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代易学名人邵伟华为何归葬伊川?

 闲情偶的 2019-09-13

2019-05-29 15:32

本文作者翟智高:北京大学政府管理与产业发展研究院 研究员,曾长期在科研部门工作,承担过国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攻关研究项目。曾任北大资源企业管理学院教授、中国市场学会建筑专业委员会成员;中国科协工程学会节水委专家委员。

早在二十多年前,邵伟华先生就有意愿:想永远陪伴先师邵康节先生,时刻向康节先师请教学习。如今,邵伟华安葬在河南洛阳伊川县平等乡紫荆山乾阳坡七星泉之阳,在易圣邵康节安樂佳城墓园附近。

   邵伟华先生魂归洛阳伊川,很多人心中有一个大大的问号:邵伟华生于湖北,工作在西安和广州,他又不是伊川人,为什么会归葬伊川呢?
   当年,迈过六十岁坎的邵伟华从国外回来,首先来到伊川大莘店,拜谒先师邵康节。当时我们俩个到邵雍墓园安樂佳城后紫荆山乾阳坡之时,他指着一个地方说:“翟老师,这个地方怎么样”?我打断他的话,说,说这干啥!走!此时我已知他已心仪紫荆山乾阳坡之阳这个好地方。

 二十多年后邵伟华逝世,我受邵元明先生委托,与伊川邵雍文化田园综合体洛阳旋枢生态园林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大伟、伊川大莘店邵夫子社社长李天寿,带领邵伟华培养的弟子霍炳龍、樊炳劭,来到邵雍墓原所在的紫荆山乾阳坡,先走过千亩红梅园,两位弟子似乎有点迷茫。我们继续走过千亩白皮松林,来到乾阳坡千亩九莲灯造型园林后山。我事先没有向他们透漏邵伟华当年选的吉地详细位置,只是提示大致的范围,心里也想看看这两个弟子道行究竟如何?实在找不到时再告诉他们。

  因为那个地方是两村的交界有石堆为界。邵雍墓园东北方三百米外,高压电线塔西南侧附近,是邵伟华先生心仪的吉地。

当年我与伟华先生站在此处向南看,远眺伊河川和九皋山,鹤鸣九皋天室风光令人神往:

天室山大鹏展翅

伊川天室山风光

邵伟华此时来拜谒先祖先师邵雍,个中缘由应该是他心中有纠结。他说此前有人批解他的“八字”,说什么“邵伟华活不过六十岁”。邵伟华以事实证明他迈过了六十岁人生大坎。但他知道,先祖先师邵康节终年是六十七岁,那时邵雍的好友司马光、文彦博、富弼、程颢、程颐等,在洛阳邙山为他选定好墓地,但邵雍对儿子说:“诸公欲近城地葬我,不可!当从伊川先茔”。
   邵伟华思索,自己的寿年有多少呢?自己的归宿在哪里?

   与他讨论了康节先师说过的《功德在人,不在天也。功德在修,不修则不得》的诸多问题。邵伟华当时心中已有自己今后的打算。遵照“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古训,他已为家乡捐款建了“邵伟华小学”。我说,用自己的名字命名自己的捐款建的学校,有点显摆吧!他点头说,对。后来他一改以往高调行事的风格,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做人做事。在易海辛勤耕耘,撰写出版了《周易预测学》、《四柱预测学》、《风水规律学》等传世著作,在全国掀起了学易研的热潮,迎来了易学文化的春天。不仅在理论研究方面有独到的建树,而且在实践应用方面堪称大家。他在相学、八卦、四柱、风水等方面有诸多创新和发展。他无私奉献,广结善缘。在利用易学服务于社会和国民经济建设的同时,还先后向各地教育、佛教、社会救济、革命老区建设和支持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等,累计达三千多万元,被国家有关部门授予“全国慈善爱心大使”称号。他做功德做善事,以实际行动化解不可预知的“命运”。
   2011年是邵雍千年诞辰,迈过“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注:孔聖享寿七十三,孟聖高寿八十四)的人生第二大坎的邵伟华,再次来到洛阳伊川拜谒邵康节先师,捐资一百万在洛阳安樂窝建了邵雍铜像。捐资五十万建邵雍墓的山门、拜殿。虽然山门享堂没有建成,但他真心实意捐出了五十万巨资,善德永远不会湮沦,邵康节先祖先师一定是知道的。

