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突厥,很中国的名字

 难得糊涂713 2019-09-12

500

  第一部分

  由于西方话语体系的影响以及传统王朝正统观的制约,突厥一词被蒙上了一层灰纱。事实上,古代中国在经历突厥的影响时,西方很多国家与民族还根本不存在。他们今天研究突厥,只是从中国古籍中找了个概念来为其所用,对此我们应该自信一点,在对待突厥时,实事求是,找到于今有用的东西。

  在西方话语体系中,习惯将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截然对立起来。这套体系引入国内后,又给文化不自信的人很好的由头。他们说游牧民族生性不受拘束,而农耕民族却受惯了重重压迫;或者说,前者像狼,后者像羊。在这样的思想背景下,“狼文化”、“狼崇拜”甚嚣尘上,连做企业的都把“狼的精神”视为企业文化。一种被现代文明赶往灭绝(当然不好)边缘的动物被捧为精神教父,真是一种讽刺。

  这样的思想是不对的,因为它是脱离历史事实的,而且带有一点人种歧视的味道。

  在中国古籍中,也有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划分,并将其称为“行国”与“居国”。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所以一直在“行走”之中;而农耕民族须建立城郭以稳定发展,所以是“居住”之民。另外,中国古人还发现了很多民族介于“行国”与“居国”之间:似游牧而非游牧,似城郭而非城郭。

  但是古人们并没有把这种生活或者生产方式作为民族之间根本性的差别,也没有匍匐在所谓的游牧精神之中,反而经常斥其为不知礼教之民。中原王朝对待游牧民族,也不是简单地“以胡制胡”——这种思路又是今天极端化的西式思维的产物,而是力求华胡一体。由此,产生种种战争与和平的手段。

  以上讲的是大道理,下面就从“突厥”的有关历史,看一看,华胡是如何一体的。

500

  第二部分

  突厥发祥于金山,即今天的阿尔泰山。一开始,该部族是柔然的属民,为其煅造铁器。后来,突厥强盛起来,消灭了柔然,成立了囊括蒙古高原与中亚地区的大汗国。但由于内部斗争激烈,突厥很快瓦解为东、西两部。在一代代中原王朝的持续的策略性打击下,东突厥势力衰落,在唐初归降。而西突厥后来被唐军击破,因可汗被俘而灭亡。

  精彩的故事发生在东突厥的遗民上。东突厥投降唐朝时,共有十多万的部属。唐廷采取移民实边之策,将其安置于北方人少的地方,即幽州到灵州一带(今北京到宁夏一线)。对其中的大小酋长分别给予官职封号。一时间,唐朝有一半官员是这些投降而来的突厥头领,长安城中住满了突厥贵族。

  看起来华夏与突厥在盛唐之下和平相处,假不多时,可能突厥人就会自动消失在茫茫历史之中了。事实上,很多突厥民众已经学会了农耕技术,开始过上了“居国”的生活。然而突厥这一民族并不一般,它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它曾经建立起幅度辽阔的汗国,民族记忆中有的是辉煌的历史故事。事实上,在内附不久,就发生了“九成宫事件”——几十名突厥贵族闯入九成宫,图谋行刺唐太宗。事件平息后,唐太宗并没有扩大株连,但把居住长安的突厥人迁移到了边境地区。

  突厥内附五十年后,唐朝的政治发生了重大变化。太宗去世,高宗继位,武后弄权。一个名叫阿史那骨咄禄的突厥族低级官员率众起义,随后带领十七人逃往总材山(即今天的阴山一带),开始了“游击战争”。骨础禄的起义并不是孤立的,突厥人内附后,日子并不总是如刚受降时那么甜蜜,其居住地也渐渐地拥挤起来,因为唐廷将更多的归降游牧民族安置其间。另外,唐初对外战争频仍,抽税抽丁是比较重的,这对归附不久的突厥人来说,确实有点像给狼套上了牛轭。

  骨咄禄是后突厥的建立者,这一国家的兴盛,只要换一些人名,完全就等同于中国历代常见的励志故事。

  骨咄禄起义后出逃至总材山,身边人员只有十七人。经过一系列游击战,势力略有扩大,达到了七百人。之后攻占了黑沙城(今呼和浩特北),人数发展成为五千人。随着一系列胜利,大量突厥人前往归附,骨咄禄因势自立为汗。

  在草创之际,无粮无衣,骨咄禄等人皆以山羊野兔为食。条件十分艰苦,斗志十分昂扬。这一情景,让人想到什么?不正是近代革命中,那吃草根过雪山的场景吗?

