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根据料场的工艺要求,散料输送设备需要具有分流功能。分流装置包括位于尾车头部改向滚筒前的头部分流装置(见图1),及位于尾车头部改向滚筒后的尾部分流装置。尾部分流多用于设备跨有2条地面皮带输送机,且要实现更为复杂的料场工艺(见图2)[1-2]。 例6:Thai man kills baby on Facebook Live then takes own life(BBC,25 Apr 2017) 4.1.1 问题:在测试底噪问题时发现终端以满功率发射是造成底噪抬升的重要因素,需对此问题进行详细分析。 图1 头部分流机构组成 图2 尾部分流机构组成 尾部分流需要设置主、副固定式尾车,导致整机设备重量增加,主机走行机构功率增加。整个尾车长度增加,以致料场利用率降低。主尾车上需要增加一套独立完整的皮带机输送系统,包括驱动装置、张紧装置、导料槽装置,导致外购件成本增加。由于地面皮带缠绕在副尾车的头部滚筒上,其距地面水平高度低,可使地面皮带机的物料提升高度降低,驱动功率降低[3]。 式中,表示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变化;表示产业部门所占比重的变化。式(6)的经济学含义为,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及变化受两个因素影响:各产业增长速度及产业结构变动,后者即为本文研究的主要目标。 头部分流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尾车头部改向滚筒与主机回转平台要有足够的空间尺寸,因为中心料斗内要设计分流装置,且要保证料斗斗壁的倾斜角,导致尾车头部落料点高度尺寸增加,尾车倾斜角度加大。 综合以上特点,考虑设备成本、料场利用率等因素,一般多选用头部分流方式,本文也将介绍这种分流料斗。 使用MedCalc专业统计软件分析,计算不同方法测得数据的均值及标准差,并进行kappa检验、作pearson相关性分析及Bland-Altman一致性分析[5],用组内相关系数(ICC)描述测量者内及测量者间使用重复测量的差异,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分流料斗装置简介分流料斗由尾车头部料斗、分流装置、上部料斗、中部料斗、震动装置、下部料斗、导料槽等组成(见图3),设置于堆取料机的回转中心线上,从尾车头部至回转平台,贯穿至整个门座,通过门座底部的中心导料槽与地面皮带机相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物料输送、转运系统。 图3 中心料斗结构组成 斗轮堆取料机的分流料斗能满足如下4种工况: (1)堆料工况。物料由地面皮带机从尾车上机,从尾车头部料斗经上部料斗分流装置卸至臂架皮带机,物料从臂架皮带机前端改向滚筒卸至料场。 (2)直通工况。物料由地面皮带机从尾车上机,经分流装置,将物料转运贯穿上、中、下部料斗,经导料槽输送至地面皮带机,进行下一工序转运。 (3)分流工况。物料由地面皮带机从尾车上机,经分流装置分流,按比例分别卸至臂架皮带机和地面皮带机。装船的物料经上部料斗、中部料斗、下部料斗,通过导料槽卸至地面皮带,再由地面皮带输送至下一工序;去堆场的物料从臂架皮带机尾部驱动滚筒卸至料场,实现两路分流。 (4)取料工况。取料工况不需经过分流装置,在此不做介绍。 3 分流料斗设计考虑的因素分流料斗具有足够大的容积,保证物料能在料斗内顺利流动。料斗内不能有堵料、起拱和不正常积料现象。分流料斗设计能适应不同物料和臂架不同角度的变化,在整机设备运行时与各部件不发生干涉情况。 综上所述,设计料斗装置主要考虑物料特性和料斗结构形式这两个因素,只有了解物料的特性,才能选取合理的结构形式。 老贾才姗姗赶到,进门刚刚把客套话说完,性急的孟导就猴子献宝一样,连盒子带钱一起交给老贾,希望他来鉴定鉴定。 