                  翟智高与邵伟华

2019年4月16日,迈过“八十四岁”人生第三大坎的邵伟华,带着亲人、儿女和数百弟子再次来到洛阳伊川拜谒邵康节先师。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这首朗朗上口的数字启蒙诗,全世界的华人儿童差不多都读过,但有几人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邵雍?电子计算机,二进制数码技术推动了世界科学文明的进步与发展,但有几人知道二进制数码启蒙理论原创作者是超越千古又福泽当今的先贤邵雍。

    2019年4月16日,著名的易学泰斗邵伟华先生,带着来自全国各地的邵门弟子,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伊川紫荆山之阳的邵雍墓园安樂佳城,拜谒康节先师。

   洛阳旋枢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安樂佳城周边栽植千亩红梅,八百亩白皮松,还有榉树、桂花、造型女贞、红叶石楠等,把邵雍安樂佳城装点得更加神圣又庄严肃穆,客人们一致赞赏有加,邵伟华先生高兴的与旋枢公司总经理李大伟先生交谈合影。

邵雍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儒学、史学、诗词、书法、科学、数理学家。程颢所作的《邵雍先生墓志铭》讲到他一家由卫之共城百泉刚迁居到洛阳南伊川神荫原大莘店定居,创办私塾“安樂書院”的情况:“始也,蓬荜环堵,不蔽风雨,躬爨以养其父母,居之裕如,人莫能窥也。先生讲学于家,未常强以语人,而就问者日众。乡里化之,远近尊之。”“不事表襮,不设防畛,与人言,乐道其善而隐其恶。有就问学则答之,故贤者悦其德,不贤者服其化。”

《伊川击壤集》记述了邵雍与父亲邵古隐居乡间研究伏羲的情景,有《观易吟》诗:“庖牺大圣人,画卦传万古。阴阳变化机,乾坤为易祖。吾隐安乐窝,天地乃同伍。窥破圣贤心,恬淡自得所。”

   邵雍的恬淡自得所,表现在他对住宅居所的选择意向:“所寝之室谓之安乐窝,不求过美,惟求冬暖夏凉。”他与父亲邵古一道,从辉县反复多次来洛阳伊川选择“吉宅”,最终相中伊川神荫原西南、伊阙神荫乡大莘店一片路边的竹林,有溪流的宜居佳地。据邵雍好友宋代陈繹所撰写邵雍父亲邵古《邵子启贤公讳古墓志铭》记载:“尧夫侍亲,往来洛阳,见山川水竹之胜,人情舒暇,遂于闲旷之地,架屋竹间,水流其门,浩然其趣也,因自号伊川丈人。”邵雍写诗曰:“伊川往复过龙山,每过龙山意且闲,莫道游人不由境,可堪身著名利间”。

  邵夫子父子二人对伊川这个竹林环绕,水流其门的隐居处很满意,邵雍将这里称之为可以诗酒惬意、醉里乾坤、放眼天下“笑傲江湖”的园林。当时邵雍三十岁尚未结婚,心想在伊川找个终身相依的伴侣生活一辈子,见他的《伊川吟》诗:“ 休嗟流年随逝水,但将清景逐闲情。山河天下从来广,日月林间长自明。幸有园林供笑傲,岂无诗酒乐升平。如何更得烟霞侣,好向伊川老此生”。

   

邵雍在安樂書院教书育人的同时,创造的学术成果更是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哲学、科学研究价值。他对中国几千年历史研究的很仔细,对历史演变脉络了如指掌。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等名著。

   他虽然没有当官,但以其卓越的学术成就,受到四位皇帝的赐封,北宋哲宗赐谥“康节”。南宋理宗颁诏,将邵雍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道学五子”,从祀孔子庙庭。宋度宗赐封号“新安伯”,康熙皇帝赐《学逹性天》匾。乾隆称他为“先贤邵子”。历代都把邵雍称之为“内圣外王”。

