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代书画家文征明书画作品

 昵称40044036 2022-08-10 发布于北京

文徵明(1470-1559),明代杰出书画家。名壁,字徵明,后以字行,改字征仲,号稀奇山,停云生等。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授翰林待诏,故称“文待诏”。聪颖博学,诗、文、书、画都名闻一时。画学沈周,兼有李唐、吴仲圭、赵孟頫、黄公望的笔法。画山水、人物、花卉都极出色。

文征明书画作品

文征明早期师从沈周,后于荆浩、郭熙、李唐、关仝、赵松雪及元四家,无所不习。主要成就为山水,兼擅花鸟、人物。衡山早期山水画创作,取法赵孟俯、王蒙。用笔纤细精微,布景繁密,构图严谨,描写精致,设色多以青绿为主,作品呈现出秀闰、细丽、含蓄、清雅、宁静的画风。笔意超脱,意境悠远,图中多表现危崖曲径、小桥流水、草堂芦舍、松林修竹之景,有装饰意味。文氏一生多以江南风光为描写对象,作品反映出文人的雅士隐逸生活,与理想中的审美情趣,创作思维宽广,技法全面,从生活中品味造化,于自然景色中提炼素材。

文徵明传世画作有《千岩竞秀》、《万壑争流》、《湘君夫人图》、《石湖草堂》、《石湖诗画》、《横塘诗意》、《虎丘图》、《天平纪游图》、《灵岩山图》、《洞庭西山图》、《拙政园图》、《雨余春树图》、《影翠轩图》、《潇湘八景册》、《江山揽胜图》、《山居雪霁图》、《惠山茶会图》、《春到寒林图》、《吴山秋霁》、《溪山对弈图》、《绿荫清话图》、《绿荫草堂图》、《前赤壁赋》、《松壑飞泉图》、《石湖诗图》、《失竹》、《江南春图》、《古木寒泉图》、《塞村锺馗图》、《松声一榻图》、《好雨听泉图》、《兰竹》、《梨花白燕图》、《水亭诗思图》、《仿王蒙山水》、《东园图》等。《虞山七星桧图》。

文章图片1

文征明 《兰亭修圃图》 局部

后期作品

文氏晚期作品将青绿法与浅绦法结合运用,出现了浓、淡两种面貌,设色浓重作品如《仿赵伯骕后赤壁图》、《桃园问津图》、《春深高树图》、《晓春高树图》等,淡雅作品如《兰亭序》、《雨余春树图》、《浒溪草堂图》、《绝壑高闲图》等。传世作品淡雅的较多,文征明继承了赵孟俯设色方法,赵氏设色已去宋体浓艳之法,亦对宋人浓艳设色加以批评,但尚存遗风。文征明在青绿山水设色上可以说完全摆脱了宋代院体浓艳俗气的画风,巧妙地将青绿法和浅降法融合在一起,完成了既清丽雅致,又富有笔墨情趣的作品。文征明是文人画家中非常重视色彩效果的画家,在中国画的设色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开创了明代青绿山水画的新篇章。

文章图片2

文征明《仿赵伯骕后赤壁图》局部

从存世作品来看,以元四家笔墨为主要取法的作品非常多,反映出文氏对元人笔墨的偏爱。他作品中并不是单一地运用元四家中某个人的笔法和墨法,而是善于把各家的笔墨、构图造型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从作品中鉴察,文氏对于元人笔墨和形式美感的研究极为用力,元四家各种笔墨特色和造型手法在他的画中得到完美地承继与转化。与沈周雄浑圆闰不同,文氏粗笔雄强刚健、粗犷张扬,气势非凡。收藏界历来有“粗文细沉”之说,他的粗笔山水因数量较少而受藏家钟爱。

文章图片3
文章图片4
文章图片5

花鸟风格

文征明花鸟画师徐熙、法常、王渊、沈周,从传世作品中亦能看到徐熙及宋元诸家遗韵,但不明显,文氏与花鸟画学习不专师一家一派,而是集大成,融汇贯通。以山水画技法创作花鸟画,利用水墨的特性,创作出自然雅逸的花鸟画形象,完成了文氏花鸟画的面貌。在《菜赞》册中跋:“天茁此徒,多取而吾谦不伤。士知此味,多食而我欲不荒,藏至真于淡薄,安贫贱于长久。后畦初雨,南园未霜。朝盘一筋,齿顿坐香,先生饱矣,其乐洋洋”。文氏重写生,写生给文征明创作带来了空前的灵感,开拓笔墨,突破前人,创造性地为花鸟画创作丰富了题材与笔墨意趣。极大地增加花鸟画抒情写意之妙,突破了花鸟画传统上的“形式”束缚,展示了文征明追求自然淡泊的文人旨趣。如《漪兰竹石图》、《玉兰图》、《冰姿倩影图》等作品,都代表文氏花鸟画的水平。

文章图片6
文章图片7
文章图片8

文征明《漪兰竹石图》局部

五、书法面貌

文征明小楷造诣最高,师法王羲之《黄庭经》及《乐毅论》、钟繇《宣示》、王献之《十三行》,融入唐人小楷笔法,形成了“温纯精绝”的自家风貌。文征明的行书分两大类:以王羲之《圣教序》笔意为主所写的行书小品,以黄山谷笔意书写的大行楷,是文氏主要面貌。文征明博釆王羲之、颜真卿《争座位》、《祭侄文稿》、《刘中使帖》、《瀛州帖》、苏东坡《前赤壁赋》(并为此以苏体补书所缺三十六字)、黄山谷《经伏波神祠诗》、《竹枝词》以及米芾、赵孟俯等行书大家的墨迹。有时他也能像祝允明那样,以苏、黄、米等人的笔意书写自己的诗文。当然他并未停留在这个阶段,而是入后知出,对古法进行了扬弃,最后求得这合己性的自家笔法。

