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画里的中秋到底有多美?

 品谋图书馆馆藏 2019-09-13

 古时候,月饼其实是祭品。《周礼》中记载着“秋暮夕月”、“天子春朝日,秋夕月”,也就是祭拜月神。宋朝时,每年中秋,皇帝都要举行盛大的晚宴,在京六品以上官员都要出席。君臣同乐,赏月赋诗,祭祀月神。那时候,宫廷里流行中秋节的时候吃一种“宫饼”,民间把这种饼也俗称为“小饼”或者“月团”。苏东坡写:“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默品其滋味,相思泪沾巾。”可见北宋的文人已经吃“月饼”过中秋了,饼里还有酥油和糖作馅。不过,全民吃月饼过中秋,是要到明朝时候的事儿了。

中秋赏月的活动大约始于风雅的魏晋时期,最初是文人兴起,到唐宋时已非常兴盛,扩展到了民间。宋代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里写到了北宋京都(也就是今天的开封)中秋节赏月的盛况:“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重新结络门面彩楼花头,画竿醉仙锦旆。市人争饮,至午未间,家家无酒,拽下望子。是时螯蟹新出,石榴、榅勃、梨、枣、栗、葡萄、弄色枨橘, 皆新上市。”“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丝篁鼎沸,近内庭居民,夜深遥闻笙竽之声,宛若云外。闾里儿童,连宵嬉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


中秋节,

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

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

是中国最为重要的传统佳节之一。

自古中秋佳节便有众多习俗和传说,

到今天人们依然会在中秋之时食月饼,

赏明月。

而在众多古画中,

我们也可一览古人是如何度过中秋佳节的~

古画里的中秋到底有多美?

(清)院本《十二月令图轴》

《十二月令图轴》图中虽未题作者姓名,从笔墨观察,应是清代画院中唐岱、丁观鹏等人合作的作品。此图利用具有透视观念的复杂建筑,将画面空间分割出好几个不同的区域,再分别将当月可以进行的数项代表活动填入其中。这种分块处理活动的方式,整体看来并无特别明确的主题,但无论视线到哪个角落,却都有引人玩味的精致设计。

秋季的八月居中,谓之仲秋。天蓝月明,气温初凉。《尔雅·释天》中云:“八月为壮。”郝懿行义疏解释说,“壮者,大也。八月阴大盛,《易》之大壮,言阳大盛也。”故称八月为壮月。“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民间又把八月称为桂月。画中描绘了中秋节的夜景,人们特立离台,张设盛宴,观赏着月色。闺中女乐,吹奏着琴笙,一派融融景象。

一幅华贵宫廷图展示在人们面前,立体感十足,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皓月当空,人们敬月,赏月,可见对中秋的重视。

古画里的中秋到底有多美?

(宋) 李嵩《月夜看潮图》

所画即南宋时临安中秋夜观海潮的情形。高悬的明月下,浪潮卷涌成一直线地奔驰而来;江畔华美的平台阁楼上,隐约可见有人穿梭、呼指着。整个画面没有拥塞的车水马龙、也没有激情喧闹的人海,取而代之的是远山江帆、月影银涛,一幕祥和而又没有纷扰的景致。

在古代,浙江一带中秋除了赏月之外,观潮可谓另一盛事。汉代就有了相关记述,宋代则已达到鼎盛。千百年过去了,浪涛声依旧,钱塘观潮仍吸引着众多游客。(只是要注意安全哦~)

古画里的中秋到底有多美?

(明)徐渭 《黄甲图》

《明徐渭黄甲图》是明代徐渭创作的一幅画。图绘肥阔的荷叶已开始凋零,一只螃蟹缓缓爬行,留出大片空白表现秋水。构图简洁洗练,布局清新奇巧。本幅署款"天池"。钤"徐渭私印"等二印。

中秋食蟹。中秋正是螃蟹肥美之时,自古就有中秋食蟹的习俗。而螃蟹也是古人常常入画的题材,看见古画中的螃蟹,你是否也已经食指大动?

古画里的中秋到底有多美?

(清)陈枚《月曼清游图》

此画描绘了中秋之夜,宫廷妃子和仕女站在楼台赏月的情景,嫔妃们站在雕梁画栋中,有的凭栏远眺,有的闲谈数语,夜空中明月高悬,树影间雾气环绕,向我们再现了一幅宫廷女子的生活照。

画家以工细流畅的线条和亮丽鲜活的色彩将嫔妃们描绘成身材修长、体态轻盈、"倚风娇无力"之貌。在技法上,此图所绘人物造型生动准确,笔致工细严谨,源于宋代院体画风。图中的楼台房室建筑则采用西洋焦点透视法绘成,根据图中透视线斜度的变化,可以准确地推求出灭点的具体位置,从而加强了平面画幅的立体、纵深效果,在有限的画面上扩展出无限的空间。

古画里的中秋到底有多美?