   他淡泊名利,不为官位所诱惑,埋头钻研,追求真理,精心研究易学。他恩泽当今的最伟大的成果,是倾一辈子的心血,提炼出认识世界、打开宇宙奥秘的理论。他首创“天根月窟”象数互变理论,在《观物外篇》论述到:“有意必有言,有言必有象,有象必有数。数立则象生,象生则言著彰,言著彰则意显。象、数则筌蹄也”。“象起于形,数起于质,名起于言,意起于用。天下之数出于理,违乎理则入于术。世人以数而入于术,故失于理也。”  
  邵雍新学说意思是说:一切创意皆可用语言表达,能用语言表达就可画出图像,有了图象就可以编成数字。那么反过来说,数字就会变成图像,图像又会变成语言,语言就会表达原来的创意。这种意、言、象、数的互变,要依靠用阳爻|天根和阴爻0(--)月窟加一倍法二进位来实现。他精心创新设计出《伏羲先天六十四卦方圆图》,图中的内方64卦、外圆64卦,共计128项,每一项排列方式与内涵都是极为艰涩复杂,但邵雍把这些很难懂的卦象,仅用“月窟〇”与“天根|”的有序而不重复的编排,就构成二进制〇〇〇到| | |,共八个基本序数128项象数有规律的排列,将此数率无限叠加,将变幻无穷,可实现意(想法)、言(语音)、象(图像)与数(数码)之间的随意转换。

  邵雍的先天图揭示了“天根月窟”二进制数码的奥妙规律。本人经过研究,将这张图的128卦象,按天根I月窟〇的理论进行“翻译”,是大家一目了然就可看清先天图的I与〇按二进位方式演化的情况,见下面的释读图:

释读图

   邵雍所画的先天图,朱熹将之刊载于《周易本义》一书的首页,得以传给后世并被翻译成多种版本传播到国外,德国学者莱布尼兹潜心研究这幅《伏羲先天图》,终于发现其中的奥秘,写出了《关于仅用0与1两个符号的二进制算术的说明,并附其应用以及据此解释古代中国伏羲图的探讨》的论文,为电子计算采用二进制提出了理论依据。

可以说,邵雍是全世界数码理论奠基第一人。当今电子计算机的推广普及,已实现人们所想到、听到、看到、需用、创新、探索未来的一切。邵雍的学术成果对促进我国和世界科学文明进步做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是当之无愧的数码鼻祖,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在中国农村博物馆有专门的“邵雍馆”,正中间展示的是本文作者解读邵雍《伏羲先天六十四卦方圆图》含蕴的二进制原理的示意图:

  但是,千年以来,很多人研究易学,仅习惯用以“预测命”,就像邵雍所不愿意看到的“违乎理则入于术”。而世俗学习邵雍、认识邵雍,评价邵雍,大多以“预测、算命祖师爷”来称呼他。而对邵雍真正的学术成就,论者寥寥。

  伊川邵雍墓安樂佳城的石牌坊,上面的石柱头的纹线是古人为纪念邵雍的伟大贡献而特意挑选的石材,阳石柱朝南的石纹线是直竖纹线I,表示天根。阴石柱朝南的纹线是园形〇,像月亮那样圆圆的窟窿,表示月窟。

石牌坊精心的制作,显示出“天根I和月窟〇”的奥秘。易学家所称的“四柱预测”可以说来源于此。但邵雍先天象的精髓利用“天根I和月窟〇”来探索、打开宇宙的奥秘,彰显着邵雍的学术研究是永远不朽的哲学、科学成果结晶。

2019安樂佳城邵雍铜像

正是邵雍的学识成就深奥卓绝,对治理国家使之达到长治久安有特别的价值,他得以一介布衣被多位皇帝赐封,还被列入“北宋五子”,成为在中国最高儒家殿堂“文庙”中享祭的“布衣圣人”