文征明草书学二王、智永、怀素、黄山谷。最常见的小草融入了文氏小行书,笔力瘦劲,结字极妙,但少风韵,似与行笔快有关。狂草作品很少,仅见于43岁、50岁、51岁时的三件作品。43岁应友嘱作《东林避暑图卷题诗》(现藏纽约美术馆)以黄山谷行书、狂草及苏体行书各书诗一首。其中狂草《上巳日独行溪上有怀》十七行,承山谷与狂素。50岁所作《草书卷》,学山谷狂草《竹枝词》后有所得而拟其笔意所作。51岁所作《八月六日书事·秋怀七律诗合卷》则已脱去山谷狂草形骸,直逼怀素神意,此幅与以狂草见长的祝枝山相比,毫不逊色。

文章图片9
文章图片10
文章图片11

文征明 《自作诗》行书 局部

文章图片12
文章图片13
文章图片14
文章图片15

文征明 《西苑诗卷》 局部

隶书作品不多,但他颇为自得,学钟繇、梁孟皇,如《跋范庵石湖诗卷》、《跋康里子山书李白诗》等;常作四体千字文(正、草、隶、篆);有时以大字隶书作引首。他的大字隶书与小字隶书大异其趣,曾集汉隶书写《汉隶韵要》。文氏隶书虽不是他最擅长书体,却也是明代隶书风格的典型,其篆书弱,然在写篆书风气沉寂的明代,他的篆书仍是相当难得而珍贵的。《艺苑杂言》文征明常书千字文作日课,故其篆书自有相当基本与功力。

文章图片16
文章图片17

文征明 楷书《盘谷叙张若霭图》

六、心性与绘画

文征明的绘画无论技法还是内在神韵,与乃师沈周比面貌风格有所不同。沉石田一生追求“圆闰”二字,笔墨含蓄内敛。文衡山一生追求清丽淡雅,笔墨尽现其心性纯正笃实,气息弥新,笔痕于含蓄中显现峭劲,于峭劲中亦见曼妙心绪,于平淡中求得笔墨变化及敷设之美,变青绿与浅绦融合,创造出有别于唐宋以来的青绿山水画面貌,自成家法,如《春深高树图》、《溪山幽居图》、《云壑观泉图》、《惠山茶会图》、《真赏斋图》等,文氏粗笔见苍,爽劲亦有元人遗意,苍闰劲健朴荗而多姿,偶有拙意,如《幽谷清泉图》、《泉石高闲图》、《古木苍烟图》、《雨晴纪事图》、《玉川图》、《横唐图》、《石湖图》、《积雨连树图》等,亦有急速之笔《古木寒泉图》。

纵观文征明一生绘事,法书名迹流传至今,后人于品鉴中无不感受到其生命气息永恒的蕴藏在书画作品之中,君子气象、儒者心相、高士情怀是文征明生命的全部,也是文氏书画艺术创作的源泉。文氏笔墨无论法书绘画,其技外景物技内气息,八法之变化,都必然与其生命气象相吻合。鉴者当从笔墨技法外寻求笔墨内在的生命气息,进而评定鉴别出其作品的真伪。这样鉴定者不但要了解文氏不同时期的笔墨风格、性情与生活。更要从文氏一生中理解其九十年生活状态,文氏心性源于家族影响及儒家思想的引导与教化,真善敦厚的个性,与师友弟子之间的友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其心性内美,与之相知相谊,才能知微致广,了然其心性,墨迹可辩矣。

文章图片18

文征明 行书《七律诗》

文章图片19

文征明 《山庄客至图》

文章图片20

文征明 《临沈石田金鸡图》

文章图片21

文征明 《品茶图》

下图请将手机横置观看

文章图片22

文征明 《山水长卷》

文章图片23

文徵明《浒溪草堂》局部

文章图片24
文章图片25
文章图片26

1498年,文徵明和唐伯虎一起到应天(南京)参加乡试。其实两年前,文徵明已经来考过一次,落榜了,而唐伯虎却是第一次赴考。

此前唐伯虎并没有拿考试当回事,后来听了老大哥祝枝山的劝说,稍稍复习了一下。结果,放榜的时候,唐伯虎高中解元。

文徵明拨开人群,凑到榜单前,找了两遍,还是没有找到自己的名字。

春风得意的唐伯虎回家后给自己刻了一枚印章,南京解元。而这次考试给文征明留下的只有苦涩和失落。

不过,远在温州做官的父亲一如既往地看好他,文林写信安慰儿子,顺便黑了一把唐伯虎:子畏之才宜发泄,然其人轻浮,恐终无成。吾儿他日远到,非所及也。

可谓一语成谶,对唐伯虎如此,对文征明也是如此。

文章图片27

文徵明《幽风图》局部

每个人天资禀赋不一样,这是客观事实,要承认,但每个人的路也不同,有些差距是路线造成了,急也没有用,改变了不了什么。

还不如慢慢来,把握好自己的节奏,少艳羡他人取得的辉煌,多着眼自己脚下的道路,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

