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孟英在《随息居饮食谱》中写到:“山楂,酸甘温,醒脾气,消肉食,破淤血......恶露不行,腹痛,山楂煎汤,调砂糖服。”所以山楂对治疗因瘀血导致的痛经效果是很好的。 如何判断我们身体有淤血呢? 瘀 血 诊 断 症状:1.行经第1~2天或经前1~2天发生小腹疼痛 2.待经血排出流畅时,疼痛逐渐减轻或消失 3.经血颜色暗并伴有血块 舌象:1.舌边舌尖有瘀斑、瘀点 2.舌下静脉怒张 3.舌尖向一侧偏斜 4.舌质颜色青紫或暗红 瘀血的其他症状: 1.咽喉干,总想喝水 2.记忆力减退 3.口唇、目框色黑暗 4.皮肤干、或有红色或青色血络浮起 5.身体有固定疼痛处 身体里的瘀血是怎么产生的? 常见的原因有以下四点 1.外伤导致瘀血(跌打损伤、汽车碰伤、手术) 2.肝气不舒、情绪郁闷、生气导致气滞血瘀 3.受寒导致瘀血(机体受寒,经脉气血凝滞不通) 4.气虚导致瘀血(气虚无力推动体内血液流动) 后面的3点是女性发作痛经的最常见的原因,那么女性朋友如果出现痛经,并且判断自己身体有瘀血的,该怎么办呢? 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款食疗方:山楂红糖膏 山楂红糖膏 配方:完整带核鲜山楂200克、红糖三调羹。 用法:山楂洗净,加入适量水,文火熬煮至山楂烂熟,加入红糖,搅拌均匀即可。经前3~5天开始服用,每日早晚各食山楂泥一调羹,可以用开水冲饮,直至经后3天停止服用。 加减:肝气不舒的加玫瑰花;阳虚体质或受寒的加小茴香、生姜、干姜;气虚的加生黄芪。 禁忌:孕妇(有些孕妇因为自身的饮食偏好,那些喜欢吃酸的人,在妊娠期间是绝对禁止吃山楂的,因为山楂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会刺激子宫收缩,很可能会诱发流产)。 注意:我们学习了有关瘀血的相关知识,一定要用对人,尤其是孕妇,因为孕妇在孕育胎儿的时候,体内的大部分血液是集中在女子胞宫里的,胎儿发育需要大量的营养去供应,所以孕妇就会表现出很多瘀血的体征(舌质发暗、有瘀斑、瘀点、脸上长斑等等),这种属于正常现象。如果你一看人家舌头有瘀点,说你体内有瘀血啊,我来给你化开吧,喝这个山楂红糖膏,这下就坏了,很可能会造成孕妇流产,千万要注意这一点。 这个方子是从民国名医张锡纯那里学习来的,张锡纯认为山楂“善入血分,为化瘀血之要药。能除痃癖癥瘕,女子月闭,产后瘀血作疼”。张锡纯当年就经常用生山楂来治疗女子的闭经。他曾经说:“女子至期月信不来,用山楂两许(约50克左右)煎汤,冲化红蔗糖七八钱,服之即通,此方屡试屡效。若月信数月不通者,多服几次亦通下。”当然,张锡纯所讲的月经不来其主要原因还是瘀血导致的,因为山楂有化瘀血的作用,所以才会有效果。张锡纯将山楂与红蔗糖相配伍使用其实还蕴含了很深的中医道理。他说:“若以甘药佐之(甘草、蔗糖之类,酸甘相合,有甲己化土之义),化瘀血而不伤新血,开郁气而不伤正气,其性尤和平也。” 所以这款食疗方,是很安全的,它在活血化瘀时并不损耗人体的气血,是女性朋友们帮助身体排瘀的最佳选择。 知识延伸 刚刚我为大家介绍的这款山楂红糖膏,用的山楂是鲜山楂,是用的生品,生山楂主要的作用就是活血化瘀。 在药店里,常用的山楂共分为三种,一种是刚刚提到的生山楂,生山楂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因此也常用于防治心脑血管疾病。 第二种是炒山楂(消食),这种炒山楂,活血化瘀的作用就降低了,此时,它主要的作用是消食导滞,主要体现在消肉食上,家里有生活经验的老人在炖不容易烂的鸡肉、牛肉的时候,会放入锅里几颗山楂,就很容易炖烂了,这更加说明了山楂消肉食的作用。 最后一种是焦山楂(伴有积食的泻痢),这种山楂除了有消食导滞的作用,还善于治疗伴有积食的泻痢。 在这里我主要与大家分享食疗的有关知识,旨在通过饮食调节我们的身体,大家要清楚,我们身体感觉不舒服了,最重要的事情并不是服药(紧急情况除外),药物只是在人危急的时候才用的,是用来救急的。王孟英先生是清代著名的医学大家,疟疾在当时肆意横行,在面对这一世界性的难题,他却可以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将疟疾患者治愈,用时最短的一位患者居然仅仅只用了十天治愈,最令人惊讶的是他在治疗这些疟疾患者时竟然不用一味专门治疗疟疾的药,开的方子都是很平常的药,这时候肯定很多人开始懵了,会猜测他是不是有什么看病的秘诀呢?秘诀肯定是有的。 那么他的治病秘诀在哪里呢? 答案就是他很注重人的整体,王孟英看病,治疗的是得病的人,而不是这个病,如果治病眼睛只盯着这个病,忽略了得病的人,那么这个病就很难治好了,整体是调节人体的阴阳,使阴阳失调的病人最终达到阴阳的平衡,疾病自然就好了。 那么用药如此厉害的王孟英为什么这么大力提倡食疗呢? 因为食疗安全,可靠,并且可以长久的服用,可以贯穿到人们日常的饮食生活中,一点一滴地帮助我们的身体,纠正身体的偏颇。同时,食物都是易于消化吸收的,脾胃是后天之本,呵护好脾胃,身体就会日益强健。《随息居饮食谱》就是他晚年完成的一部著作, 王孟英在编写此书的过程中,突出了“倡素食”的思想,并“每物求其实验,不为前人臆说所惑”,故论述严谨,后人从他的食疗方中诸多获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