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量子前瞻| 主观与客观(上)

 金之桥 2019-09-14

有人说我的节目是唯心主义,尤其是谈历史的时候总是地理决定论、文化决定论等等,您这是误解我了,我说过我就是瞎聊,其实不过是谈心,谈我现阶段的所思所感所想,谈我现阶段的记问之学。说不定我以后不这么想问题了,这也是有可能的,毕竟我还小,也不知道以后这个社会把我蹂躏成什么样子,所以我的节目不为知识和概念做讲述,主要是闲聊开拓思路。

宇宙课堂系列节目没有出现一个数学公式和理论推导,文科式举例子的科普极其不严谨,加上历史类节目不像漫画历史那样,并没有太多轻松搞笑的话语。所以我的节目听着有些说教感,其实只是我不善说好听的话罢了。

这里开头我们要解释一下为什么我们在看书或者听课的时候,总会觉得对方的解释要么是这个决定论要么是那个主义,总感觉不客观。

其实:我们的社会系统都逃不脱以一个点或者叫一个子系统出发去分析事物,只不过子系统占有的分量不同。

比如马克思是经济决定论,大学我们上马原,生产力带动一切,生产力发展带动生产关系的发展,经济基础的发展带动社会上层建筑的发展,马克思的方法论是来改造世界的。这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点。

还有唯物与唯心决定论,这就更好解释了,后续内容咱们拿主观与客观来比例子,也就是说你一旦观察,一旦认知,必然是主观,知识也是主观认知模型,哪来的真正客观世界?

真正的客观是存在第三观察者才叫客观。但这个第三观察者不是你我之外的第三人,这不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意思,而是宇宙的外部观察者,你也可以理解为外星人。

而你用自己的主观感知设定(眼睛鼻子耳朵四肢大脑)感官系统是干什么的?是我们当年生活在丛林中的基本认知方式和生存维护方式。用这些规定性的东西去观察,甚至是为了让你求存的大脑进行的思考,也一定是主观,因为感知不是空白的,你只要是个正常人,你睁开眼睛看,只要有光线你能看到,有鸟叫你就能听到,但是你是看不到可见光之外的颜色,你是听不到超出你听力范围的声波等等。

我们全都生活在假象之中,永远不知道客观世界是什么。一切世界观和宇宙观,都只不过是人类主观缔造的一个逻辑模型,而不是世界和宇宙的原样反映。

你一般评论说这个人的观点很客观。意思是被大多数人能接受,比较理性,以多元视角去聊这个话题,所以不偏激。也就是俗话说:不谈观点只谈解释、只谈为什么。你称这为客观没错,但一定知道不存在绝对客观,人类无法企及真正的客观世界。

所以人类一切知识体系都是主观思想模型,我们现在学习的不过都是前人的识,我们就算自己有所思考,也只不过是极不精炼的愚蠢表达,不信你大可以翻故纸堆找一找,千百年前就有人回答了,就有人归纳总结了,还比你精炼的多。所以随着信息量的暴增,我们很多时候看前人的东西都看不完,谈自己思想那还是有点嫩。

所以毒舌钱钟书先生有这么一句话:中国没有哲学家,却有很多哲学家学家,比如研究马克思,研究康德,研究黑格尔,研究古希腊等等的。

所以很多时候大家都是记问之学加上自己一点点的所思所感所想罢了,写文章的人可千万别觉得自己厉害,你不能陷入自我满足,不能总是回顾自己之前的文字还洋洋得意,得往前走,回顾太多,只会让你写不出真东西。是有温故而知新这句话,但是大多数情况,我们都是看自己的存量,而忽视了增量。

也就是说,不是你看了多少书、学了多少知识、记住了多少概念、写了多少笔记,而是看你能否终身学习,这个道理很简单,不是看你现在多有钱,钱是会贬值的,而是看你能否持续赚钱,一个人能持续赚钱,那一定是有能力,不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他都可以面对。所以认知与能力才是钱、真正的知识才是钱。

读书这事情不在乎存量的,没有思想的人,读再多不过是复述书中原话加上自己的一点思考,显得自己能侃侃而谈罢了,所以我才一直说自己的东西就是记问之学,就算我真正能写出一本书了,也是不断学习和思考的结果,而不是我一天学不上一本书不看我就能写出横空出世的作品。