正如文征明的父亲所说的那样,“儿幸完成,无害也”。文征明这个“笨小孩”的按照自己的节奏慢慢走下来,后半生将在整个苏州乃至明代的艺术星空中,拥有自己明亮的坐标系。

文章图片28

《松石高士图》文徵明作品

该来的,都会来

明代科考,拘文法,循章句,内容僵化,文徵明虽然每天练习应试之文,但内心却有些排斥。作时文的间隙,他常常按照自己的喜好翻阅《左传》、《史记》、《汉书》及各类古今文集,读得入迷。

1489 年,由父亲文林引荐,文徵明拜于吴门画派开创者沈周门下,初学绘画。沈周家族世代隐居苏州城,为书香名门,其曾祖父是“元四家”之一王蒙的好友,家学渊源,富于收藏。

那时,沈周 63 岁,一生家居读书,从未科举,且正值艺术创作上的成熟及巅峰期,年轻的文徵明获以亲传,荣幸万分。

文章图片29

《幽赏图》局部 沈周

为了读书画画,文徵明筑起书房,父亲取名为停云馆。停云,凝聚不散的云,出自陶渊明的《停云》诗:霭霭停云,濛濛时雨。

他以此激励自己,每日晨起临写《千字文》,以写十本为起点,然后读书作画会友,数十年如一日,很是努力。

文徵明不急不躁,临帖,读书,作画,会友,远行...期间,娶昆山吴愈第三女为妻,一生从未变心。

文章图片30
文章图片31

文徵明草书《湖光披素练诗卷》(局部)

某次,唐寅邀众文士画友在苏州石湖荡舟,喝到酒酣时,让事先藏在船舱中的妓女出来为文徵明敬酒。

文大惊,忙告辞,还以跳湖相威胁,唐寅知其耿介性格,只得另雇一条小船放他先走才作罢。

觉得生活很苦,就去努力创造不苦的生活;觉得生活很累,就放慢脚步,别逼自己太紧,只要不停步,总会有改变的希望。

慢慢地努力、慢慢地改变、慢慢地成长,你会发现,人生前期的“慢”,终会变成人生后期的“快”。

该来的,始终都会来。

文章图片32

山庄客至图 文徵明

1504 年,唐寅早已因科场舞弊案从繁华处跌落,纵情于酒色中。而文徵明还是慢慢地向上走着,只是,三试仍不中...

又过一年,文徵明看挚友渐渐失去人生目标,提笔写下“劝诫书”,只可惜,此时的唐伯虎陷入自己的情绪中无法自拔,他没有感激来自好友的劝解,反而学嵇康给文徵明回了封“绝交信”。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寅顿首徵明足下。……寅束发从事,二十年矣。不能翦饰,用触尊怒,然牛顺羊逆,愿勿相异也。谨覆。

多年后,唐寅回过味来,感慨良深,又给文徵明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和好信:

昔项橐七岁而为孔子师,寅长徵明十阅月,愿例孔子,以徵明为师,非词伏也,盖心伏也。

文徵明素来为人宽厚,对好友如此,对陌生人也是如此。这一点,也许来自老师沈周的教导——师徒二人从不“打假”,只要有人带着书画上门求鉴定,他一概说真,没有钤印的还帮忙盖上,称是不好让他人生活落魄。

文章图片33

文徵明《千岳竞秀图》局部

慢慢来,人生的路才能越走越宽

至 1514 年,他又经历了四、五、六试,均不中。

此年,恰逢宁王朱宸濠到苏州招揽人才,欲起大事,文徵明虽生性迟钝,但还算老成,收到邀约觉察异样后,委婉拒之。

好友唐伯虎重燃仕途梦,欣然赴约。他在《夜读》中写道:

夜来欹枕细思量,独卧残灯漏夜长。

深虑鬓毛随世白,不知腰带几时黄。

人言死后还三跳,我要生前做一场。

名不显时心不朽,再挑灯火看文章。

一场莫名其妙的科场舞弊案,断送了天才唐伯虎的一生,显然,他不甘心,他匆匆忙忙的上场,要在“生前做一场”。文征明劝其三思,未果。

几个月后,宁王露出造反倾向,唐伯虎方才察觉,想走只能装疯,“赤身裸体,露其丑秽,佯装疯癫”。不得已,宁王将其放走。

文章图片34

松林扬鞭图 唐寅

1523 年,唐寅走完了丰富又起伏的一生,而 54 岁的文徵明还在小步前行,但仍没中第。

工部尚书李充嗣闻知苏州城有一位才子,屡试不中,特向朝廷举荐,经过考核,文徵明被授职低俸微的翰林院待诏职位,参加修编《武宗实录》。

前面的路走得越踏实,后面的路才会越走越快。慢慢来,一步一个脚印,用心走好每一步,人生之路才能越走越宽、越行越远。

这时,他的书画已负盛名,求其书画者众多,由此,便受到了同僚的嫉妒和排挤。

文徵明心中不快,从第二年开始上书请辞回家,三年递交多次,终获批准。辞归出京,放舟南下,回苏州定居,自此致力于书画,不再求仕进。

57 岁的文徵明慢行慢走,重获新生。

文章图片35

文徵明《山居图》

再往后,年长的王鏊、周臣与祝允明死了,学生辈的王宠、陈淳和仇英也相继离世,文徵明还是淡淡的以戏墨自遣。

明代文人中,他是难得的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之人,甚至被称是“四绝”全才,特别是绘画,成就极高,受其性情温和儒雅特点的影响,他的画作多清丽雅致,又富有笔墨情趣。

晚年,购求书画者踏破门坎,他都一一应接,而对于权贵,却少了兴趣。宰相严嵩曾路过苏州,全城文人墨客皆至,唯独少了文徵明,以至于这位权臣在事后向工部尚书顾璘发牢骚说:文徵明为什么不过来拜望?

