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徵明 1544年作 行书,新燕篇诗意卷 手卷,图文并茂

 東海書畫 2019-09-13

文徵明《新燕篇诗意卷》赏析

明嘉靖年间,由于经济、政治制度的影响,大多数文人士子都没能进入仕途,科第开始使很多文人受挫,但在精神上,他们还是支持着当时的朝政,文徵明就是如此。文徵明曾提出过,画家既要有精细缜密的法度来规矩,也要不畏法度所执据,能自由的行写文人的思想、精神和情操的意趣。这与沈周的看法基本一致。就文徵明个人而言他出身于宦官世家,接受的是传统的儒家思想,因而养成彬彬有礼、温文尔雅的性格,一直生活在文人士大夫的圈子内也不免受其影响,吴宽讲授文学,沈周传画艺,李应械授其书法等,各个文人的潜移默化的熏陶使文徵明继承了他们对诗书画的雅趣审美,尤其在画面的形式和体态上追求精致、精细和秀雅。他的山水画有粗细两种风格,花鸟方面倒是偏细致的用笔较多,以“景与神会、象与心融”这样的创作表现,成为明中晚期花鸟创作的形式感之一。

明代的花鸟画,从吴门沈周开始,在风姿与气骨的结合方面,出现在新的意趣。王世贞在《艺苑巵言》曰:花鸟以徐熙为神,黄荃为妙,居菜黄荃之子)次之,宣和帝又次之。沈启南浅色水墨,实出自徐熙而更加简淡。在王世贞看来花鸟画自徐熙以后,由于崇尚院体画,花鸟画风日下,沈周得徐熙法使花鸟画“神采若新”。陆时化认为:宋人写生有气骨而无风姿,元人写生饶有风姿而乏气骨,此皆所谓偏长,能兼之者惟沈启南先生。沈周的学生文徵明,在花鸟画格调上,出蓝于沈周。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文徵明的《兰竹图》是他花鸟画的典型。此作品令人感觉到有一股流动和飘逸之感,在布局上好像有一定的节奏起伏,所画的一片片土坡是缓缓而起缓缓而落的,以淡漠双勾来行写兰草,娲娜多姿的兰花散发着淡淡幽香,秀润而舒展开来。笔墨之间的微妙变化和画面中主次物体的配合十分自然,在干湿用笔的区别上也表现出了不同质感的特征,流露出文人意趣雅致和他独有的气质机敏。所以后人也称文徵明的兰竹为“文兰”。

此《新燕篇》卷,陆师道题“春满江南”隶书大字。出笔飞白劲爽跌宕,笔画俏丽遒美,给人以扑面喜气。陆师道是文徵明得意门生,29岁高中进士,廷试时内阁拟定其为状元,皇帝改袁炜为第一。他书法工楷、篆、隶,工世贞云:“子传全得《麻姑坛》法,而以色泽傅之,遂为一时书家冠。”台北故宫所藏文徵明《关山积雪图卷》,后有陆师道小楷题跋,虽出于颜,却无颜之雄厚,而转为清丽的江南气息。

而文徵明所绘也是一片江南春色。画中老树盘桓遒曲,枝杈参差,枝头桃花怒放,粉艳动人。花朵用胭脂加粉白调和,过度自然。花朵姿态万千,花朵间点点新绿,富有变化和层次。 在粉红的时光中,春燕飞舞,或比翼双飞,或相对而鸣,使画面更富生机和活力。画面上粗细、动静之间的变化,构成画面结构的平衡感,笔墨若松动,结构则严谨,二者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文徵明的绘画从取材和整体表现形态上都倾向于细润、秀致,丰富了图式的层次画面意境的纵深感。他的花鸟画创作同样提倡写生条件下的的发挥,主观意识的造型和客观的物象构成了创作花鸟的理念,他的艺术气质相比于沈周就含蓄深隐许多,这与他“温厚和平”的品格相契合,承袭了雅文化的趣味,这也是明代中期文人在绘画审美方面的取向。后纸有文徵明所作《新燕篇》一首,有甲辰年款,是年三月,先后与诸友游东禅寺、游史济玉阳洞天。虽已经75岁高龄,但身轻体健。其书法也绝无老病之态,书写严谨,秀丽劲健,整体的气息是洋洋洒洒,一气呵成。整体的用笔是提按有度,收放自如,一派炉火纯青的“化境”。 上款人“惟用”或为郑遂,据《山阴县志》载,郑遂字惟用,任遂溪县典史。其子刘舜臣为嘉靖丙辰(1556)进士,任南京工部主事。卷后还有释同揆观款。同揆字轮庵,一字园公,本姓文,名果。为文震亨之子,文徵明四世孙。文震亨在明亡时投水,同揆便祝发为僧,常住云南大理文殊寺,著有《寒溪诗集》。