所以只有你不断思考,在思想层面与思维方式上改变了,你才就会感慨:原来过去自己的思想一直是被遮蔽的,原来我过去累积的那些都不叫知识,连信息都算不上。所以博学不等于真知,很多自诩博学的人,一开口你就知道他没什么东西,和你聊的都是概念常识,而不是思想。我有时候就会感慨:我和你谈思想呢,你跟我谈概念常识。

如果您听我节目听出的是我读书多,那错了,我只是重视思维方式上的训练,而不是获得新知的快感。我的读书的数量和阅历肯定是不如各位听众的,有时候不是你是知道这其中道理的,只不过在你听到对方系统的讲解和总结的时候,才会明白过来。

借用喜马拉雅东岳老师课封面的广告词:知识的堆砌不等于思想的顿悟。这期节目相当于我的一个听课反馈,分享给大家,如果感兴趣建议去读东岳老先生的《物演通论》。

罗素说过一句话:世界上真的存在智慧这种东西吗 还是看起来只是极其精炼的愚蠢?

(罗素)

我们成熟的标志就是对世间万物失去了好奇心和惊异之心,所以当你问为什么的时候,你总是得到的回答是,这你都不懂?这有什么稀奇的?我都知道。诸如此类的话,可见一个人越长大越是不敢问为什么的,因为这样会暴漏自己不懂被嘲笑,随着成长我们没有小孩子的好奇心和对万物的惊异之心了,现在人更是大胆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也没有了。

尤其是中国社会我们夸赞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就是:懂人情世故,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的这种人,这样的人是可以在社会中混的如鱼得水。

可是这样的人绝对是不可能始终保持虚心学习的状态,更不可能终身学习,尤其是这样的心态去读阳明心学,那是害自己,所以我之前说我后来会做阳明心学的专题,就是出于这个想法。大家都是着急忙慌的找成功学,从到王阳明到曾国藩再到司马懿甚至是杜月笙的传记里去找,可你一旦稍稍成功了,或者稍稍有点成就、知道了一些东西之后试了得到的反馈果真如此,你就立刻自大自满,封闭自己,用自以为放之四海皆准的经验屡试不爽,不接触、不接受、不学习新鲜事物的三不原则,选择让自己的大脑呆在舒适区,唯一信自己的经验,甚至撞了南墙都不回头。

这样是能节省生物体耗能,可是人越老精力和智力衰退,思维越趋向于封闭状态,更是难于改变或者尝试接受新鲜事物,因为新鲜事物带给他的只有不安。往往在年老后无法接受这一天一个变化的社会,心态和认知都跟不上节奏了,也就是为什么前段时间啥是佩奇的视频那么火了。

所以封闭什么也不能封闭自己的认知。建议大家有空还是尝试读一下哲学,这里我指的哲学不是人伦哲学,人生哲学,那叫哲理,甚至有的变质成了鸡汤美文。千万别把哲学当成文科的读,更别当成功学的去读。

当然了,哲学也有副作用:就是你可能跟周围圈子的人聊不到一起了,不在一个频率上了,因为哲科之路注定孤独。

咱们继续说唯心与唯物,唯物唯心由此可以想明白,捕猎者绝对不会怀疑自己捕猎的羊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只知道能填饱肚子,一个人如果不进行哲思或者叫思考,他一定是唯物的,因为人就是动物,到现在我们很多人还讲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可是你要是上过学,你加以思考就知道不是这么回事,知识告诉你眼见不为实,但生活经验总是告诉你眼见为实。

可见人类被逼的越来越不像个动物了,庄子要是和老农夫对话,他绝对会觉得庄子这破衣烂衫的老头有病,他会对庄子说:我眼见了一辈子的东西还有错?

所以唯物主义表达为对精神和感知毫无认识,并且对它有规定性毫无所知的盲目。这是唯物主义的初级阶段,或者叫人类动物感知延续的一个状态。

你不信?你处于极度饥饿和贫穷的时候我看你能否思考精神层面的东西呢?你一定是眼里只有食物和金钱,所以在此时你必然是极度唯物,带给你的表观现象就是:越贫穷,越没文化的人就越是唯物。这表述的不准确,这应该叫动物性感知延续的状态,或者叫生存状态使然,过去人们的宇宙观认为天圆地方能持续那么久?就是因为这个宇宙观和你直观看到的感知到的世界是一致的,且和农业文明的生存状态相匹配。