文章图片36

1556 年,八十有七的文徵明还没放下喜爱的丹青之事。从白天至深夜,他常常是先书《离骚》,后写《九歌》,书毕,感慨又有些得意地说:明后年将及九十,恐老眼目昏,不知尚能作否?

嘉靖三十八年己未(1559年)二月二十日,是刚过了雨水的那一天,已九十高龄的文徵明正为御史严杰的母亲写墓志。

写到一半的时候,搁下了笔,端然坐正,走完了他的一生。

而此时,与他同年出生的好友唐伯虎,已经离开人世36年了。

文徵明的一生,没有唐伯虎的才子风流,大起大落;没有祝枝山的愤世嫉俗,恣意张扬;也没有徐祯卿的年少轻狂,诗才逼人。

应该说毫无天才属性的他,靠着自己的勤勉、专注、踏实、苦功以及上天眷顾的长寿,虽然走得慢些,却取得了最大的成就。

文章图片37

文徵明《品茶图》

明人冯梦龙说:人有早成,也有晚达。早成者未必成,晚达者未必不达。

人生快慢不是问题,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这样才能得到最好的发挥。

我们往前走,不是为了抵达目的地,而是为了这一路的好风景;我们努力前行,不是为了尽快到达终点,而是要在终点到来前,成就自己。

所以,急不得。有时候,慢慢来,才是最快的!

文章图片38

文徵明《雅士闲居图》局部

文章图片39

绿荫草堂图

文章图片40

千岩竞秀图

文章图片41

兰竹图

文章图片42

墨竹图

文章图片43

秋葵折枝图

文章图片44

山水图

文征明山水画作品

文章图片45

古柏图

文章图片46

真赏斋图

纸本淡设色 纵28.6cm 横79cm

上海博物馆藏

此图是作者为其友人无锡收藏家华夏的居处《真赏斋》所绘写实之作。图中平列堂、序各一栋,堂屋即为“真赏斋”斋室画桌上置有瓶、盂、书函,卷轴,主客对坐,正展卷评赏,一童侧立捧卷侍候。周围环境幽美,苍松当阳,翠竹依流,透孔湖石点缀于树丛掩映处,远山数抹逶迤凌空,近山点簇柔密,斋前溪流清澈。

图末上方作者自题:“嘉靖己酉秋,徵明为华君中甫写真赏斋图,时年八十。”接钤“文徵明”印。卷前下方有“徵仲父印”、“停云馆” 2印。图后别幅有文徵明隶书《真赏斋铭·有序》,署款“嘉靖三十六年,岁在丁巳四月既望,长洲文徵明著并书,时年八十有八”。接钤“文徵明印”白文印,“衡山”朱文印。又别幅有文徵明楷书《真赏斋铭·有叙》,署款“长洲文徵明著并书,嘉靖丁巳三月既望,时年八十有八”。接钤“文徵明印”、“悟言室印” 2印。拖尾有明丰坊楷书《真赏斋赋·并序》,卷前有明李东阳隶书“真赏斋”引首。此卷历经明华夏、项德、清宋收藏,乾隆时收入内府。《石渠宝笈》著录。

文章图片47

漪兰竹石图卷

辽宁省博物馆藏

画幅后自题:[昔赵子固写兰,往往联幅满卷,而生意勃然,郑所南 花老叶,仅仅数笔而生意亦足,子固孟子王孙而郑公忘国遗老,盖繁简不同,各就其所见云耳。余雅爱二公之笔,每适兴必师二公,此卷虽意匠子固,而所南本色,亦时时一见,观者知当知之。征明。]钤印:[文征明印]白方、[衡山]朱。方画幅后有[项墨林珍赏]小字一行。并钤项氏收藏印记多方。

文章图片48

绿荫长话

文章图片49

松泉高逸

文章图片50

玉川图

文章图片51

山水轴

文章图片52

霜柯竹石图

文章图片53

曲港归舟图

文章图片54

古木寒泉图

文章图片55

长林消夏图

文章图片56

雅士闲居图

文章图片57

松壑高逸

文章图片58

云壑观泉

文章图片59

山庄客至图

文章图片60

积雨连村图

文章图片61

蕉石鸣琴

文章图片62

枯木竹石

文章图片63

幽林闲居轴

文章图片64

湘君湘夫人

文章图片65

绿萌草堂图

文章图片66

文徵明 潘朋 莲社图

文章图片67

临溪幽赏图

文章图片68

湖舍耕织图

文章图片69

水榭消夏图

文章图片70

石湖图

文章图片71

松窗烟霞图

文章图片72

千林曳杖图

文章图片73

松石图卷

文征明国画作品

文章图片74

文徵明作品《松壑飞泉》

文征明和“吴门画派”

1527年辞官还乡的文徵明,在那年春天,于苏州城外画下一个圈,聚起一群文人,江南的艺术圈在此崛起。文徵明堪称500年前江南艺术圈的精神领袖,“吴门画派”最重要的领军人物。

