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释《巴赫初级钢琴曲集》

 枣庄手风琴老师 2019-09-14

   《巴赫初级钢琴曲集》收集了巴赫创作的28首曲子,由华尔特·卡洛选编。这些乐曲,曲调优美,节奏生动,手法简练,以二声部复调结构为主,是学习钢琴复调最好的初级教材。通过学习《巴赫初级钢琴曲集》,可以学到连奏、断奏、跳音、同音反复、波音,分解八度等各种奏法,还可以熟悉小步舞曲,波罗涅兹舞曲、加沃特舞曲、布列舞曲、萨拉班德舞曲等各种当时流行的舞曲形式,为以后学习巴赫的组曲作好准备。

    当翻开《巴赫初级钢琴曲集》的封面时,就仿佛进入了巴赫的艺术世界……。

    第一首G大调小步舞曲。小步舞曲原为法国民间流行的土风舞曲,17世纪传入法国宫廷,风行于贵族社会,成为风格典雅,速度中庸的三拍子舞曲。本曲集所收集的28首乐曲中,有10首小步舞曲。这首G大调、3/4拍的小步舞曲,旋律轻快活泼。曲式结构为单三部曲式,有再现段的特征。弹奏此曲、第一拍四分音符应稍加强,后面的四个八分音符处在弱拍上,它们之间连接要圆滑。第2小节两个断音应当稳重,最好是用整个手臂的起落,而不是手腕或手指,否则就把它弹得轻佻了。值得注意的是第25、26、29小节中,出现了多声部的进行、特别是左手要承担两个声部的旋律,实际上它充当了手指踏板的作用。而这时的轻奏会使音乐显出几分优雅来。

    第五首进行曲原属舞曲,是为统一集体行进、减轻工作疲劳、提高劳动兴趣而作,以后用于军队音乐,可分为阅兵进行曲、急步进行曲与袭击进行曲等。从17世纪起,进行曲逐渐进入专业音乐艺术领域,用于各类器乐曲及歌剧。它的特点是曲式规整,节奏鲜明,以2/4、4/4常见,雄壮有力;庄严宏伟。在这首D大调进行曲中,曲式结构为单二部,乐曲以弱起小节开头,这是本教材中第一次出现弱起乐句。第一个音不能弹成重音。第一小节的第一个音应重些,但最重的应该是第二拍的切分强音,这是进行曲的主要特征。第14小节起有一长串的模进句,可以有较大的渐强。

    第十二首布列舞曲是一种快速、弱起、4/4拍,情绪活泼的舞曲。它源于法国民间舞曲。此曲为e小调单二部曲式。首先要清楚的是,它的音型特点是弱拍动,强拍停,因而显出一点幽默,如果强弱倒置就不会有这个效果。在第二段各句之间通过左手八分音符的填补,使之形成不间断的特点,有一气呵成之感觉。

    第十五首加伏特舞曲原为法国民间舞曲。也是巴赫组曲常采用的体裁,常为4/4拍,乐曲常由第三拍开始。此曲为g小调,是有两个插部的回旋曲式。整首作品旋律平缓,抒情,加上带卡农式的模仿进入,纤弱、宁静。这是练习者第一次接触较慢的加伏特舞曲。乐曲开始,左手担任了两个声部的旋律,二分音符应弹足。第3小节应强调最高音,可改变为全部都作断奏。第5小节的弱起音型第一音可稍予强调,到第7小节时又改为强拍进入。这样它们第一音会鲜明些。第10小节有四个八分符,一般版本作连奏。如分为二组,显得更优雅。此曲中出现了三个声部,需注意突出主旋律,控制内声部,通过该作品加强训练声部感。

    第二十五首谐谑曲即诙谐曲。在本教程中首次接触。它和我们所熟悉的19世纪诙谐曲概念并不同。古典时期的诙谐曲是贝多芬在小步舞曲的基础上进行改造的一种曲式。而巴洛克的诙谐曲充其量只是一种表示轻松情绪的乐曲,并无固定结构图式。在巴赫键盘创作中用这样标题命名的乐曲极少。这首a小调谐谑曲选自《帕蒂塔组曲》第六首,二拍子,十六分音符贯穿始终,充满活泼、戏谑的情趣。它的结构为单三部。它的趣味在于曲首的切分节奏。左手短促、干净,和右手连续十六分音符构成对比。旋律大多从第二拍起,有时为重音起句,有时又是弱起。此曲中还首次出现了下波音,不要忽略下波音的#记号。

    第二十六首萨拉班德舞曲是一种缓慢的三拍子舞曲,第二拍为强拍。在巴洛克时期常用子组曲的第三乐章。此曲旋律优美,婉转如歌,为三声部复调,各个声部都有一些模进,十分统一。弹奏此曲,为突出第二拍的重拍,第1小节的第一拍弹完时可作一个手腕断句,突出第二拍的重音。几乎全曲都可以这样处理。第8小节二三拍上的内声部,起着和声踏板的作用,不要作为旋律。第二拍出现增四度的进行、随后又是先短后长的节奏。在音乐中,除个别地区、民族外,例如,匈牙利人对这种音型情有独钟外,常表示不寻常事件信息。例如第3小节是情感极为细致的转折,切分时值弹足、低音音色深沉。最后在突转极弱中结束。