此卷曾入藏清内府,储御书房。有乾隆、嘉庆、宣统三帝宝玺。后被宣统以赏溥杰为由出宫。有《石渠宝笈初编》卷六、《故宫已佚书籍书画目录四种》、杨仁恺《国宝沉浮录》等详实著录。历数文徵明所作花鸟画,墨笔居多,如《墨兰图卷》(北京故宫博物馆藏)、《漪兰竹石图卷》(辽宁博物院藏)。馆藏设色花鸟主要有《红杏湖石图》扇面(北京故宫博物馆藏),仅在枝头略点珠红。《玉兰图卷》(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仅在枝头点缀绿叶。像《新燕篇》卷这样有轻快、明丽的设色花鸟画绝少。且纸墨如新,保存状态极为完好,殊为难得。

文徵明 1544年作 行书,新燕篇诗意卷 手卷,图文并茂
文徵明 1544年作 行书,新燕篇诗意卷 手卷,图文并茂
文徵明 1544年作 行书,新燕篇诗意卷 手卷,图文并茂
文徵明 1544年作 行书,新燕篇诗意卷 手卷,图文并茂
文徵明 1544年作 行书,新燕篇诗意卷 手卷,图文并茂
文徵明 1544年作 行书,新燕篇诗意卷 手卷,图文并茂
文徵明 1544年作 行书,新燕篇诗意卷 手卷,图文并茂
文徵明 1544年作 行书,新燕篇诗意卷 手卷,图文并茂
文徵明 1544年作 行书,新燕篇诗意卷 手卷,图文并茂
文徵明 1544年作 行书,新燕篇诗意卷 手卷,图文并茂
文徵明 1544年作 行书,新燕篇诗意卷 手卷,图文并茂
文徵明 1544年作 行书,新燕篇诗意卷 手卷,图文并茂
文徵明 1544年作 行书,新燕篇诗意卷 手卷,图文并茂
文徵明 1544年作 行书,新燕篇诗意卷 手卷,图文并茂
文徵明 1544年作 行书,新燕篇诗意卷 手卷,图文并茂
文徵明 1544年作 行书,新燕篇诗意卷 手卷,图文并茂
文徵明 1544年作 行书,新燕篇诗意卷 手卷,图文并茂

书题:新燕篇。杏花飞飞春燕来,主人花下新堂开。花间相见如相识,绿树东风卷帘入。漠漠疎烟碧草齐,斑斑小雨春泥湿。城中甲第连云起,画栋朱甍春旖旎。故垒宁无绣幕思,多情却向第檐底。茆檐日暖绣幕寒,去来只作寻常看。乃知物性无新故,人情自尔分贫富。我家旧宅经几迁,仅有此屋三年前。一朝差池忽在眼,便觉华焕生榱椽。不嫌香土汗书帙,时有飞花落舞筵。人言禽鸟得气先,主人贫病何当痊。人生未怕长贫贱,但愿年年见新燕。嘉靖甲辰(1544)春二月廿又八日,为惟用书。徵明。

钤印:文徵明印、征仲、停云

题跋:四世孙寒溪同揆谨记。钤印:轮庵、揆道人

鉴藏印:乾隆御览之宝、石渠宝笈(骑缝)、御书房鉴藏宝、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

文徵明 1544年作 行书,新燕篇诗意卷 手卷,图文并茂

著录:1.《石渠宝笈初编》卷六,见《秘殿珠林石渠宝笈合编》,上海书店出版,1988年,第二集,第1055页。

2.《故宫已佚书籍书画目录四种》,十二月十一日赏溥杰(静字六号),《历代书画录续编》卷五,第340页,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年出版。

3.江兆申《文徵明与苏州画坛》,台北故宫博物院,1978年,第209页。

4.周道振《文徵明书画简表》,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第99页。

5.福开森《历代著录画目》,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出版,1994年重印,第46页。

6.徐邦达《改订历代流传绘画编年表》,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年,第80页。

7.《文徵明画系年》第143页,台北故宫出版社,1976年出版。

8.《明清中国画大师研究丛书·文徵明》第222页,吉林美术出版社,1996年出版。

出版:杨仁恺《国宝沉浮录》,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第577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