开放性的充满诗意却又饱含忧郁的风格照片,打破了统治美国摄影界的英雄主义与浪漫主义趣味,一举改变了现代摄影的审美取向。弗兰克展示了如何用抽象表现主义积极、敏锐的精神来摄取影像,而又不带任何绘画痕迹。这些作品彻底颠覆了传统纪实摄影,成为纪实摄影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分水岭

技术至上论者认为他的照片在技术上尚未合格,许多照片对焦不实、构图失衡、颗粒粗糙,而一些保守派卫道士则认为他无视美国的“光明”,以一种充满恶意的眼光拍摄了美国,激烈者甚至给他贴上“反美”的标签。

帽子

然而,当十年后的性与民权革命发生时,新一代艺术家们开始认可弗兰克,所有曾经的负面评价都被忘却。弗兰克的《美国人》成为了处于拜金热潮与冷战恐惧下的美国人的焦虑、不安、冷漠、疏离的最好图像。

评判家们称弗兰克是天才,称《美国人》是静止的电影,是没有情节的小说,是没有音符的交响乐,称弗兰克用胶片抓住了人们的灵魂。

点唱机

汽车

电视机

20世纪后半叶的纪实摄影界,以布列松“决定性瞬间”“客观性摄影”为主流。而弗兰克以《美国人》一举改变了现代摄影的方向,他所实践的“主观性摄影”和“非决定性瞬间”对后来的摄影师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可以说弗兰克重新定义了当代的摄影语言,是美国现代摄影界的“教父”。

当弗兰克的天赋被认可时,他却把摄影放下了,他不想重复自己。弗兰克撂下一句话,“我已无须再用摄影证明我的才能了”,就转头拍电影去了。

而且,当他的摄影作为艺术品在市场上炙手可热时,他将全部原始照片、底片捐赠给美国华盛顿国家美术馆并宣布不再制作那些照片。他说过,我要尽我的一切努力,不把自己和某一张照片联系在一起。他曾撕毁、破坏自己的照片。有一张照片,显示了他用钉子把一叠照片从正中钉穿,用铁丝捆扎。

弗兰克信奉“见人所不见”的摄影观,他的观点、方法和风格影响了一大批年轻摄影师。1994年10月,华盛顿国立美术馆举办了名为《出动》的回顾展,为这位现代摄影的“教父”作了一次全景式的扫描,肯定了他对世界摄影史的巨大贡献。


李涛老师被称为“中国PS第一人”,是包括托马斯在内的很多朋友的后期启蒙老师。他的这本后期书籍,从照片管理流程一直讲到Lightroom的使用,包括了很多有意思的案例,是后期学习的必看书籍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