吴门画派,一般认为始于沈周,成于文徵明。文徵明擅长清逸深秀、文雅典丽的隐居山水画。明朝中期,在他的带领下,“吴派”逐渐取代宫廷绘画和“浙派”的地位。

文徵明在嘉靖时期主宰江南文坛三十多年,不但振兴了吴门画派,并且改变了当时整个艺术圈的生态,使得艺术圈从“浙派时期”的粗线条,进化为“吴门时期”的缤纷多彩。

文章图片75

文徵明 《古木寒泉图》

文徵明长寿而勤奋,在他众多的传世作品中,我对其中的《松壑飞泉》特别感兴趣。《松壑飞泉》并不是文徵明最重要的传世杰作,但是这幅作品创作的时间,却是文徵明艺术生涯最重要的转折点;这件作品起笔到完成的5年,也是江南艺术圈建立的重要节点。

文徵明出身官宦之家,入朝为官、经世济民是这位儒家文人的最高理想。但他参加了十次乡试,全都失败,53岁还没有考取举人。1523年(嘉靖二年),在父亲旧友的推荐之下,文徵明进入翰林院。在明朝中期,对于仕途上的文官来说,作画毕竟是旁道。文徵明在翰林院三年间,只作了11幅画。他在翰林院的生活也并不愉快,政治斗争远比他想象中更残酷更复杂。文徵明曾经被翰林院里的两位状元当面出语讥讽:翰林院什么时候成了画院啦?把画匠都招进来了。

文章图片76

文徵明 兰竹图

文徵明在京城只待了三年九个月。五十年来心怀天下的儒家理想终于在官场权斗中破灭。辞官之后的文徵明,人生观已经完全转变,不再奢望在政治上一展抱负。58岁的文徵明在1527年春天坐船回到了苏州老家,开始了他的隐居生活,全心投入文人画的创作中。

绝望,有时是堕向深渊的单程票,有时却是打开另一扇门的金钥匙。仕途绝望的文徵明,却开启了另一扇门。所谓的经世济民的政治理想,只是外界强加给文徵明以及他所在时代的文人的价值观与理想,做一个畅游山水的隐居文人,才符合文徵明与他的同志们的内心。

回到家乡之后,他开始创作《松壑飞泉》,历时5年。“十日画一山,五日画一水。”文徵明的风格早年疏简,中年繁复与疏简兼备,晚年回到繁密深秀。《松壑飞泉》属于文徵明繁密深秀的风格。作品从构图来看,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是繁密的山体堆叠,一道飞泉从山涧涌出。下半部是数株苍劲的大松树,树下有数位文人在此相聚。

文章图片77

文徵明 积雨连村图

上半部分,高耸的山体,象征着士人的节操与经世济民的志向;下半部分,文人雅士的林间雅集,则是文徵明念念不忘的文人理想生活。这幅作品的上下两部分,是文徵明作为朝廷官宦和散逸文人的两种境遇的影像重叠。

怎样做艺术可以看出一个艺术家的深度,怎样发扬艺术的影响力则可以看出一个艺术家的广度。事实证明,文徵明不但完成了他在《松壑飞泉》中所表达的归隐山林的理想,并且以他的杰出才能与影响力,成就了一群江南失意文人的艺术理想,同时掌控了艺术圈的话语权,改变了整个艺术圈的生态。

明朝初期,以朱元璋为首的皇家、贵族、宗室都出身于最贫困的下层社会,他们无法欣赏元代末期那种内敛、含蓄,带有个人哀愁的文人画风格,马上得天下的皇帝和贵族都喜欢气势磅礴、猛气横发的绘画。在皇室和贵族的支持下,雄浑大气、浓墨渲染、强劲雄健、恣意狂放的浙派绘画占据了画坛的主流地位。

文章图片78

文徵明 千林曳杖图

到了明代中期,浙派渐显颓势。浙派走下坡路的原因,其一是浙派画家人才凋零;其二是以文徵明为首的文人画家的势力逐渐控制了整个艺术圈。整个文化圈的审美意趣在吴门画派的影响下,发生了根本转变。浙派画家渐渐无法立足。

当文徵明和一群江南失意文人掌握了文化话语权之后,新的艺术圈呈现出另一派气象,整个艺术圈的生态、运作方式和功能都发生了全新的变化。

《松壑飞泉》的创作时间,是文徵明成为江南艺坛灵魂人物的转折点;《松壑飞泉》的主题表达了画家经世济民的政治理想破灭之后,归隐山林全身心投入艺术创作的隐士心态。

文章图片79
文章图片80

文徵明作品《松壑飞泉》

文徵明作品

文章图片81

文徵明此幅行书作品,就“六法”中的第一法“气韵生动”展开论述。提出:

“学不师古,如夜行无火”

行书易懂,文氏见解颇有妙趣,大家可以自行辨识解读。

文章图片82
文章图片83
文章图片84
文章图片85

文徵明花鸟画作品

文章图片86

文征明 秋花图(北京故宫藏)

在绘画上文征明虽然山水、人物、花鸟无一不精,但历来公认与评价最高的当属山水。文征明19岁开始学画,26岁拜一代大家沈周为师,毫无疑问受沈周画风的影响甚大。但其山水画并不局限于沈周,而上溯宋元两代,从米芾、赵伯驹、王蒙诸家中汲取了很多养分。他的山水画同沈周一样在用笔及风貌上大体分“细笔”与“粗笔”两种,但沈周以雄健粗犷的粗笔著称,文征明则以细密典雅的细笔称胜,这一点他们又有很大的不同。目前,传世的文征明山水画有青绿山水、细笔本色画、粗笔山水、仿古山水等风格,反映出其转益多师、面目众多的特色。

