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注 | 世界银行发布《中国高铁发展报告》

 王兆善 2019-09-11

9月9日,世界银行在北京正式发布《中国高铁发展报告》(简称《报告》)。《报告》综述了我国高铁在服务设计、市场、建设、融资和经济评估等方面的发展历程,总结了我国在高铁建设与发展方面的经验。

高铁在促进城市发展模式改变、旅游业发展及区域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报告》显示,我国高铁服务在吸引客流上颇具成效。自2008年首条高铁线路开通以来,我国铁路客运总量以每年8.5%的速度增长。与其他出行模式相比,高铁在150至800公里的行程中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此外,我国高铁的票价与其他国家相比偏低,能够吸引不同收入水平的乘客。

“中国高铁建设快速高效的关键原因是设计和施工程序的标准化,大大节省了施工成本和时间,同时提高了安全水平。”《报告》作者之一、世界银行高级交通专家玛莎·劳伦斯表示。

 世界银行中国局副局长贝浩德表示,中国在高铁建设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影响远远超过铁路行业本身,也促进了城市发展模式的改变、旅游业的发展及区域经济的增长。

“中国的高铁建设拥有完整的规划体系,并注重规划的动态调整。”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副司长张大为表示,《中国高铁发展报告》对于中国高铁的发展历程和经验做了客观而全面的总结。从建设角度来看,中国高铁的发展已经有了一套完备的高铁技术规范,规划设计的人才队伍也促进了中国高铁的发展。他提出,推动高铁建设的发展还必须秉持开放、合作的态度,学习国际先进经验、知识、技术,通过创新促进高铁发展。

《中国高铁发展报告》同步发布中英文版。

中国铁路总公司物资部副主任邱格非介绍,目前我国在高铁方面的建设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对既有线路的优化和改造,另一类则是在重点的、经济发达的城市间建造高铁。我国根据乘客出行的不同需求,还建设了不同时速的高铁线路。

“施工的标准化管理促进了我国高铁的快速发展,包括管理制度、人员配备、现场管理的标准化等方面。”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总工程师聂隐杰介绍,近期,我国高铁在设计理念方面有了新的转变,例如在高铁车站选址方面,特别注重与其他交通方式的一体化。此外,在智能化、环保、服务等方面,我国高铁也作出了尝试,例如提供网络订餐、接驳信息推送等多样化服务。

国家开发银行评审一局铁路融资处处长杨菲表示,探索高铁的市场化模式是目前的研究方向之一。此外,高铁对于沿线城区的外部效应十分明显,如何将外部效应内化到铁路自身的经济收益里,也是值得探索的问题。

据了解,《报告》将通过中国政府与世界银行共同发起的中国交通知识转型与创新平台(TransFORM)分享,该平台由中国交通报社和世界银行驻华代表处共同开发运营,旨在促进中国与开发合作伙伴的知识共享。发布会上,中国交通报社党委书记蔡玉贺介绍了TransFORM平台的发展历程和下一步工作计划。

 

责编:李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