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孩子多读书?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桑德尔很早就告诉他的学生,“学习的本质,不在于记住哪些知识,而在于它触发了你的思考。” 这说的,就是“会读书”! “会读书”的人总能在别人休息时成长,他们往往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会读书”是一种能力,它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从小培养的。 我们都明白阅读对孩子的重要性,所以我们为孩子囤了一柜子的好书,督促孩子大量读书。 但是,在阅读过程中,孩子却经常出现这些问题:
这些问题背后的本质其实是一样的:大多数孩子的阅读都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思考。 想想平常你和孩子一起看书,是不是都是讲讲故事,认认生词,总结一下中心思想,再借故事跟孩子讲讲道理,就完了? 这种简单、走马观花式的阅读方式,并不能让孩子真正地吸收到一本好书的精华,所以即使读得再多,对孩子的阅读、思考、写作等能力的提升效果也有限。 相反,只有把一本书读透、读深,才是更高效的阅读方式。 那么,作为家长,要如何让孩子摆脱表面性的阅读,从而引导孩子做到有效的深度阅读呢? 美国和加拿大的教育家们,经过长时间的教学研究和考察,发明了一系列高效的阅读方法,目的是让孩子学会把书读深、读透,并且学会独立思考。 这些方法经过整编,收录在了这套《我的第一本深度阅读手册》里: 《我的第一本深度阅读手册》礼盒装 (适读年龄:6岁及以上) 全套包括: 1本《我的第一本深度阅读手册》 2套口袋互动卡30张 14枚精美的阅读勋章 儿童版的《如何阅读一本书》 每个家庭都该拥有的一本阅读手册 国际阅读素养进展研究项目PISA,在针对儿童组织的阅读测试和研究中表明,儿童阅读培养的重点,是培养阅读的方法和策略。 孩子如果能在童年成长的关键期养成深度阅读的习惯,学会阅读,那将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 《我的第一本深度阅读手册》就是为孩子量身定制的《如何阅读一本书》,也是这套深度阅读盒子的绝对主角。 它并不是通过深奥的理论告诉孩子如何阅读一本书,而是利用一个个阅读策略,引导孩子一步步触达一本书的内核。在日常阅读中,自然地学会如何深度阅读一本书。 简单地说,它就是一本阅读的工具书,6 岁以上的孩子可以自己边看书边用,家长也可以在亲子共读的时候,有意地用书里的内容进行引导。 它融合了风靡全世界的“加拿大阅读力训练体系”,整本书没有孩子难以接受的说教,而是用一些非常容易上手的策略和操作,孩子在日常读书中运用,就能潜移默化地提升深度思考能力、阅读深度和写作能力。 很多学校和教学机构都曾借用这本手册,把阅读方法教给孩子们。 结果发现,学会这些方法的孩子们阅读能力大大提高了,读完不仅忘不掉,还能讲给别人听,并有自己的思考。 在上课的孩子们: 用过的家长们反馈都很好: 下面是每位家长都值得拥有它的 4 个理由—— 01 启发孩子思考 把一本书读出更大的价值 何为阅读?可不是简单把一本书从第一页翻到最后一页。 每次阅读后,让孩子花上5-10分钟,跟随手册里的阅读策略和启发式问题的引导,在图形工具上,写一写、画一画。 不要小看这简单的一次次练习,在不知不觉中,孩子就能把一本书读出更大的价值。 在手册中,一个个阅读策略和启发问题都会引导孩子,在完成浅层的字面阅读后,不要就此停留,而是继续调动大脑进行深度的思考。 手册里每个阅读策略后配套的图形化工具,也会帮孩子更容易输出有价值的阅读收获。 相信孩子看到自己这么棒的阅读成果,也会受到鼓励,更加爱上阅读。 02 手册通过7大主题训练 让孩子学会深度阅读 想一想,我们孩子现在每次的阅读都在做些什么?是背诵、抄写生词、看图写话、概括段落大意、总结中心思想吗? 这,不应该是阅读的全部,我们有责任告诉孩子,除了那些,阅读还需要有更多…… 复述故事、确定关键情节、分析人物、理解故事背景、理解主题和观点、确定主题和细节、理解关键信息,7大主题帮孩子为了增进理解而阅读,这样做才能帮他们整体、深入地透视一本书。 