  骨咄禄还找到了自己的“张良”——一个突厥名为暾欲谷的人。暾,在突厥语中表示“元”、“第一”;欲谷,表示“珍贵的”。因其姓氏为那史德,所以暾欲谷也被称叫作“那史德元珍”。阿史德元珍本来是唐朝的单于都护府内任职,因为犯了错被长官责罚。为此,阿史德元珍提出去招降骨咄禄,以将功被罪。其长官答应了,于是阿史德元珍正好出逃,归附了骨咄禄。

  这样的逃出方式似曾相似。我们在《三国演义》中看到过这一幕:刘备想要脱离袁绍,就借口说去联络刘表,引为奥援;同时,简雍与孙乾又借口监视刘备,请求袁绍派遣他们与刘备一同前往。袁绍不知是计,反而以为得计,就把这些人全部放走了。

  骨咄禄得到那史德元珍,真是如获至宝。因为后者常年在唐廷任职,对其军政民情了如指掌。然而这样的人,并不为唐廷重视。这一幕又让人想到什么呢?商之伊尹!秦之百里奚!真是汝之粪土,吾之珠玉也。

  那史德元珍也不负厚望,屡出奇计,帮助后突厥实现了兴盛。在其一生中,共辅助了三位大汗,直到八十高龄去世。这一点就很像周之周公、蜀汉之诸葛孔明了,完全是一派尽心为公,鞠躬尽瘁的作风!很难想像仅仅崇尚强力的野蛮民族会有如此老而弥当的人才!所以后突厥与华夏在文化上有着极大的相似。

  后突厥最为精彩的是其打破四面包围的战事。后突厥初兴,由于骨咄禄及后代可汗的英明以及阿史德元珍的辅弼,引起了周边强权的担忧。当时,北边是日益强盛的铁勒部落,西边是黠戛斯、突骑施等部落,东边是契丹,南边是大唐。每一个都不是善茬。

  当时,唐朝正处于武后掌权时期,大唐的注意力集中于内部,对边境战争有所放松;这给了后突厥良好的契机。在阿史德元珍的率领下,后突厥军队突袭铁勒,杀死其可汗,归并其民众,从而扩地千里。

  强敌在西边。阿史德元珍再次亲率军队,翻过茫茫山岭,跨过长矛一样高的积雪,将睡梦中的黠戛斯人一举击败。这像什么?像李愬雪夜平蔡州!

    而突骑施位于碎叶川,山高路远,大河阻隔。阿史德元珍也是亲率部队,翻过奇险的金山,淌过漫渍的河流,连夜前进。等到达目的地后,却听说突骑施已是早有准备,已经集结了十分精兵。当时后突厥的远征军人数很少且十分疲惫,很多将官主张放弃。阿史德元珍在阵前讲了鼓动人心的话,宣称会有上天庇佑,并驳斥了人少不能胜利的观点。此后两天,后突厥与突骑斯展开了殊死搏斗,前者以少胜多,并且乘胜追击,打到了中亚铁门关——在前突厥最为强盛时也没有到过的地方。

  胜利之师不是用兵力衡量的,而是用斗志和雄心来丈量的。这种以少胜多,黑虎掏心的战法,在中国历史上也屡见不鲜。我想,势如破竹,横扫行军这些华夏成语就是给后突厥的军事胜利最好的注解。要说“行国”有别于“居国”,那很明显地体现在战争成果的扩大的,由于游牧地区地广人稀,可汗之国可以迅速扩大;而“居国”之中,人口众多,城池密布,军事推进速度自然会放慢很多。

500

  第三部分

  在阿史德元珍去世后,后突厥就很快陷入了败落。继任可汗的任期多数不长,内部攻击从不停息。属国纷纷脱离,周边国家的重拳密集来到。在元珍去世后才二十年,后突厥就灭亡了。这真是“一人可兴邦”,“一人亡而国亡”。要说制度的影响,突厥采用的祖制,常常是在可汗之下设置左右两杀,分别管理国内各部落,两杀的领导人具有很大的军事权力。在突厥强盛时,这一制度可为助力;其衰弱时,反而成为内部攻击的矛头。

  这后突厥的历史有点类似蜀汉:诸葛存则蜀汉存,诸葛亡则蜀汉亡;元珍在则突厥强;元珍逝则突厥弱。人亡政息!事在人为!真是血淋淋的残酷现实,想用制度作为永不败亡的保障,似乎远离史实了。如果真有一种制度可以永葆秩序不变,那人类就会变成如一群蚂蚁,掉进进化的死胡同,数百万年一成不变。

  在“人治”与“法治”的二元论中,我们找不到对今天有益的治国理念,也就无法以史为鉴。所以要寻找新的理解历史的方法,比如说生态学说,这一学说研究生物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可以借用在人类社会的研究中。一个国家的统治集团,犹如食物链的顶层,他们需要有鹰之爪牙、狼之利齿,还要有十分娴熟的捕猎技能。从后突厥的兴盛可以看出,统治集团需要的是艰苦奋斗、励精图治的精神,需要的是深谋远虑、奇正相应的智慧。而这些在前几代可汗与阿史那元珍身上是存在的。

  但是统治集团如同生态系统一样,经历着新陈代谢,想要维护原有的功能,就要持续地获得高级能量的输入。也就是说,要有一代又一代兼具奋斗精神与深远智慧的人才进入统治集团,这样才能维持政治生态的稳定。然而,天才人物总是难得出世的,像骨咄禄、阿史德元珍这样的人物,也许百年一遇,也许五百年一遇。然而在下一代天才人物到来之前,这个国家已经消亡了。

500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为用户在观察者网风闻社区上传并发布,仅代表发帖用户观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