2019年5月23日,农历己亥年四月十九日21时17分,邵伟华因病在广州逝世,享年84岁。

  第一时间,友人告知了我这个噩耗。我想到一个多月前,邵伟华在邵雍墓园拜谒先师时,已悄悄告诉我他不想吃饭了。吃中午饭,特意给他安排做了稀面叶,他仅喝了汤。按此症状,依照中医理论和民间几千年传下来的说法,叫做“吃秋不吃麦”,当新麦收获时节,就会寿终正寝。邵伟华逝世时,正刚过二十四节气的小满节,由于天气特别干旱,此时,本应是小麦灌浆的时期,伊川坡岭地的小麦却成熟收割了。

前面说到,受友人之托,我与霍炳龍、樊炳劭来到伊川平等乡邵雍墓园所在的紫荆山乾阳坡,两位弟子果然不负使命,找寻到他们老师早已心仪选定的那块吉地,经过一番堪舆操作和反复比对,最终确定的轴线吉穴,与当年他们老师选定的吉穴竟然不谋而合。

1、寻看,在千亩红梅园,俩弟子似乎有点茫然。我提议到高处岭上走走看看:

2、寻觅,蓦然回首,进入九莲灯造型树园林.......

3、啊啊!原来在这里......

4、定位

之后,樊炳劭、霍炳龍与杨恒有再次复勘确认吉穴方位。

邵伟华先生追悼会,于2019年5月27日上午在洛阳伊川县殡仪馆举行。

   追悼会后,邵伟华生安葬在河南洛阳伊川县平等乡紫荆山乾阳坡七星泉之阳,易圣邵康节安樂佳城墓园附近。

2019年5月27日,邵伟华安葬在河南洛阳伊川县平等乡紫荆山乾阳坡七星泉之阳,与易圣邵康节为伴。

亲属捧着骨灰和遗像走向墓地,阳光照着半幅遗像,从此阴阳两隔。

  邵伟华长子邵爱东敬香:

10时59分下葬时刻墓区上空出现瑞霭彩晕吉祥云。墓冢西北方出现犹如洁白雪莲花那样的吉祥云。墓冢上方出现七彩日晕吉祥云。邵伟华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功绩和在易学研究方面取得的硕果,必将名垂青史。

邵伟华先生近三十多年来曾多次到洛阳伊川邵雍墓园安樂佳城和邵雍讲学于家的大莘店安樂書院拜谒邵雍先师。

  被誉为当代“易学泰斗”、我国著名的命理及易学专家的邵

伟华先生,于2019年5月23日,农历己亥年四月十九日21时17分,因病在广州逝世,享年84岁。

邵伟华湖北鄂州人,是北宋历史名人邵雍二十九代裔孙。改革开放后,邵伟华先生潜心进行周易、命理、相学、四柱预测、建筑风水等哲学社会学科的研究,继承、弘扬和捍卫祖国的易学事业。出版《周易与预测学》,从而在我国和世界掀起了周易热,为易学普及和推广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1991年,邵先生被新加坡授予“易坛泰斗”称号。2001年,邵伟华先生的研易事迹录入了《丰碑——奋斗与辉煌》一书的“丰采”卷,从而成为享誉国际的周易研究家、预测学家。

  2005年,邵伟华先生分别被聘为联合国信息促进系统国际发展网常务理事。

邵伟华先生在利用易学服务于社会和国民经济建设的同时,

还先后向各地教育、佛教和社会救济等公益事业捐款达3000万元,

被国家有关部门授予“全国慈善爱心大使”称号。2011年邵雍诞辰1000周年纪念,邵伟华先生又捐助150万元,分别用于洛阳安乐窝“邵雍铜像”和伊川“安乐佳城享堂山门”建设,为人们树立了怀祖宣德、敬贤尊师的好榜样。

      邵伟华生早在二十多年前,就有意愿:想永远陪伴先师邵康节先生,时刻向康节先师请教学习。追悼会后,邵伟华生安葬在河南洛阳伊川县平等乡紫荆山乾阳坡七星泉之阳,易圣邵康节安樂佳城墓园附近。

      邵伟华先生追悼会,于2019年5月27日在洛阳伊川县殡仪馆举行。

 