爱阅读、会阅读的孩子,一定不会是一个脱离生活的书呆子,而是能够在阅读中感悟生活价值,透过故事里的人物去理解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 通过“联结现实中的人物”、“假如我在故事里”各种图形工具的引导,孩子更容易将书中人物联结、嫁接到自己身上。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局限的,唯有读书能使有限的经验扩散出来。 如果孩子们能随着阅读拥有成千上万种“神奇”的人生,那天下一定没有比这更划算的事了! 03 手册通过内化思维能力 助力孩子终身学习 时代变化真是太快,技术每天都在更迭,如果孩子不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那所有现在的专业学习在未来面前都会变得一文不值。 而《我的第一本深度阅读手册》,则是融合了风靡全世界的“加拿大阅读力训练体系”,让孩子在使用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内化7大思维能力,从而助力发展终生学习的能力。 △ 手册中的“提问”和“推测”思维力训练 孩子通过深层提问,可以学会换位思考,并利用推测,理解人物情感。 △ 手册中的“综合和分析”思维力训练 关注作者的背景,孩子可以更多维度综合和分析,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 手册中的“图像化”思维力训练 把文字变成图画,在图像化的过程中,孩子的理解变得生动而深刻。 △ 手册中的“确认重点”思维力训练 找一找重复出现的词语和内容,原来书中的重点和主题就在这里,孩子很容易确定。 △ 手册中的“监控理解”思维力训练 通过对“正在学知识”的记录,和“已了解知识”的迁移,孩子可以监控理解对知识的理解情况。 04 手册的结构化输出训练 帮孩子跨越写作的关键障碍 为什么我的孩子拥有大量阅读,写起作文来还是一塌糊涂? 不少家长在读书多和写作好之间直接画上了等号,其实单纯阅读只是给孩子的写作之池蓄上了水,但究竟这池水该如何吸取利用,孩子还是毫无头绪。 手册中采用了比思维导图更具体的结构化图形工具,让孩子通过明确的阅读目标,启发式的引导语言,直接完成阅读输出,自然养成结构化思考和表达的习惯。 一个好的故事,一定有内在清晰的表达逻辑。通过这样的图形化工具,即使是再复杂的故事,孩子也能很容易清晰把握故事内在的逻辑。 对那些书中形形色色的人物,或尖酸刻薄、或温柔腼腆、或豪气大方,单纯的孩子也可以通过图形化工具,更形象理解这些性格鲜明的人物是如何刻画的。 05 更多细节 只为让孩子爱上阅读 除了阅读手册,这套书还设计了很多细节。 比如勋章,孩子每完成一次练习,就可以获得一个勋章,这会让他特别有成就感。 书里还配有互动卡,可以随身携带。父母和孩子无论去到那里都可以进行有趣的互动练习。 互动卡片的a面,每张都针对一个具体阅读方向,列出了多个互动问题,层层递进走进一本书的内核,孩子自我表达的欲望也会越来越强。 在发散之后,手册的互动卡b面,可以引导孩子认知自己在沟通过程中的思考方式。帮助思维自然形成结构化思考、表达与解决问题的逻辑。 当然,这本手册除了以上对孩子们的帮助,还有更多价值…… 比如,它可以帮父母成为孩子身边的阅读导师。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一直作为温柔的陪伴者存在,阅读中也是如此。 当晚上陪孩子阅读时,父母如果经常拿出这本手册试着找出一个策略,用手册里的引导语和孩子沟通一下,相信一定会成为孩子身边的阅读导师。 它还可以,把孩子思想上的成长进行珍藏。 当若干年后,我们和孩子一起回忆过往,除了拿出相册,还有什么能记载孩子的成长? 谁都可以帮孩子完整保留身体成长过的轨迹,那他曾经闪光的思想呢? 一本手册,唤醒孩子缺失的阅读力,用深度阅读创造孩子的大未来。 前腾讯副总裁吴军博士曾说过:教育只有一件事,引出潜藏在孩子内心的智能,让他拥有持续一生的学习热情,教育,就完成了。 这套书其实就是在引导孩子找到读书的乐趣。有了兴趣,爱上读书也就不是什么难事。 带孩子吃一顿大餐,不如让孩子拥有受益终生的好习惯。 |
|
来自: 冲霄3e8ixadnpn > 《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