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评孟小冬的《搜孤救孤》

 老茶树ieh6s3ds 2019-09-13

评孟小冬的《搜孤救孤》

禅翁

“杜寿义演”,名伶云集,为近年罕有的大会串。内有退隐有年的余派名坤伶孟小冬的一出《八义图》,尤为生色;再由名票赵培鑫饰公孙杵臼,裘盛戎配屠岸贾,绿叶牡丹,相得益彰。小冬之《八义图》为投余叔岩门下的开蒙戏,已得余之真传,演来神似,数年前偶在故都义演戏中,以此戏出演,每贴必满,小冬此戏名贵,可想而知。

孟小冬《搜孤救孤》

此戏近年以京剧主角观念太重,故已成冷门,其实此戏为谭派名剧之一,唱工虽无大段[慢板],但前后三段[二黄原板],亦非常吃重,并且三段[原板]唱的方式,完全不同。定计的“娘子不必⋯⋯一段为干起,公堂一段由[导板]起,[回龙]转[原板],法场一段[碰板]起,三段佳腔,各有奥妙,绝不雷同。其余的几段[摇板],唱法亦各异,按谭派唱法,可将程婴在此戏中的忠义悲愤强度,完全由腔调中发泄无遗。身段方面,杀妻抢子、鞭拷公孙、法场祭奠,各种姿势均甚美观。公孙归衰派老生应行,与饰程婴之唱工老生,仅行当各异,初无正副分别,后因京剧老生行规已乱,才由硬里子老生扮演。其实公孙的戏比《捉放》的吕伯奢、《昭关》的东皋公繁重得多,夺子、公堂,各种身段并不亚于程婴,抢孤时还须来一个抢背。法场由闷台[导板]上,唱[回龙]转[原板],按老唱法须扯四门,[原板]共唱八句,最后还有与程婴对唱的一段[原板],若遇嗓音洪亮,身段边式者扮演此角,实可喧宾夺主。

其余,饰屠岸贾之净,饰程娘子之旦,戏虽不多,但非好角扮演不可胜任。此戏演出时间,须四刻钟,并不算小,如此名剧,近年竟无人贴演,深为可惜,小冬此次提高,或能将此戏唱红亦未可知,孟伶当不负众望也。

《搜孤救孤》在30 年前,虽不能算累工活头,却也不能算小戏,内分定计、劝妻、公堂、法场四场。若不派在后三出,皆唱公堂、法场两场了事,后来平剧改成头牌制,观众的希望越来越大,对于头牌角儿,每场戏非两三个小时,不能满足欲望,故将《搜孤救孤》一类极有意义,并有艺术价值的戏,打入冷门了。小冬此番,若非先声夺人,演此一小时不到的戏,号召力决无如此之大。

孟小冬《搜孤救孤》

小冬第一日出演,初上场时,腿上觉得发软,此乃久未登台必有的现象;嗓音亦稍闷,念白幸而嗓宽,尚能达远,惟底气不够,听上去反是赵培鑫响亮,下场时“⋯⋯把计定”一句[摇板],为背躬音,腔调拔高处几乎开花,十分危险。第二场身上已觉得自然,嗓音亦稍出:“娘子⋯⋯一段[二黄原板]最难讨好,小冬歌来一气呵成,小腔尤佳,如“三百余口命赴幽冥”口劲韵味不亚于乃师;末句“⋯⋯降麒麟”腔词又似背躬音,嗓音则较前充足。

⋯⋯手持钢刀追你的命”翻高[摇板],嗓气尚觉不够;但持刀追妻及见公孙各种神情,做得恰到好处,大有乃师风范。

夺子下场身段亦甚自然,公堂大段念白,步步加紧,面朝里跪,口劲若不充足,绝难送入观众耳鼓。一段[二黄导板]、[回龙]转[原板]为此戏之精华,唱做表情同时并用,资格稍差者,即有手忙足乱,顾此失彼之虞;小冬此段嗓音已开,运用自如,丝丝入扣,法场对唱[原板],句句翻高,好在戏将结束,可以畅所欲为,总算功德圆满。

此戏严格而论,小冬唱念与乃师比较,可得70 分,做表则打对折,多病之身,又久未登台,有此成绩,可称难能。赵培鑫以票友资格扮演公孙杵臼,完全改变余派作风,可称绝出人才;裘盛戎亦非常卖力,两生一净身个一样高,且皆能唱正宫调,可称三绝。魏莲芳身量太高,与孟、赵、裘极不调和,并因胡琴调门太高,几唱不成腔,有人说他唱了句“三上吊”,决非过分之言也!

中国京剧2008-01

京剧道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