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没有底线的和 是对和的贱卖 -汤味儿论语学而篇之十二

 攸州刀郎 2019-09-13

正文: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基本释义:

*有子说:“礼的作用,遇事做得恰当和顺为贵。以前圣明君主治理国家,这就是最可贵之处。他们做事,无论事大事小,都遵循这个原则去做。如果遇到不行的,仍一味地追求和顺,却并不用礼法去节制它,最终还是行不通的。”

没有底线的和 是对和的贱卖 -汤味儿论语学而篇之十二

汤味儿:

对于初读论语的人而言,“礼”究竟是什么,一定搞得人一头雾水,这里的礼,包含如今的礼节,礼仪,这也都是古代礼制的遗物或变化而来的,只是,当今社会更注重的是法制建设。

礼呢,简单的理解,就是一种道德层面的行为规范,比如尊老爱幼,比如尊师重教,都属于礼的范畴,通过对行为的规范来指引所有的人按照规矩做事,以此约定俗成,形成一种默契,以此来达到管理的作用以及社会的和谐。那么如果不尊礼,违背了礼,就用法来约束和惩处。

社会是人和人构成的,面对如此众多的人,就应该有所规范,通过规范的整理,来建立礼制。目的也在于调和社会之间的矛盾,正所谓求大同,存小异,有尊有卑。通过礼制的约束,达到和谐治理,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国家才能发展壮大。

国家大事,也要尽量用礼制来解决,最大程度的以和为贵。一旦爆发冲突,一定是双输的局面,百姓总会遭殃,礼存在的本质,就是以和为先,但是和是初衷,决不能因为一味的和而无底线,不设底线的和会破坏平衡,打破和谐,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和的本质不是交换,更不是要挟,故而,先礼后兵就因此而来。

作为个人,我们也应该以礼待人,所有的问题和矛盾都是可以化解的,理性的态度对待彼此,不仅可以使得问题得到解决,还会避免伤及和气,做人一定要明白长远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做任何事情只管任性,不考虑后果的将事情做绝,只能是威风一时,最终吃亏的还是自己。

正如家和万事兴,人把事情调理顺畅了,事情的发展也就通达了,忍一时风平浪静,万不可火上浇油。这需要的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境界,天子都需遵守礼制,何况我们普通百姓呢。践踏礼制和制度的人,最终都会付出代价,所以永远不要做一个破坏制度的人,枪打出头鸟,慎行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