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同的味道同一种乡愁 天南海北话月饼

 吴越尽说 2019-09-12



           震泽仁昌顺糕点店制作的苏式月饼(何清 摄)  
                 

      我们常说,乡愁就是味觉上的思念,月饼也是如此。即使口音变了,但对家乡的食物,仍怀着无限的向往和思念。我们邀请了四位来自不同地方的人,让他们推荐具有家乡特色的月饼。借由那小小的月饼,抒发一回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儿时满满的回忆。

鲜肉月饼

咸鲜酥香 回味十足

      提起月饼,吴江松陵的周英想到的就是苏式肉月饼。“小时候家里是很少买月饼的,一到中秋,亲戚之间总会相互送一些,所以月饼的选择范围相对较小,一度导致我对月饼有抵触心理。”周英不太爱吃甜食,小时候亲朋送的又都是五仁、豆沙居多的甜馅月饼,她经常是吃一口就不想再吃第二口了。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尝到了鲜肉月饼,她觉得清香的酥皮和肉馅的咸鲜相融合的味道,简直是她这样的“咸党”的福音。

      吴江市面上的鲜肉月饼以长发最为有名,馅料由鲜肉做成,也就意味着它对新鲜的要求很高。“鲜肉月饼不同于其他月饼,必须要现做现吃,就跟刚出笼的肉包子吃起来最香是一个道理。”周英介绍,鲜肉月饼的酥皮也很关键,表皮层层起酥,捏着会止不住地掉渣,一口咬下去,肉汁四溢,忍不住就想多吃几个。(俞佳佳)

广式月饼

味道香甜 简单易做

      今年36岁的黄漫玲出生在广东揭阳,说起家乡的月饼,她极力推荐豆沙馅的广式月饼。

      黄漫玲说,小时候每年中秋,奶奶都要做上两大盘,这两大盘中一定有她最爱吃的豆沙馅的月饼,“说实话,奶奶做的月饼比较甜,但那就是广式月饼的味道,忘都忘不掉。”

      黄漫玲是2006年来苏州的,几年后开了一家淘宝烘焙网店。

      “广式月饼很容易做,面皮、模具、馅料、制作教程网上都有,制作过程也很简单,把馅料包进面皮,用模具压制成型后放入烤箱,烤制约5分钟后,把月饼取出,在表面刷上一层蛋液,再放入烤箱烤制约15分钟,喷香的月饼就出炉了。”黄漫玲说。

      每到中秋,她都会做一批广式月饼发给公司员工,“公司员工来自全国各地,中秋佳节,我也想让他们尝尝自己儿时的味道。”她笑着说。(沈卓琪)

咸蛋黄月饼

乡音未改 口味不变

      今年31岁的小骥老家在河北,来吴江正好20年了,在他的记忆里,家乡的月饼与吴江的月饼最大的区别就是没有肉馅的,“我们那有豆沙馅的、咸蛋黄馅的、核桃馅的,皮是那种咬一口会掉渣的,就是没有吴江这边的肉月饼。”小骥说,虽然已经离乡20年,但他乡音未改,喜爱的月饼口味也没有变,一直很青睐酥皮咸蛋黄月饼。

      小骥记得,小时候的月饼价格不便宜,每次中秋节妈妈就只买一小盒月饼,一家人一起吃,一般都是吃咸口的月饼,连核桃馅的都是咸口的。“模样就类似于北方的点心,咸蛋黄馅的口感不腻,小时候的口味对人的影响很大,来到吴江后,我依旧偏爱咸的月饼。”

      小骥说,如今中秋节,父母都在身边和他一起过节,月饼是少不了的,但长大后他不再如儿时那般“贪食”月饼了。他看到很多人吃月饼都是切开来分着吃,但在他的认知里,月饼是要一个人咬着吃的,这样才象征着对团圆美满的期盼。(蔡铭越)

台式月饼

咸甜交织 回味无穷

      “台式月饼是酥皮的,体积较小、面皮薄,口味更清甜,蛋黄酥是其中的代表,我们一家三口都爱吃。”来自台湾、目前在吴江生活的蔡望萍告诉记者,蛋黄酥的面皮跟苏氏月饼一样,是一层酥皮,里面包着红豆沙和一个咸蛋黄,吃起来甜中带咸,口味丰富。

      蔡望萍说,在台湾过中秋,月饼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她眼里,月饼是最应景的点心。“在台湾,每到中秋节,亲朋好友都会聚在一起烤肉,一起赏月,同时吃月饼,大家都很重视这个全家团聚的节日。”

      蔡望萍的女儿李艾伦今年考上了清华大学,这次是她离开父母在北京度过的第一个中秋节。提起女儿,蔡望萍说:“今年中秋节的时候我们一家准备开视频聊天,我在家里已经买好了月饼,我也打电话提醒女儿要自己买月饼吃,这样,隔着屏幕,我们一家人也算团聚了。”(李梦卓)

      2019-09-1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