细笔山水最能代表文征明自己的山水画面貌,是他的本色画。他虽然师从沈周,却并未受沈周雄强刚健、粗犷张扬的画风所笼罩,反而偏爱秀丽、细润、雅致一路的山水,这与他独特的审美有很大关系。文征明深受儒家传统文化与思想影响,主张绘画贵在“温厚平和”,刚柔有度,推崇精工、秀润、清丽、含蓄,在绘画上他有自己明确的取舍与追求。他喜爱沈周早期作品,认为用笔精工,不似晚年粗株大叶,草草而成,并多加效法。此外,赵孟頫绘画的古意,王蒙结构的繁密都被文征明融入到自己的山水画中,同时一改“元四家”重笔墨而轻设色的短处,格外注重色的运用,最终形成自己用笔精细、设色淡雅、构图缜密、意境清幽的山水画风格。

他的细笔山水代表作如《真赏斋图》(上海博物馆藏)、《惠山茶会图》(北京故宫藏)、《东园图》(北京故宫藏)、《影翠轩图》(台北故宫藏),用笔精致,色墨相得益彰,书卷气很浓,古意盎然。他的山水画大多描绘文人雅聚之景,将人物与山水有机结合起来,突出表现一种文人超然物外的境界与风骨,这是文征明山水画的一大特色。

文征明的粗笔山水画师法沈周,然苍劲浑厚之余而不失温润,粗而不怪,简而不率,笔墨没有干枯狂燥之弊,并运用许多书法的用笔来勾皴点染,表现力丰富,节奏感很强,抒写性甚浓。他的粗笔山水以水墨居多,也有设色。代表作有《石湖图》(苏州博物馆藏)、《游玄墓诗画图》(台北故宫藏)、《人日诗画图》(上海博物馆藏)、《春山烟树图》(台北故宫藏)、《桃源问津图》(辽宁博物馆藏)等。这些山水看似信笔而成,但细加端详又格外严谨,绝无流俗之笔,此为文征明粗笔山水画高超过人之处。此外,他还有一些介于粗细之间的山水,如《浒溪草堂图》(辽宁省博物馆藏)、《绿荫草堂图》(台北故宫藏)、《林榭煎茶图》(天津博物馆藏),工写结合,粗细兼顾,笔墨收放自如,将两种风格有机地融为一体。

在青绿山水上文征明也造诣颇深,极有建树。代表作有《飞岚叠图》(台北故宫藏)、《春深高树图》(上海博物馆藏)、《仿赵伯骕后赤壁赋图》(台北故宫藏)等。文征明的仿古山水虽数量不多,但从中不难看出他对历代名家多有涉猎,对传统下了一番苦功。代表作有北京故宫《仿米云山图》、天津博物馆《仿米云烟图》和藏于南京博物院的《古木苍烟图》。

文征明人物画真迹传世甚为罕见,目前已知的两件为《湘君湘夫人图》(北京故宫藏)和《老子像》(广东省博物馆藏)。他的人物画直越元明而远师东晋顾恺之与宋李公麟,在风神上与顾恺之更近。他的人物画不画任何配景,更注重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与精神,反映了文征明的美学思想。清恽寿平评其“古法俱在”,十分恰当。文征明的人物画崇尚出尘之度,在他的许多山水人物中也有所体现。他的人物画并不刻意追求外在的形似,而追求内在的神韵,格调高雅,少有人企及。

文章图片87

文征明 芙蓉图(广东省博物馆藏)

在花鸟画上文征明也有杰出贡献,自成一派。他的设色花卉师从沈周,但工写结合,设色雅丽,有自己的特色。如藏于台北故宫的《桃花图》,桃花精巧工细,叶的阴阳向背表现淋漓,树的勾皴与枝的穿插十分讲究,写意而不失法度。藏于台北故宫的《秋葵图》是其墨笔画佳作。文征明尤以画兰竹最负盛名,对后世影响极大。他画兰取赵孟坚的繁与郑思肖的简,合二为一,并糅以自己高超的书法线条,通过变化莫测的提按,将兰草的飘逸、婀娜、刚柔、翻卷表现得十分传神,迎风绝尘,满纸幽香,令人惊叹。他的竹也与前人不同,锐利劲挺,不求其秀,人称“喜气写兰,怒气写竹”。其兰竹代表作有《漪兰竹石图》(辽宁省博物馆藏)。

文征明的书法以功力卓绝见长,成就主要体现在精绝的小楷与潇洒的行书上。其小楷宗二王、欧阳询、智永,法度森严,如《归去来兮辞》(北京故宫藏)。行书融晋、唐、宋名家于一体,端庄而不失风流,遒劲而舒徐有余,刚柔相兼,自成一家。陶宗仪赞其:“如凤舞琼花,泉鸣竹涧。”如北京故宫藏《西苑诗》。晚年大字习黄庭坚,放纵摆宕,骨韵兼得,如苏州博物馆藏《三绝书画》手卷。一生不喜作草书,非不能作,但更偏爱工整一路的书体,这与他自身的性情有关。文征明的书法总体上追求平正洒脱,不以险求胜。他的书法对绘画影响很大,“以书入画”使其画中的线条十分精致耐看。

