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五味消毒饮 【组成】银花15克蒲公英15克紫花地丁15克野菊花15克紫背天葵6克 【功用】清热解毒。 【主治】消疗肿,用于各种疮疡疔毒初起而属实热者。 24、止嗽散《医学心悟》 【组成】桔梗炒荆芥紫苑蒸百部蒸白前蒸,各两斤(各kg)甘草炒,十二两 (375g)陈皮水洗去白,一斤(500g)生姜汤调下 【功用】宣利肺气,疏风止咳。 【主治】风邪犯肺证。咳嗽咽痒,咯痰不爽,或微有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缓。止嗽散内用桔梗,紫菀荆芥百部陈,白前甘草共为末,姜汤调服止嗽频。
25、丹栀逍遥散《医部全录》薛氏医案 【组成)炙甘草1.5克当归3克芍药3克茯苓3克炒白术3克柴胡1.5克炒梔子1.5克。 【功用】调和肝脾、清热凉血。 【主治】主治肝脾血虚有热,遍身搔痒,或口燥咽干,发热盗汗,食少嗜卧,小便涩滞,瘰疬流注等。逍遥散用归芍柴,苓术甘草姜薄偕,硫肝养血兼理脾,丹梔加入热能排。 26、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 【组成』熟地黄八钱(24g)山萸肉干山药各四钱(各20g)泽泻牡丹皮茯苓去皮,各三钱(9g) 【功用】滋补肝肾。 【主治】肝肾阴虚证。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盗汗,遗精,消渴,骨蒸潮热,于足心热,口燥咽干,牙齿动摇,足跟作痛,小便淋沥,以及小儿囟门不合,舌红少苔,脉沉细数。六味地黄益肾肝,茱薯丹泽地苓专,更加知柏成八味,阴虚火旺自可煎。养阴明目加杞菊,滋阴都气五味先,肺肾两调金水生,麦冬加入长寿丸。 27、玉女煎《景岳全书》 【组成】石膏(9-15克)熟地(9-30克)麦冬(6克)知母(5克)牛膝(5克) 【功效】清胃热,滋肾阴。 【主治】胃热阴虚证。头痛,牙痛,齿松牙衄,烦热干渴,舌红苔黄而干。亦治消渴,消谷善饥等。玉女煎用熟地黄,膏知牛膝麦冬襄,火阴虚相因病,牙痛齿枯宜煎尝。 29、龙胆泻肝汤《兰室秘藏》 组成】』龙胆草酒炒(6g9)黄苓炒(9g)栀子酒炒(9g)泽泻(129)木通(6g)当归酒炒(3g)生地黄酒炒(9g)柴胡(6g)生甘草(6g)车前子(9g9)(原书无用量) 功用】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经湿热。 【主治】1、肝胆实火上災证。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耳聋,耳肿,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 2、肝经湿热下注证。阴肿,阴痒,筋痿,阴汗,小便淋浊,或妇女帯下黄臭等,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有力。龙胆泻肝梔芩柴,生地车前泽泻偕,木通
甘草当归合,肝经湿热力能排。 30、平胃散《太平惠民和荆局方》 【组成】苍术去黑皮,捣为粗未,炒黄色,四两(120g)厚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三两(90g)陈橘皮洗令净,焙干,二两(60g)甘草炙黄,一两(309)生姜二片,大枣二枚 【功用】燥湿运脾,行气和胃。 【主治】湿滞脾胃证。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口淡无味,恶心呕吐,嗳气吞酸,肢体沉重,总惰嗜卧,常多自利,舌苔白腻而厚,脉缓。普胃散用朴陈皮,苍术甘草姜枣齐,燥湿运脾除胀满,调胃和中此方宜。 31、甘露消毒饮《温热经纬》 【组成】飞滑石十五两(4509)淡黄芩十两(3009)绵茵陈十一两(3309)石菖蒲六两(180g)川贝母木通各五两(各150g9)藿香连翘白藏仁薄荷射干各四两(各1209) 功用】利湿化浊,清热解毒。 【主治】湿温时疫,邪在气分,湿热并重证。发热倦怠,胸闷腹胀,肢酸咽痛,身目发黄,顾肿口渴,小便短赤,泄泻淋浊,舌苔白或厚腻或干黄,脉濡数或滑数甘露消毒蔻藿香,茵陈滑石木通菖,苓翘贝母射干薄,湿温时疫是主方。 32.归牌汤《济生方》 组成】白术当归白茯苓黄芪炒远志龙眼肉酸枣仁炒,各一钱(39)人参一钱 (6g)木香五分(1.5g)甘草炙,三分(19)生姜大枣 【功用】益气补血,健牌养心。 【主治】1、心牌气血两虚证。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盗汗,体倦食少,面色菱黄,舌淡,苔薄白,脉细弱。2、脾不统血证。便血,皮下紫癜,妇女崩漏,月经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知淡,脉细弱。归牌汤用术参芪,归草茯神远志随,酸枣木香龙眼肉,煎加姜枣益心牌,征仲健忘俱可却,肠风崩漏总能医。 33、四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人参去芦白术茯苓去皮(各9g)甘草炙(6g)各等分 功用】益气健脾。 【主治】牌胃气虚证。面色菱白,语声低微,气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弱。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术茯苓甘草比益以夏陈名六君,祛痰补益气虚饵,除却半夏名异功,或加香砂气滞使。 34、四物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当归去芦,酒浸炒(9g)川芎(6g)白芍(9g)熱干地黄酒蒸(熱地黄已有成品,干地黄即生地黄晒干,12g)各等分 功用】补血调血。 【主治】营血虚滞证。头晕目眩,心悸失眠,面色无华,妇人月经不调,量少或经闭不行,脐腹作痛,甚或瘕块硬结,舌淡,口唇、爪甲色淡,脉细弦或细涩。四物地芍与归芎,血家百病此方通经带胎产俱可治,加减运用在胸中。 35、四逆散《伤寒论》 【组成】甘草炙枳实破,水渍,炙干柴胡芍药各十分(各6s) 【功用】透邪解郁,疏肝理牌。 【主治】1、阳郁厥逆证。手足不温,或腹痛,或泄利下重,脉弦。 2、肝脾气郁证。胁肋胀闷,脘腹疼痛,脉弦。四逆散里用柴胡,芍药枳实甘草须,此是阳郁成厥逆,琉肝理脾奏效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