 遵照邵伟华生前意愿:想永远陪伴先师邵康节先生,时刻向康节先师请教学习。追悼会后,邵伟华生安葬在河南洛阳伊川县平等乡紫荆山乾阳坡七星泉之阳,易圣邵康节安樂佳城墓园附近。

               邵伟华先生追悼会悼词

中华周易联合会终身名誉会长王少英先生作为主祭人在追悼会上致悼词。悼词如下: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深切哀悼当代易学泰斗、一代宗师、国际著名易学家邵伟华先生。缅怀邵伟华先生卓越的学识和至高的大德,以及他为传承弘扬中华易学文化作出的巨大贡献。

    邵伟华先生毕生致力于易学研究,生于鄂州,长于咸宁,战于朝鲜,涅槃于西安,大成于鄂东,腾飞于广深。他聪慧睿智、谦虚豁达、厚德育人。不仅是享誉国内外的易学领军人物,而且被载入《丰碑》中,并被授予“周易研究家、预测学家”称号。

    邵伟华先生是当代中华易学文化开拓者。《易经》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文化的“根”和精髓。在《易经》这颗明珠蒙尘的时代,邵伟华先生在易海辛勤耕耘,不畏艰险,撰写完成了《周易预测学》、《四柱预测学》两部传世之作,在全国掀起了学易研的热潮,迎来了易学文化的春天。

    特别是1984年冬,邵伟华先生因准确预测原苏共总书记契尔年科必死于次年农历正月,以及用八卦准确预测地震等,他高超精湛的易学造诣赢得了社会及国内外易学界的赞誉和认可。

    邵伟华先生从事易学研究40余载,不仅在理论研究方面有独到的建树,而且在实践应用方面堪称大家。他在相学、八卦、四柱、风水等方面有诸多创新和发展,著有不少翘楚之作。尤其在当今风水领域门派众多、学术混杂的情况下,邵伟华先生从平原到山区、从内陆到边疆、从国内到国外,遍访山山水水,不唯书、不唯人、只唯实。通过调查研究,亲身实践,为风水学正本清源,写出了《风水规律学》,乃当今风水学的创新之作。

    邵伟华先生不仅是位易学宗师,而且还是一位慈善家。数十年来他捐资革命老区建设和支持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等,累计达三千多万元,可谓功莫大焉!

    邵伟华先生逝去是易学界的一大损失。“先生已经作古,后来同志仍需努力”,我们要以邵伟华先生为楷模,继承先生之遗愿,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新时代易学文化,使之与现代科技、经济社会有机结合,在造福社会、惠济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

    邵伟华先生虽然与世长辞,但他弘扬中华易学文化的功绩、易学研究方面取得的硕果,必将名垂青史,成为易学史上的一座丰碑!为世人崇敬,为易学同仁永远缅怀、悼念!

        邵伟华先生千古!

             二〇一九年五月二十七日

       邵雍为他的几位好友选定的書院花园和墓园,地处龙脉风水宝地,是一条东北西南向的中轴线。后来,邵雍、司马光、程颢、程颐被宋理宗封为“北宋五子”,“从祀孔子庙庭”,成为千秋万代受人敬仰的圣人。

  邵雍当年曾选定伊川卧龙山为风水宝地,写有“陆海卧龍收爪甲,云山胜处追寻偏。春雷惊起千年蛰,笔下苍龍自往返”。“伊川往复过龙山,每过龙山意且闲”。“吾家职分是云山,不见云山不解颜。游兴亦难拘日限,梦魂都不到人间。”“只恐身闲心未闲,心闲何必住云山。”“山河天下从来广,日月林间长自明。幸有园林供笑傲,岂无诗酒乐升平。如何更得烟霞侣,好向伊川老此生”,“安得先人旧槎在,伊川云水乐无穷。”“洛人爱种花,唯我好种竹。所好虽不同,其心亦自足。花只十日红,竹能经岁绿。同沾雨露恩,独无霜雪辱。”“谁能同此志,相伴老伊川?”的诗句。