    第二十八首序曲原为歌剧、清唱剧等的开场音乐,后发展为单独用于音乐会演奏的器乐体裁。此曲为f小调小型序曲,不改变速度,复三部曲式。从节奏上看,每拍沉稳典雅,有小步舞曲的风范。该序曲是本教程中篇幅最长、节奏最复杂的作品。如按小步舞曲处理的话,第2—3小节的句读可以将每拍分开,第4小节作为一种变化而连奏。第9小节是第一插句,所谓插句就是暂时离开我们正在讨论的话题。这个三声部的织体,左手作为一个背景,右手是两声部的对话。主旋律是以乐曲首部向上四度跳进的两音为素材,加以模进,因此,这里应以一小节为单位划断。为使两声部清楚,关键是中声部的切分进入弹重音。13小节右手第二拍应强调而左手应以一小节为单位的进行模进。

教学与体会

    综上所述,短短的几首小曲里,有着丰富的音乐思想与艺术价值。在教学中,如何能使学生热爱小曲,准确地把握作品的风格和特征,便是本文最后想探讨的一个问题。

    我认为,整个教学过程应该分为三个步骤来实施:

    第一,讲解作品及相关内容

    学生开始学习《巴赫初级钢琴曲集》时,教师要先谈谈作品的背景或有关的故事,然后从头至尾边弹边讲解作品所描述的情景、内容,指出音乐的性格、特色和气氛。比如:第三首G大调小步舞曲开始,年轻的姑娘伸出右手来(1小节),小伙子赶紧伸出右手示意,与此同时,姑娘向他行了一个屈膝礼(2小节右手),接着换手再来一次(3—4小节),然后步法一致地跳起来。他们先是踮脚(第5小节一二拍),后是一个滑步(第5小节三拍,第6小节三拍),姑娘停步的时候(第8小节右手)小伙子潇洒地转了一圈(第8小节左手)。他们一边跳,一边悄悄对话(第17—24小节)。小伙子不时地还单腿脆下,姑娘旋转起来……

    为使同学们更多、更准了解所学作品,教师可介绍相关的书籍、CD碟、DVD碟,让同学们去看、去听、去欣赏,使同学们学习起来兴趣更浓、提高更快、掌握得更准确。

    第二,讲解作品的曲式及和声

    如第十五首加伏特舞曲。此曲为g小调,是有两个插部的回旋曲式,共分5段,分别为:A、B、A、C、A。第一段(1—8小节)为主部A,由两个平行乐句构成,前句结束属和弦上,后句全终止在g小调上;第二段(9—16小节)为第一插部B,由两个4小节乐句构成,前句在平行唱大调的属和弦上终止,后句全终止在唱大调上;第三段(17—24小节)为主部A,与第一段相同;第四段(25—32小节)为第二插部C,也是由两个4小节平行乐句构成,前句结束在d小调的属和弦上,后句在d小调上全终止;第五段(32—40小节)再现A。我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理解作品,才能将作品准确地演奏出来。如果演奏者本身都弄不清乐曲结构,又怎能使听众听出演奏的层次呢?

    第三,通过表演理解作品

    除看、听、想、练之外,可通过表演来理解作品内容,以增强作品本身的趣味性。前两年,美国著名集体课专家李.吴.罕娜钢琴教授在给中国同行们的讲课中播放过这样一个片段,学生们根据所学音乐,按照乐曲节奏,可在舞蹈老师的启发下,做律动。使得音乐生动且富有情趣,给我留下很深印象。

    我们在《巴赫初级钢琴曲集》的教学过程中,也可尝试这样的方法:如可朗诵散文诗;不同风格的舞曲进行自由地模仿表演;还可表演简单的音乐剧等等。通过专题观摩、专题汇报培养兴趣,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以提高表演水平。

欢迎加入音乐学院交流微信群

【音乐学院(专业)微信群】介绍
1、本群欢迎国内外一切音乐学院(专业)在校生、毕业生以及准备考音乐学院的人加入!我们通过将大家组织起来,相互帮助,共同进步!让我们的音乐学习更丰富,也不再寂寞!
2、群里将保持分享国内外各大音乐学院(专业)的动态,比如报考咨询、音乐会、大师班等等内容,也欢迎大家随时分享自己学校、专业的任何有价值内容!
3、请务必保持交流的礼貌,如有脏话,无论缘由,第一次警告,第二次无条件请出群。也特别希望群里形成民主的管理作风,共同协商解决一切问题。
4、第一期招募人数仅限500人。限时拼团9.9。主要用于社群维护和兼职客服的成本,再无其他费用。欢迎大家就本群的使用,献计献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