文征明的行书成就极高,与他同时代的大书法家祝允明、王宠、陈道复多热衷草书,行书远逊于文征明。其书法继承了赵孟頫以二王为宗的血脉,既遒劲又妍美,在书法史上有重要地位。由于文征明在书画上成就杰出,影响巨大,声望非凡,故其书画历来多有伪造。其在世时赝品便已满天下,寸图才出,千临百摹,家藏市售,真赝纵横。许多高仿出自晚辈、门人之手,市井作坊之伪往往不堪入目。明王世贞当时便提出:“真迹十不有二”之说。目前国内博物馆藏其书画也不乏赝品。随着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兴盛,其书画伪作屡屡现身,特别是近一两年呈日渐增多之势,有些还拍出了不俗的价格,令人惊叹。

文徵明山水画

文章图片88
文章图片89
文章图片90
文章图片91
文章图片92
文章图片93
文章图片94
文章图片95
文章图片96
文章图片97
文章图片98
文章图片99
文章图片100
文章图片101
文章图片102
文章图片103
文章图片104
文章图片105
文章图片106
文章图片107
文章图片108
文章图片109
文章图片110
文章图片111
文章图片112
文章图片113
文章图片114
文章图片115
文章图片116
文章图片117
文章图片118
文章图片119
文章图片120
文章图片121
文章图片122
文章图片123

文徵明书画拍卖价

文章图片124

一张作品估价超过3000万

书画欣赏

文章图片125
文章图片126
文章图片127
文章图片128
文章图片129

文徵明书法作品

他的行草《兰亭序》,不比书圣王羲之的书法弱。

文章图片130
文章图片131
文章图片132

他与沈周、唐寅、仇英并列,合称“吴门四杰”。与唐伯虎、祝枝山、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作为江南四大才子之一,文征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画无一不精。他虽学继沈周,但仍具有自己的风格。他一专多能,能青绿,亦能水墨,能工笔,亦能写意。山水、人物、花卉、兰竹等无一不工。

文征明传世之作有《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石湖草堂》、《石湖诗画》、《横塘诗意》、《虎丘图》、《天平纪游图》、《灵岩山图》、《洞庭西山图》、《拙政园图》等。画作有《雨余春树图》、《影翠轩图》、《绿荫清话图》、《绿荫草堂图》、《松壑飞泉图》、《石湖诗图》、《失竹》、《江南春图》、《古木寒泉图》、《塞村锺馗图》、《松声一榻图》、《好雨听泉图》、《兰竹》、《梨花白燕图》、《水亭诗思图》、《仿王蒙山水》、《东园图》等。

文章图片133

浒溪草堂图 纸本设色 纵26.7厘米横142.5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此画画法秀润,意境清幽。画面上描绘的是高木浓荫,掩映草堂,群山环抱,清波蜒曲,帆樯林立,榭阁屋宇错落。近处草堂敞轩,二位高士案前对坐,正在高谈阔论;在艺术表现手法上,用笔细腻严谨,山石仅用渴笔微抹,以点苔显出明暗,经营位置,得写生之助化出清幽境界。

文章图片134

兰亭修圃图 金笺纸本 青绿设色

此画描绘的是晋朝王羲之等人在兰亭溪上修禊,作曲水流觞之会的故事。修整是古代的风俗。兰亭修序是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年),王羲之与谢安等41人,在浙江兰亭修拓的故事。王羲之等人临曲水而洗涤,每人都作了诗文,王羲之作了序,记述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时欢乐的心情。在这幅作品之中,画家以兼工带写的方法勾画了曲水湾湾,兰亭环抱其中。树木和竹子画得非常工细,但不刻板。山峦皴擦简练,临流水而坐的文人的衣纹概括,富于一种装饰趣味。

文章图片135

仿米氏云山图 纸本墨笔 纵24.8厘米横602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就是文徵明的粗笔作品,笔法粗简,墨气淋漓,气象萧森,笔力遒劲,在粗放中抒写了宁静典雅的气质。在寂静萧索的大自然之中,一人策杖过桥,似在略停深思,其沉静思索的姿态映衬了自然的萧森与静穆。画面苍润,题字苍老,题诗韵致,表现了画家诗、书、画兼长并擅的文人墨气,画家凭借此抒写了沉静的文人名士生活的情怀。此画是画家晚年的作品,风格粗放,用笔老辣,很能体现画家的艺术功力。

文章图片136

幽谷清泉图 纸本设色 纵107.8厘米横37.3厘米江苏常熟博物馆藏

文章图片137

古木寒泉图 绢本设色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文徵明绘画创作以山水画为主,无论是淡雅的青绿,还是沉雄文秀的水墨,大多是描写江南风光或文人园林,画法除学元人以外,也追踪五代和北宋,但很少受南宋院体的影响。他的画,工细之中寓质朴,于沉着之中见灵动。笔墨则于干枯中见秀润,在熟练中见生涩,有很强的抒情意味。这是一幅秀美的青绿山水画,设色浓丽中风致淡雅,美丽而不流于媚俗。树木的画法用空勾填色,古香古色。山峦的设色是大面积的平涂,用笔不多,但秀润独存。

文章图片138

绿阴清话图 轴 纸本墨笔 纵131.8厘米横32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有题:“碧树鸣风润草香,绿阴满地话偏长。长安车马尘吹面,谁识空山五月凉。征明。”经何昆玉、吴湖帆鉴藏。本图绘高山耸立,树木葱郁,山下二人临溪对坐。自然景色秀丽清幽,人物情态恬静优雅,表现的是隐逸环境和高士情操,也是画家本人思想、爱好的流露。作品布景繁密,树枝精细,多王慕遗意。然构图密中有疏,山石勾勒少皴,多干笔而不见渲染,形成规整而略具装饰性,用笔尖细中带工拙,墨色干湿相间而总体清淡。此图又名《五月空山图》。