  邵雍认为从洛阳龙门到伊川卧龙山,是龙脉风水宝地。他将自己的墓地安樂佳城选定在天然石龙正东方的卧龙沟之阳,南面照直伊尹祠墓、马回永庆寺。


  沿着这条“龙脉”,邵雍为几位好友也选定了风水宝地作为“栖真地”墓园。

  天然石龙位于平等乡上元村西龍头沟。

  最北端是司马光的独乐园,位于偃师李村镇。

  王拱辰墓园位于伊川县城关镇“双龙山之阳”之“尧地”村,。

  文彦博墓园位于伊川县城关镇之罗村“不老泉”。

  程珦(程林)墓园位于伊川县城关镇府店西玄望山之阳。 “程林文化园”如今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A级。

  邵雍墓园位于伊川平等乡乾阳山南卧龍沟之阳,前照直商相伊尹墓,西有天然石龍,邵雍创办安樂書院在平等村内,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安樂佳城“邵雍文化园”是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吕诲墓园位于伊川县鸣皋镇中溪村北海峰山之阳。

  文彦博花园位于伊川县鸣皋镇衡桃山之阳,后赠给程颐创办伊川書院。是洛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和樂書院位于伊川县酒后镇九皋山下酒后村。

  富弼花园位于伊川葛寨镇天室山下的“富山”(今前富山的前村后村)

  伊尹墓园在平等村西,如今是伊川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永庆寺在平等乡马回村,属洛阳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伊川九皋天室山

古都洛阳南大门外,伊川九皋天室山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与重要生物多样性保护区,九皋山是古都洛阳重要生态屏障、生态民俗文化旅游带和美丽乡村开发示范区。

洛阳四周有九条山脉朝拱(嵩山一、熊耳二、崤山二、邙山四),九道河流环绕(黄、伊、洛、廛、涧、谷、甘、姜、儒),历来成为九龍朝洛邑 ,有五大古都都城遗址,一百零五位“真龍天子”在此治理天下。

洛阳正南方的九皋山,横列东西二十多公里,正中的天室山,有向北突出三个山头,分别是牛山、马山、虎山,古称三涂(三凸)山。天室山似巨型展翅腾飞的大鹏鸟,鸟头正照洛阳周王城正中向南的子午中轴线,被称为古都洛阳“气聚风藏”的神山屏障,兆瑞洛阳鲲鹏展翅、鹏程万里,宏图大展。

  九皋天室山属中原四大名山,就是中岳嵩山的太室山(有中岳庙)、少室山(有少林寺)、伏牛山的景室山(有老君山祖师庙)和九皋山的天室山,天室山位于伊川葛寨乡牛山一带,进山的山门称为“室门”(天室之门水库)。

大鹏鸟的鸟头“大鹏峰”,海拔888米,位于九皋山中段的天室山。鸟头前有三座海拔640米,向北凸出的山头,中间名马山,东边名虎山,西边名牛山,又名三凸(涂)山。三涂山以北,是伊洛盆地。三涂山牛山是大神牛头,牛山以南,是八百里连绵起伏不断的伏牛山脉。九皋三凸(涂)山被誉为“九州之险”,形势甲于天下,护佑着洛阳五大都城遗址(夏二里头、商偃师商城、周王城、汉魏洛阳城、隋唐东都城)十三个王朝在此建都。

 

“天室”之名来源于《史记·周本纪》的记载。

 周武伐商纣王胜利后,确立洛阳王城的方位。

  《周书》记:“武王问太公曰‘吾将因有夏之居,南望三涂,北瞻有河”。《史记·周本纪》记载:“武王曰:‘定天保,依天室……自洛汭延于伊汭,居易毋固,其有夏之居。我南望三涂,北望岳鄙,顾瞻有河,粤瞻伊洛,毋远天室。’营周居于洛邑而后去。……成王在丰,使召公复营洛邑,如武王之意。周公复卜,申视,卒营筑,居九鼎焉。曰“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

天室山的上皇古地,有上皇古泉。《酒诰》记曰:“酒之所兴,肇自上皇”。第四代神农氏帝明,用上皇古泉泉水,首醸天下第一美酒“上皇酒”。酒成后,神农帝明在天室山“帝殇百神之所”的“百神臺”,请来天下百神,畅饮上皇酒。