3.1 物料特性物料有4种特性:化学性质、物理性质、机械性能、粒度及形状,在散料输送设备的设计方中,一般考虑较多的是物理性质、机械性能、粒度及形状[2]。物理性质包括密度(含水率、颗粒大小)、硬度、压缩性[2],其关系到衬板材质选择、料斗口的截面面积确定,保证料斗有足够的通量。机械性能包括粘结性、动安息角、自然堆积角、内外摩擦角[2],其关系到料斗侧壁倾斜角度及皮带机最大倾斜角度的确定。自然堆积角小,则流动性好,反之,流动性差。粒度及形状包括粒度大小及组成、粒度均匀性[2],在结构设计时考虑是否要增设除大块格栅装置。 3.2 结构形式设计3.2.1 料斗体结构尺寸设计 苗床上铺5厘米厚的营养土,浇透水,最好是在温室里提前预热的水。待水渗下后将种子均匀地撒到苗床上,覆土0.8厘米,盖上地膜,扣上小拱棚,保温保湿。 (1)料斗斗壁倾角。对于流动性好的物料,含水率较少时,斗壁运行最小倾角应比物料与斗壁之间的静摩擦角大5°~10°。对于粉状或含粉含泥较多的物料,应根据含水量多少和粘结性大小,适当的加大斗壁倾角。对于工况恶劣、潮湿容易生锈的环境,也要适当加大斗壁倾角2°~3°。在斗轮堆取料机设计时,根据物料不同,斗壁与水平面夹角α应在55°~60°之间。 (2)卸料口尺寸。卸料口尺寸与物料特性有关,一般按a≥(4~6)d来计算。式中,a为卸料口边长或卸料口直径;d为物料的粒度。对于流动性差的物料,卸料口面积还应加大,在斗轮堆取料机设计时,一般取输送带实际输送能力截面积的5~10倍。卸料口满足通过物料截面积,可保证料斗不发生堵料,减小对皮带机的冲击,降低皮带跑偏率。 3.2.2 料斗与整机相关的结构设计 分流料斗内设置的分流装置属于定点式分流,根据计算出的物料截面面积确定卸料口的尺寸,按物料通过量设置分流板的转动角度,切割料流线,从而实现定点分流。分流装置核心部件是一个摆动的二通料斗。由于斗轮堆取料机有俯仰和回转的运动要求,因此分流料斗不仅要保证物料在其内转运顺畅,还要确保各部件之间运动时不发生干涉,且运动时料斗的密封性良好,保证抑尘效果。 尾车头部卸料点、摆动料斗转动点、臂架尾部卸料点都设置在整机设备回转中心线上,其原因有二: (1)臂架皮带机是以俯仰铰点为中心作变幅运动的,整机回转中心线与俯仰铰点共线,所以臂架皮带机尾部卸料滚筒位置变化最小,整个料斗高度方向尺寸最低。 15、当4中的定时器超时,old MME释放本地承载资源,并向old S-GW发送Delete Session Request消息告知其释放EPS承载资源。 (2)不管摆动料斗处于何种工况,臂架皮带机尾部卸料滚筒不会受到物料冲击,可有效保护卸料滚筒。 臂架皮带机在作业时具备回转等量堆料调速功能,回转电动机配用变频调速装置,进行1/cosφ速度自动控制。尾车来料点固定不动,始终保持与轨道平行。由于中部料斗随主机回转,分流装置就必须能在回转角度内,按比例分割线上游来料的料流线,实现分流。 料斗设计采用积料式结构(见图4),在料斗体的斗壁受料处,人为地设置积料装置,设备运行时先存积物料,对后续来料起到了缓冲作用,也减少了物料对料斗壁的冲击,同时还可减少衬板的布置,减轻钢结构重量,降低成本。在设计积料结构时要绘制出物料的卸料曲线,选择合适卸料位置,布置积料装置。 图4 各种工况与臂架俯仰状态组合简图 4 现场分流料斗实例分析在某斗轮堆取料机项目中,分流料斗采用了积料结构形式。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料斗内积料严重,控制料流方向设计不合理,导致落料点落料点偏斜,需依靠导料槽调节挡板对落料点进行修正。 斗轮堆取料机额定生产率为:堆料4 000 t/h,取料3 000 t/h;最大生产率为:堆料4 500 t/h,取料3 600 t/h。皮带机带宽1.4 m,带速3.15 m/s,运送不同形态的铁矿石物料时的输送特性见表1。 表1 物料特性数据 铁矿石种类粉矿块矿球团矿容重/(t·m-3)2.0~3.22.4~2.992.2~2.6粒度/mm0~6.38~15012.5~75安息角/°373628带速3.15 m/s252010含水量/%5~123~52 4.1 原因分析(1)在设计时没有充分考虑物料的特性。