文章图片139

春深高树图 绢本设色 纵170.1厘米横65.7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文徵明师沈周而不为所囿,博取众长,自成一体。山水、花鸟、人物都极为精妙,为明代最为杰出的画家之一。文徵明的画,大体可分两种:一为细笔,秀丽柔密,一为粗笔,苍劲朴茂,都为人们所称赏。他的及门弟子很多,画风影响于后代很大。此图描绘深山高树,笔墨苍润劲健、朴茂多姿,同时又端庄工丽,是文徵明的经意之作。

文章图片140

古木苍烟图 纸本墨笔 纵26.2厘米横跨7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文徵明的画多写江南湖山庭院和文人生活,布局平稳,笔墨苍。早年画风细谨,中年粗放,晚年醇正,粗细兼备,而以粗笔为贵,人称“粗文”。与沈周统称“沈文”,为“明四家”之一。画中笔法秀雅,描写细美,墨色清淡而变化丰富,使画面意境清雅开阔,宁静安详,画家的心境情怀,不语而自明。

文章图片141

惠山茶会图 纸本 21.9*67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描绘文徵明与好友蔡羽、汤珍、王守、王宠等游览无锡惠山,在山下井畔饮茶赋诗的情景。作品运用青绿重色法,构图采用截取法,突出“茶会”场面。树木参差错落,疏密有致,并运用主次、呼应、虚实及色调对比等手法,把人物置于高大的松柏环境之中,情与景相交融,鲜明表达了文人的雅兴。笔墨取法古人,又融入自身擅长的书法用笔。画面人物衣纹用高古游丝插,流畅中间见涩笔,以拙为工。

文章图片142

绝壑高闲图
已卯四月望,文征明五十岁写此图。巨幅,用笔劲朗,为文征明师学沈周粗放一体之典型风格。
高士趺坐山岩平台,神气清远,以头部的比例而言,身形略高,然两袖宽阔,又似正确。旁立一童捧书侍立,岩下石桥前,友人携杖来会,正欲至此林泉胜境,把臂清话。
山瀑见于双壁之隐蔽岩后,前岩壁际,老树或欹或斜,一作夹叶,一作芥字点,枝干挺雄劲拔,右侧也是绿阴浓垂,合成天幕。山石勾成后作横皴,具沈周笔法中披麻兼斧斧之意。瀑布冲激有力,回成水纹,水纹流动自然,颇见水势奔腾之妙。用浅锋法,赭石以外偶以草绿染叶,淡雅而不损笔墨韵味。此图不如八十岁所作古木寒泉之简练,用笔之妙,实属异曲同工。

文章图片143

清秋访友图
以小青绿法写成,两高士一着红衫,一着赭黄,坐高冈相互清谈。近树二株为夹叶,一为苍老古树,童子一人,携琴立于树下。冈后树也多以夹叶法作成,右侧微见山径小道。高处有一亭,数道瀑布从远山直奔而下,汇成溪流,颇见壮阔,至近处方成湍急,似觉淙淙有声。远山危岭高幛,山脚见松林,山石以细笔擦皴,虽皴笔不多,苍劲醇厚。因为秋景,故山石均用赭染,并点秋叶,山头以绿分,在秋意中又见明净之美。

文徵明青緑山水画作品

文徵明(1470.11.28—1559.3.28),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明代杰出画家、书法家、道家、文学家。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

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其与沈周共创“吴派”。在画史上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

文章图片144
文章图片145
文章图片146
文章图片147
文章图片148
文章图片149
文章图片150
文章图片151
文章图片152

文徵明书画作品

明代画家文徵明绘画作品欣赏!

文章图片153
文章图片154
文章图片155
文章图片156
文章图片157
文章图片158
文章图片159
文章图片160
文章图片161

文徵明书法作品《陋名室》

文章图片162

行草《陋室铭》,纸本,纵57厘米,横31.3厘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此篇内容出自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名篇,赵孟頫、 祝允明、董其昌及后世名家均留有墨宝。文征明书写时已有84岁高龄,作为其晚年力作,此帖用笔沉稳内敛,人书俱老,飘逸绝尘,堪称是古代行草精品中的精品,代表着行草书法的巅峰水平,令人爱不释手。

文章图片163

文征明,在明代书画界享有重要地位。其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其与沈周共创“吴派”。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江南四大才子” 。

文章图片164

《古木寒泉图轴》

文章图片165

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

《万壑争流图轴》

文章图片166

南京博物院收藏

《山庄客至图》

文章图片167

辽宁省博物馆藏

《松石高士图》

文章图片168

天津博物馆藏

《吴中胜概图全卷》

图片过长,请横屏欣赏

文章图片169

天津艺术博物馆收藏

《千岩竞秀》

文章图片170

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

《品茶图轴》

文章图片171

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

《山水图立轴》

文章图片172

收藏不详

《溪桥策杖图轴》

文章图片173

故宫博物院藏

《绿荫草堂》

文章图片174

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

最后歪个楼,文徵明为数不多的女性人物画,是根据屈原的《楚辞·九歌》中的《湘君》、《湘夫人》所描写的女神而画。

《湘君湘夫人图》

文章图片175

故宫博物院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