(南宋)马远《月下把杯图》

《月下把杯图》是一幅构图别致意境幽远的小品山水画佳作。作为纨扇扇面,其圆形构图对创作是一种限制。此画之妙在于,画家把重点描绘的山石、树木等景物安排在约占小半个画面的斜右下部,以浓墨钩勒树木、翠竹、篱笆、山石等,而与占大半个画面的远山、天空形成浓与淡、实与虚的对比,这即使圆形构图中的景物显得平稳安定,又富于变化。马远画山水以少见多,以偏概全,正是他艺术手法高明独到之处。图中山石画法用大斧劈皴,状其石质,画树“瘦硬如屈铁”,多折枝。远山则低,用淡墨勾染。苍茫外,露出月亮,表达作者当时思念之情。

古画里的中秋到底有多美?

(宋)夏圭《松溪泛月》

此图是《宋元集萃册》中之一开,纨扇式小品画。图中绘清朗的月夜,数人乘一叶扁舟畅游湖上,微风徐拂,月明如镜,水天一色,在一派澄净中,只有溪流与松风的和奏飘荡在水面上。简洁的用笔,渲染出深远的意境,四位点景人物以寥寥数笔绘出,亦觉生动形象。边角剪裁的构图,空灵巧妙,情景交融,富有浓浓诗意,显示出含蓄蕴藉的艺术魅力。夏圭更善于剪裁与美化自然景物,善画“边角之景”。近景突出,远景清淡,清旷俏丽,独具一格,人称“夏半边”。作者以极为简括的构图和痩劲的线条反映了文人士大夫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追求心灵自由、亲近自然山水的诉求,艺术风格朴素清逸,可称是夏圭山水画的代表作品。

古画里的中秋到底有多美?

(北宋)刘宗古《宋瑶台步月图》

此图画平台一座,台下树梢掩映,台上四周玉栏环绕。三位仙女身着紫、白色长裙,立于台中,或捧供品,或捧茶盘,或手端茶杯作连天饮茶玩赏状,其态清闲自在。左右各立一童,执壶、扇相侍。空中明月高悬,祥云隐现,以点出主题。圆中仕女造型娟秀匀称,神态脱俗。衣纹细劲,技法娴熟,颇有艺术魅力。

古画里的中秋到底有多美?

(南宋)马和之《月色秋声》

画中人“山林做伴,松桂为邻”的优游自在不禁令人神往。岁月在静静地流淌,那位孩童终有一天也将成为老者,那时他也会在这样的秋夜,委婉地表达自己的心曲。绚丽多姿总是一时,宁静平淡原本是生活的底色,而我们的日子就在这代代相似的月色秋声中一页一页地翻过。

古画里的中秋到底有多美?

(清)蒋溥《月中桂兔图》

此图以墨笔绘圆月,月中玉兔以干笔写皮毛,焦墨点睛,形象生动可爱。桂树以墨笔绘枝、叶,笔法细腻老道。桂花以桔黄色点染,其温暖的色调为冷月寒宫增添了几许暖意。全图布局紧凑,色墨运用巧妙,极富情趣。画作题诗中“冰轮”、“兔轮”、“广寒”、“重轮”等语,皆为月亮与玉兔的隐喻,以诗歌的形式烘托画面主题,从而巧妙的将诗、书、画三者紧密结合,把月中玉兔、桂树的优美传说演绎的美轮美奂,实为一件精美的风俗画作品。此幅上除了蒋溥的画及自题诗外,还有乾隆皇帝的御制诗和刘统勋、董邦达等大臣的应和诗,从中可见乾隆皇帝对汉民族传统习俗的承袭,和他与臣僚之间以诗画共度中秋的雅集场景。

古画里的中秋到底有多美?

(清)费以耕、张熊《月嫦娥扇面》

《梅月嫦娥图》为费以耕和张熊合作所绘制。画中嫦娥,婀娜多姿,形象娇柔,清雅脱俗。画中的梅花,淡墨画枝干、花瓣,农博点花萼,浓淡相宜,如闻幽香。梅花和嫦娥的结合,浑然天成,互为映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