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最怕写作文?下笔就来的秘密,其实藏在这几个生活细节里

 IF枕边育儿 2020-06-12
最近有妈妈在粉丝群吐槽,自己家娃快要得了"写作恐惧症",平时挺能说,一拿笔就不知道该从什么地方写起。一个看图写话,硬着头皮写一个小时,结果只是干巴巴的流水账。


都说"得作文者得语文",看图写话是三年级前最有效的"作文训练"。但写作又不像数学一样,家长能通过讲解和训练,让孩子迅速掌握。这位妈妈就说:"自己用遍了书中的作文心法,孩子还是对她说"我不会写!"
其实,如何提升那些看似"天赋"的写作能力,就藏在我们育儿的日常中。下面我们来一起聊聊如何在生活细节中,提升孩子"看图写话"的能力。
为什么孩子写不好作文?
不止一位朋友对我说,他们的孩子在小学一年级里,最头疼的就是"看图写话",只能靠着家长不断地引导,才能写的完整生动。等到了三年级之后开始成篇,更是发愁不知道怎么下笔。即便读了很多书,也不见成效。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一位在小学当语文老师的朋友对我说,在她见过的孩子中,作文写不好的,大概可以分为这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孩子缺乏体验,没有什么可说。看到这一条,很多家长可能会说:"现在的孩子,生活很丰富精彩的,怎么会没有体验?"我们总以为,体验就是去东南亚看大海,迪士尼坐摩天轮,玩具城买东西。但是孩子缺乏的并不是体验的广度,而是深度。朋友举了个例子,有一次她布置题目:描写暑假旅行时的经历,看到的景色和所思所想。很多孩子写得都很空洞,模板化,后来她和一个孩子沟通整个旅行的过程,才知道在快节奏的旅行中,孩子根本没有时间对着一片贝壳发呆,没有机会听听黄昏和清晨海浪的声音有什么区别。


第二种情况想要表达,但是找不到"抓手"。
一些时候,儿童对细节观察的深度,是成年人想不到的。朋友在班上发现了一篇"佳作",描写了一只蜘蛛捕猎的全过程,虽然角度很新颖,但是因为用词大量重复结构混乱,算不上是"好作文"。
哥哥在写作文时,也有这种问题:平时很能说,对于一些事情眼光独到,有自己的想法。但是轮到写作文,就很容易写的混乱没有条理。朋友说对于这样的孩子,反而写作文时,要用思维导图等方式帮助他"梳理思路"。
为什么"套路"不顶用?
台湾作家张大春在接受《南方周末》的采访中谈道:从8岁开始写作文,到18岁高中毕业,这么10年训练下来,人就会养成"颂圣"的习惯,动不动就是"颂",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对于孩子"写作能力差"这件事儿,不同的家长会有不同的应对方法。哥哥的家长小群里,至少有一半孩子报了"快速作文培训班",我看了他们的辅导资料中满满的套路之后,决定还是让哥哥在家"修炼内功"。


为什么反对在培训班,学习"多快好省"的作文套路呢?我的想法和台湾作家张大春基本一致:如果孩子在写作文中,一直在揣摩和迎合,那么十几年的训练之后,最恐怖的结果莫过于:孩子会失去思辨的能力。
有些家长可能会说:我也不想让娃成为什么文章大家,他只要作文能拿高分,顺利升学考试就可以了。但是其实到了人生真正意义上的大考——高考时,家长就会发现,这样的套路起不了作用了。真正判断高下的,并非文体或者辞赋,而是思考的深度和角度。
这几个好习惯,让孩子下笔就来!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速成和取巧虽然能"看起来很快"的解决孩子的作文问题。但真正让孩子拥有"行文"能力的方法,反而藏在点滴细节里。这也是从哥哥二年级开始,我们在生活中的训练中逐渐总结出来的。
1、 聊天:用一切机会锻炼观察力
为什么看图写话是作文的基础?秘密在于对于孩子观察力和基本文体的训练。观察力是写文章最基本的能力。但是它却不是天生的,有作家在自传里写,他会在大街上观察行人,然后回家写下来放进他的素材库,因此他笔下的人物才会那么生动。
在生活中几乎随时可以锻炼观察力,无论是阅读绘本、开车兜风、公园散步入眼都是素材。但是该怎么进行呢?秘诀就是要养成聊天的习惯。台湾大学幼教系的周育如主任在《开发孩子阅读力》中的"连续追问法"就可以借鉴。


比如在看一幅画,或者某一个场景的时候,你可以让孩子说出画面上、视力范围内内的所有东西,再加上形容词,比如物体的大小、颜色、形状、数量。人物穿的衣服、表情、动作、年龄。推测他们此时的情绪等等。
PS:我们平时会和孩子一起看些世界名画,经常一幅画看一周,因为细节丰富还有值得玩味的戏剧冲突,同时也是帮助孩子拓展视野的好抓手。比如上面这幅《加冕》,主角是谁?在做什么?什么表情都值得讨论。


2、 词汇积累:注意书中的动词
如果去看一下文章开篇群里妈妈发在群里的"看图写话"作业,为什么看起来不够生动?因为动词用得少。在为孩子积累词汇时,我们往往会眉毛胡子一把抓,碰到好的词就会让孩子记下来,但是吸引我们的大多是形容词。而在写作中更能让文章"活"起来的却是动词。


和哥哥亲子共读时,我们会有意识的记录书中精彩的动词。我们给他用纸盒子做了几个"动词箱",读书时遇到好玩的动词,就会写在卡片上,投入动词箱。每周再进行一次整理。比如他爱读的《水浒传》中,这段经典的描写中,一串动作,每一个动词都不一样,却能制造出电影一样的节奏感和张力。遇到这种精彩片段,我们还会带着他进行仿写。


3、 批判性思维:唱反调
当孩子掌握了观察和用词的方法,父母应该做的就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由于比起我们,孩子们所处的信息环境更为复杂,他们每天都会看到许许多多的观点。因此能对别人的观点保持怀疑态度的思维习惯,不仅仅是作文的需要,更是生活的需要。
在我们家,为了锻炼孩子的"批判性思维"。我和爸爸经常故意和孩子"唱反调"让他们阐述自己的想法,反驳我们的想法,同时从另外一种角度去思考问题。
枕边育儿寄语:
比起其他学习内容,作文能力其实更像是一种内功,绝非一朝一夕可得。而且我建议各位父母,在辅导孩子写作文的同时,也能自己拿起笔,无论是更新博客,还是写写日志。在一起写作的过程中,你会发现更多写作的快乐,并且还能和孩子一起探讨,从亲子共读,到亲子共写。
留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