谷洛二水相斗的地方,即是涧河汇入洛河的地方,也是“南系于洛水,北因于郏山,以为天下之大凑”,“居九鼎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这里的王宫是周天子的宫殿区,洛阳周王城南门子午中轴线,正对伊川九皋天室山牛马虎三凸山(三涂)大鹏峰。子午中轴线向北,照准黄河北岸太行山脉最向南的突出部位,南北中轴线长达200余公里。《左传·昭公四年》记曰:“四岳、三涂、阳城、太室、荆山、中南、九州之险也。”


古都洛阳龙门口正南面就是伊川,这里是华夏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 大家可以了解一下伊川的独特的地理环境与丰厚的人文历史情况。

  我国原始农业达到顶峰时期的农业领袖神农氏炎帝,就诞生在伊川,首创“伊侯国”,开创原始农业的辉煌,被奉为农神,号为神农氏。有关神农炎帝的记载有:《帝王世纪》载:“炎帝神农,母曰任姒,有娇氏女,名女登,少典妃。游华阳,有神龙首感之,生神农于裳羊山”(注:裳羊山,又称尚羊、上羊、上阳、上元,在伊川平等乡)。

  《古史考》:“神农时,民食谷,释米加烧石上而食之”。《周易·系辞》曰:“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利天下,盖取诸益。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白虎通》:“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谓之神农也”。

   伊川平等大莘店出土有距今八千年的裴李岗文化红陶三足钵、辛形石铲、锯齿石镰、磨制骨针等文物:

伊川白元土门遗址出土有6000多年前的“伊川缸”,上面绘有日月运行,一年四季的历法图案。

   伊川地处河洛地区的中心地带,东、西、南、北四面环山,中间状如盆地,河流纵横,伊水如青龙蜿蜒,自西南而东北,横贯伊川全境。熊耳山似驯俯白虎,九皋湖沼如翔舞朱雀,龙岭丘陵若温顺的玄武。沃野百里,四季分明,鹤鸣九皋,鱼潜沼渚,麦稻飘香,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华夏乐园,宜居宝地。

  伊川的山水很奇特。按我国的地形,本是西高东低,北高南低。《周易》曰:“圣人南面而听天下。”中国的天文星图和地图是以面南而立,仰天象而绘制,所以中国古代的方位观念是南低北高,东低西高。而伊川的山水布局,与上面的方位观念恰好相反。横亘伊川境内的两座主要山脉,熊耳山南高北低,嵩山万安山脉东高西低。水系更是罕见的“逆流”奇观。在左丘明的《左传》中记载,“鲁僖公二十二年,秦晋迁陆浑之戎于伊川。”“戎有中国”。太史公的《史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河(黄河)山(王屋山)以南者中国,中国山川东北流”。洛阳伊川正是这个方位,山川河流正是西南东北向,由此可知,伊川是古人认为的“中国”核心区之一。

 伊河、明水(葛寨)、康水(烟涧河)由南向北流;姜子河(白降河)、永定河(土门)、来儒河(吕店)向西流。甘水发源于高山西鹿蹄山,向北流入洛河。还有人工天河陆浑东、西干渠也是呈环抱之势由南向北流。

   这种华夏核心地区山水逆向的奇特现象,早已引起古人的向往,上下五千年,我们的祖先在这里生息繁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男耕女织,尊老爱幼,民风纯朴,和睦安居,怡然自乐,县境仅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就有四十多处。

邵雍墓园正西两公里,有巨大的天然石龍。邵雍有诗云:“陆海卧龍收爪甲,云山胜处追寻偏。春雷惊起千年蛰,笔下苍龍自往还。”

邵伟华一辈子热爱研究风水,也为国内外无数名人、大亨、老板们勘验阳宅、阴宅风水。有几人知道,他自己早已选定,要归葬到天下独一无二绝佳的天然石龍所在地,这里龍脉风水宝地早在千年前已被先祖先师邵康节选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