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鉴赏」武威磨嘴子6号墓汉简——最早的《仪礼》抄本

 攸州刀郎 2019-09-13

在中国古典文献中,三礼(《周礼》《仪礼》《礼记》)是了解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经典篇章,也是号称最难读的经典文献之一。这三种文献产生的时代,现在大都认为是西汉时期,但究竟是哪一个时段,哪一位作者所作,却一直没有太多的实证资料。在传世文献记载中,据《汉书·艺文志》载,汉武帝时,鲁恭王坏孔子宅,得《礼记》等书,皆用古文抄写。这说明早在汉武帝时期,《礼记》已有抄本,而甘肃武威磨嘴子6号汉墓出土的木简,则向世人展示了东汉初年所抄写的《仪礼》样本(如图)。

「鉴赏」武威磨嘴子6号墓汉简——最早的《仪礼》抄本

最早的《仪礼》抄本

这批抄写《仪礼》的汉简出土于甘肃省武威磨嘴子6号汉墓。1957年至1959年7月,甘肃省博物馆为了配合当地的开荒工程,在河西走廊东部的武威市新华乡缠山村的磨嘴子发掘了37座汉墓。其中6号汉墓(夫妻合葬墓)为土洞墓,发掘时虽已遭破坏,但还是出土了陶器、木器、漆器、竹木简等文物,其中最重要的是600余枚竹木简,其中完整的有385枚,残简有225枚。除少量的竹简外,大部分是木简,这批木简的质地都是松木,有长短两种形制,短简数量比较少,才9枚,长约22cm左右,大约是汉尺的一尺,宽约1.5cm,其内容是有关宜忌之类的数术简文。长简保存得相当完整,长约54—58cm,约汉尺的2.5尺,宽约0.8—1cm,每枚简上抄写文字60—80个不等,四道编绳,简的正面或背面编有顺序编号,经整理,其内容就是《仪礼》的部分章节。

这批《仪礼》汉简可分为甲、乙、丙三种共九篇,总字数约有27400字,较《熹平石经》残存的文字要多近20000字,其中甲篇是七篇《仪礼》文献,具体可分为:

1.《士相见之礼》第三,计16枚简;

2.《服传》第八,计55枚简;

3.《特牲》第十,计39枚简;

4.《少牢》第十一,计45枚简;

5.《有司》第十二,计73枚简;

6.《燕礼》第十三,计39枚简;

7.《泰射》第十四,计101枚简。

乙篇是一篇《服传》,与甲篇的《服传》是相同的抄本,但木简稍短而狭,字小而密。丙篇则是抄在竹简上的《丧服》一篇。

从甲篇所存的简文来看,其中只有《士相见之礼》一篇保存完整,其余六篇都有缺佚。当然,这七篇也都是《仪礼》的节抄而已,并不是《仪礼》的全部。但这个抄本的学术价值不可低估,它不仅使我们看到了东汉初年的抄本《仪礼》,还使我们看到了汉代诵习经书的样式。从《仪礼》的学术传承家法来看,这个抄本是不同于大小戴《仪礼》的另一种传本,因为它的编次、章句、文字用语均与传世本有所不同,故或认为这是一部久已失传的《仪礼》庆氏之学。

在简牍形制上,这批简为研究汉代简册制度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资料。现在所知已发现的汉代简牍中,只有这一批是四道编绳,且正面或背面还有顺序编号,所以是汉代简册制度研究的绝佳材料。

这批简的文字抄写非常整饬规整,是写得比较整齐规范的八分隶书,其笔道基本上横平竖直,且横画都比较纤秀,而竖画则较为厚重,形成横轻竖重的整体态势。同时,横画多圆起,收笔多带燕尾笔意,如“士”字的第一笔和“礼”字的最后一笔就是比较典型的这类笔画。其撇画多纤细,而捺画则很粗重,又形成一种左轻右重的照应关系,如“家”字下部“豕”的用笔就是这类波磔用笔的代表,再如“冬”字、“之”字,都是这种类型。

在文字的构形上基本都是横向取势,其字形方扁,为达到这种效果,有些本应纵向伸展的笔画都特意地压扁,呈横向伸展的态势,如图中多次出现的“见”字最后一笔变成了折笔,然后横向行笔,以突出这种构形扁平的字形特征。

在文字的布局方面,字与字之间的间距处理得非常大气,基本呈等距状排列,故整体上显得疏朗清爽,从而使其整饬秀健的风格得以充分地表现。

(文/陈松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