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审美中,拥有一头乌黑浓密的秀发令人赞叹欣赏。可是现代生活中,人们却常常面对“白发、脱发”等烦扰,出现须发早白、头发干枯无华、脱发。 白发、脱发在《黄帝内经》中早有记载。 隋·巢元方认为:若人体气血旺盛,能够上荣于须发则须发色黑浓密,若气血不足,不能润荣,则须发早白,易于脱落 金元· 张子和认为:人至青年,气血方刚,阳气偏盛,如若此时出现发落早白亦或头皮白屑,此因血热太过所致也。 明·陈毓仁认为:血虚不能随气以养发肤,故出现发根空洞,脱落成片;血虚生风,风胜则痒,故犹如虫行皮中之状。发之生长,源于脏腑,根于精血,荣于经络,长于皮腠。 中医理论认为:“发为血之余”,“肾其华在发”,只从补肾、养血角度来治疗白发、脱发,往往收效甚微。不知何故? “人与天地相参也。阴阳肇基,爰有祖气。祖气者,人身之太极也,祖气之内,含抱阴阳,阴阳之间,是谓中气。中者,土也”。 ——黄元御 然肝、心、肺、肾之气皆源于土也,土衰则余脏皆衰,脏腑衰,气血亏,发无所养,致毛发干枯、花白甚至脱落矣。己土升,戊土降,脾胃升降有序,则脏腑生成,精血荣盛。皮肤、经络得滋养,则毛发浓而不稀、长而不脱。 焦虑不安失其常度日久,气机郁结阻滞,乃致当升不升,当降不降,当化不化,则发枯、发脱、发灰白木郁者应以“达”为治,通过疏泄肝气、条达气机,使升降有司,生化有源 头部不同部位代表不同经络循行所过,白发、脱发、干枯可以提示本经脏腑气血荣衰。 大拇指和食、中两指,或用大拇指和其余四指作相对用力,在相应经络上进行提捏操作,每部位5-8下,每日2-3次。 百会、四神聪、头维、头临泣、太阳、风池、强间、率谷,等。 指揉或指压法,拇指对穴位进行按揉或按压,每穴按20下,每日2-3次。 白发治疗往往需要很长时间,其实如果能够坚持长期食疗方法,同时在饮食中补充蛋白质、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也常常疗效奇特。桑葚、覆盆子、熟地、黄芪、蜂蜜,加水浓煎反复3次,取汁浓缩,加蜂蜜熬膏。杜仲30g、桑寄生15g、沙苑子15g、核桃肉30g,以上加猪肾1只 炖煮,经常饮服食。海参3只,枸杞子20g,山药30g、桑葚子20g,红枣6颗。海参切条,加油翻炒后加入山药、红枣煨炖,临出锅前10分钟加入枸杞子、桑葚子,调味淋汁出锅即可。啤酒浸泡鲜侧柏叶3天,滤液洗发,配合按摩头皮发根。每日1次。焦健洋,孙竹青.黄元御儒道易医会通视域下的道论——以《道德悬解》为中心[J]周易研究,2019(1):19-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