但是唯物主义还有一个阶段,就是你只有继续往下探讨深思,你才能说明“心”是什么?自我意识是不是人类独有的?精神现象究竟是怎么回事?它为什么指事物的一种属性而不是实体?你在思考这个的时候你就已经不是绝对唯物者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过去思想家比如王阳明无法回答的问题就是什么是“心”,没有探讨心和感知以及精神的本原。随着信息的不断增长,随着我们对大脑的研究更进一步,今日的我们才有可能知道诸如精神现象、人的意识、乃至自由意志到底存不存在这类话题,我们才可能知道人所感知到的世界到底是什么,其实我们的世界是什么?当代生物学已经能够证明,过去哲学家所说的精神,包括理性、知性、感性这些概念,并不是人类所独有的,而是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现在生物学上可以做出实验来。所以阳明心学中的“心即理”是需要我们重新去理解的。

你看到的世界不是真实的

要知道世界不是你看到的这样,你只不过是通过感官感知,认知,然后大脑处理接收到的信息再反馈给你的身体,要你为生存做出该有的行为,这些说有意识的;还有很多反应都是下意识的、无意识的,这类统属于本能反应的一种。

而蝙蝠、海豚、蛇等等的动物,它们看到的世界和你看到的不一样。那到底哪个世界是真实或者叫正确的呢?举个例子:你可能会说,这个东西就摆在你眼前,它难道不是客观的吗?我问你,这东西在你这里有一种叫法,在其他地区是另外一种叫法,但是这个东西本身是没有变的,这叫什么?这叫对物的属性的认知归纳总结,你所看到你所感应的物质的属性不等于物质本身就是如此,不代表这个物体本身的存在是客观的。

比如后面我们要讨论的原子,一个氢原子,它的原子核是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外围有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质子以它的正电荷感应电子的负电荷,那你要问质子和电子互相是怎么认识的,或者他们为什么会感应?这就叫感应属性。

举个例子,化学中的反应:酸和碱的中和,酸根碱基发生中和反应,酸此时是以他的属性天然去和碱的属性去耦合,而不是因为酸认识碱,因为他俩一反应立刻生成了盐,这个盐是什么?盐是现象!也就是性质。

所以你看到时间的一切都是物和物属性感应之后的现象,你看到的事物只是光子打到上面,经由你的视觉处理大脑处理等等最后让你看到和认知的。所以你就像是酸和碱一样,看不到彼此,你只能看到最后生成的那个现象,那个盐。

这就是你眼中的世界为什么和科学上解释的世界不一致的原因。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任何主体,它要被感知,就必须自己先有一个能够有所感知的属性,只有在自身的“感知属性”和外部的一个对应的“可感属性”相耦合时,才能发生感应现象。但是人类有着精神现象等层面的东西。关于本体论和认识论,这就是历往哲学家和科学家一直探讨不休的话题。

物的感应现象表达着感知现象,而你的感知却又是先天规定和限制的,你只不过是依存物,比如动物对依存对象(自然界)加以扭曲的感应形式,目的是什么?生存。

你看到的世界就是生物体为了生存而应有的先天设定,大多数动物感光趋光都是视觉动物,而蝙蝠海豚之类的就不单靠这个设定。这个问题的探讨还要涉及哲学上的“知”与“在”的关系了,感兴趣请看书。

一般人只把智慧直接运用在对象上,而从未想过这思想本身还需要追究。只把感知能力无意识地施加在对象亦即外物上面,叫做智慧,叫做感知,叫做思想,古希腊哲学家在柏拉图以前都是这样认为的。

可是,我们想下,如果我们的感知过程和思想过程乃至于逻辑格式本身会扭曲对象,假如感知是有规定性的,假如思想方式在作用于对象的那一瞬间就已经把对象扭曲了,我们不首先反过来追究自己的感知和思想是什么,还有什么资格讨论对象? 

什么叫把对象扭曲了,你想想量子力学在讲什么?所有的“观测”都会对观测前的量子态产生扰动,使其塌缩。所以观察者不管有没有意识,只要进行了观察,就有扰动,就会发生塌缩,这种现象涉及量子力学的另外一个重要概念,就是退相干性,只要一个量子物体跟周围的环境发生相互作用,它就很难处在一个精确的量子态中。虽然不恰当,但可以类比思考一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