由表1可知,对于球团矿和块矿,因其自然堆积角小、流动性好,采用积料式结构分流料斗效果良好。但对于粉矿,因其安息角大且含水率较高,物料流动性差,物料成浆状抛卸至积料装置上,附着力很强。加之设备长时间工作,物料越压越密实,未能及时清理,物料水分自然蒸发后渐渐成块,形成板结,甚至会将运动部件分流装置卡死。 (2)料斗侧壁间的棱角倾斜值太小,导致料斗4个角积料严重。 4.2 解决方案取消积料式结构,增加料斗侧壁间的棱角倾斜值,在倾斜斗壁上增加筋板,以减少物料与斗壁接触面积,防止物料板结(见图5)。 2013年9月,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和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我国政府做出了设立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的重大战略决策,目前已形成了“1+3+7”的自贸实验区梯度发展格局。经过近五年探索和发展,自贸区在深化金融制度改革、扩大贸易和投资领域开放、转变政府职能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果,但改革总体上推进的深度和广度仍低于市场预期。例如资本账户自由兑换推进缓慢、金融业对外开放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海关监管和税收体系与国际水平仍存差距。 图5 料斗棱角整改前后结构对比 5 积料式结构特点归纳及设计改进(1)积料后,由于设备运行时频繁震动,被积物料会成块滑落,这样会增加对溜槽和皮带冲击,甚至造成砸穿溜槽和撕裂皮带现象,并产生大量粉尘和噪声。增设抑尘设备,会导致用水量和喷头数量增加,提高成本。 (2)积料式结构对于含水率大、粒度小的粉状物料,如清理不及时会产生板结,最终导致堵料。 (3)积料式结构可以减少物料与料斗壁之间的磨损、冲击,减少衬板投入。 (4)积料式结构可以根据设计者的考虑,有效地控制料流方向。 (5)积料式结构能改变料流的速度。物料经皮带机滚筒是离心力式卸料,通过积料装置后物料形成重力落料。 本文语料例句主要来源于《二月》,文本主要依据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出版的《柔石选集》[注]柔石:《柔石选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 中的《二月》。 针对流动性差的物料,可对积料式结构进行改进,采用网状格栅板积料装置,其优点是:①含水率高的粉状物料冲击在格栅上,被分割成小块,随着水分自然蒸发及后续来料的不断挤压、震动,底层被分割的物料迅速脱离积料装置,不会形成板结;②含水率低的物料,通过网状格栅筛选,粒度小的物料先落入地面皮带,在其上形成物料层,当后续的粒度大的物料下落时,对输送皮带起到缓冲保护作用。 6 结语分流料斗结构复杂,物料的流动性是分流装置设计时需考虑的首要因素。在设计中要充分了解物料特性及试验数据资料,合理使用积料式结构形式。针对含水率高、粒度小、流动性差的粉状物料,通过对积料装置增设格栅板,能大大改善物料板结、大块积料的情况。 参 考 文 献 [1] 邵明亮,于国飞,耿华,等.斗轮堆取料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109-110. [2] 应美玕,梁庚煌.机械化运输工艺设计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619. [3] 上海港机重工有限公司编.港口起重机设计规范[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1 29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