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沽灯塔的传承与保护

 MAXnr44g7kqhdm 2019-09-12

    天津早期的大沽船民依靠岸上点起的狼烟、篝火,为渔民指引方向。1860年,天津港正式对外开埠后,成为中国华北地区的重要通商口岸。1878年8月,天津海关在大沽拦江沙外设大沽灯船,直到1958年12月,海河口建立防潮闸后,大沽灯船锚泊80年的历史宣告结束。

        天津港位于环渤海地区港群的中心位置,是我国北方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外贸港。天津港港区多,航道复杂,锚地环绕,在天津港口门附近形成复杂的交汇水域,船舶交通流大,为便于船舶识别航道,保障航行安全,在天津港主航道口门处选址建设助航设施势在必行。

        1968年,大沽灯塔工程交由交通部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设计,交通部中交一航局一处施工,天津航道局负责灯塔定位、挖槽施工。工程于1971年10月18日正式开工建设,1978年5月1日建成发光。建成的大沽灯塔位于38°56′20″.1N,117°58′49″.6E。特殊的地理位置、鲜明的建筑造型,加上重要的助航效能,使大沽灯塔赢得了“夜海明珠”的美誉。

命运多舛 历经磨难默默奉献

        大沽灯塔从建设至今,先后经历三次比较严重的考验。

        1976年7月28日03:00时,唐山发生7.8级强烈地震,震中烈度11度。当时,大沽灯塔己建造到第九层,地震发生时塔身剧烈摇晃,发出哐哐剧响。震后经过检查,除塔体接缝处局部开裂变形外,其余各部完好无损;同年10月15日下午,“秀山”号万吨远洋货轮在锚地走锚,突然撞到了灯塔上,结果船被撞了一个大口子,灯塔掉了一点外皮;第三次,2000年10月24日晚2130时左右,新中船务有限公司“新发”轮在驶往天津港的航行中,因操纵不当到触碰正常工作的大沽灯塔。触碰造成灯塔上部结构的整体承载受到严重影响,事后天津航标处委托交通部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提供修复设计方案,积极采取修复措施,确保灯塔安全可靠。

       大沽灯塔是我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第一座海上灯塔,也是迄今为止我国唯一一座有人值守的海上灯塔,从1978年使用到现在,大沽灯塔却一直默默奉献,发光率始终是100%,永不停歇地为往来的船只指引方向。

见证历史 40年坚守照亮航程

       每座灯塔的存在都有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大沽灯塔值守近40年,为进出天津港的船舶提供助航服务的同时,更是见证了天津港的历史变迁。

       20世纪70年代,交通运输部决定建设新港双航道,将航道由底宽60米,水深7米,至底宽向北加宽到150米,水深11米,解决了天津港大型船舶单向航行的问题;1996年,天津港主航道实施升级改造工程,并于2005年完成了15万吨级航道建设,航道全长28.8公里,航道底宽234米;2011年,天津港斥巨资打造30万吨级航道建设,并于2014年1月1日完成天津港复式航道的通航。经过多年发展,2014年天津港实现货物吞吐量突破5.4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超过1 400万标准箱。

        大沽灯塔除了见证天津港蓬勃发展之外,同时也见证了我国航标科技的不断进步。大沽灯塔上技术装备的变化,折射出航标科技的发展。为改变灯塔人工值守运行方式,2003年天津航标处和天津瑞锋科技有限公司设计完成了大沽灯塔航标遥测遥控系统。系统采用自动化监测、控制、无线电通讯、计算机网络等技术,利用太阳能作为能源,成功实现了远离陆地、全国唯一水中灯塔的自动监测、监控、数据传输和航标信息故障报警等功能。该系统中心监控站设于天津航标处,可实现对灯塔的主灯、备灯、雷达应答器、太阳能供电系统进行实时的监测监控,采用GSM手机短信方式实现故障的远程报警,实现了大沽灯塔的科技化管理。

       除此之外,为解决灯器设备逐渐进入老化期,面临配件短缺、价格昂贵等问题,国内航标管理部门积极推进航标灯器现代化研制进程,2008年航标系列智能灯器与运行信息管理系统研制成功。大沽灯塔现在使用的灯器正是航标系列智能灯器之一的ISA-400型旋转灯器,该系列智能化灯器填补了国内空白,并在全国海区范围内得到应用,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除了历史价值和科技价值之外,承载着历史沧桑和航标精神的大沽灯塔更是一种宝贵的文化遗产。它见证了航海事业的发展,同时也记录着航标人“燃烧自己,照亮航程”的光辉形象以及为航海事业作出的卓越贡献。“父母跟前不能尽孝,妻子面前不能尽情,子女面前不能尽责。”这是大沽灯塔首任主任张砚利总结的一句“实在话”。灯塔工2人一组,轮流在塔上值守,一待就是1个月,与陆地分隔、有限的活动空间,都增加了他们塔上值守的难度。饮用水、食物需要从陆地带至塔上,蔬菜以土豆和洋葱居多。他们中,有的人近20个春节在灯塔上度过。然而至今,大沽灯塔从未发生过一次停光事故。

       灯塔,由于其自身具有的温暖、希望、指引等文化寓意,在人们的心目中,已经远远超越了它自身具有的文化内涵而演化成一种社会化的文化符号。灯塔,代表一种价值,代表一种方向,代表一种希望,代表一种圣洁的情怀。

承载历史 弘扬灯塔奉献精神

       随着现代助航设备不断完善,助航手段不断丰富,大沽灯塔助航效能有所降低,但这并不意味着大沽灯塔失去了原有的助航效能。实践证明,大沽灯塔在提示船舶进出天津港、规范船舶交通流、保障船舶航行安全方面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天津航标处加大了对大沽灯塔资源的开发。通过与电信运营商合作,在大沽灯塔上架设通信基站,实现天津港相关水域顺利接收3G、4G信号,更好地服务天津港复式航道e-航海试点工程建设。在完善通信等配套设施的同时,应以大沽灯塔获批“中国航海学会全国航海科普教育基地”为契机,通过建立灯塔展厅,开发以灯塔元素为创意的旅游资源,吸引民众广泛参与,进一步推动其成为普及航海知识、提升行业知名度、提高国民科学素养的教育培训平台。

        同时,由于大沽灯塔地处自然灾害频发、环境条件恶化的海域环境,常年受风力和海水侵蚀,经常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毁和破坏,既影响了灯塔效能的发挥,也存在着安全隐患。大沽灯塔的修缮应坚持“既要以科学的方法防止灯塔损毁,延长灯塔寿命,要更最大程度地保存灯塔固有的历史、科技、文化和美学的价值”为原则,通过建立灯塔修缮保养规划与制度,遵循“保护预防为主,维修为辅”的方针,参照国内外先进管理措施,选择专业维修队伍,做好大沽灯塔的修缮保养工作。

        大沽灯塔作为我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第一座海上灯塔,从建成至今已有近40年的历史,在见证天津港迅猛发展的同时,也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力量。大沽灯塔不仅是历史、科技和文化的载体,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保护大沽灯塔、弘扬灯塔文化,是我们的义务,更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