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哲学问题,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不存在谁战胜谁的问题。作为矛盾,二者是对立统一关系。一方失去了,矛盾解体。 唯物主义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唯心主义的观点的证实与证伪都需要唯物主义。真理的不断出现,就是唯物主义不断战胜唯心主义的运动过程。但不会完全战胜唯心主义,因为唯心主义随人类的认识与实践的深入不断产生,战胜一次,不等于下一次必然战胜,永远不会毕其功于一役。比如,不管你生产的电脑多先进,都是一定技术条件下的阶段性先进,并非终极先进。失败是成功之母就是说,对未来的探索,一定会出现失败,是逐渐完善的运动过程,并非一锤定音,完美无缺。 人类只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都有犯唯心主义错误的可能。人类的想象,需要,是丰富多彩的,要变为现实,必须利用唯物主义的手段去实现。成功了,证明人类的设想是科学的、是唯物的,失败了,证明是唯心的,或者部分是唯心的,不完全符合客观规律,改进方法后,成功了,说明改进后的设想是唯物的。 反者道之动。唯心主义作为认识的反面动力,与想象,兴趣,幻想,需要,价值追求联系在一起,丰富多彩,永无止境,这些主观的东西经过唯物主义的筛选验证判断,最后化为有益的产品或方法的,就是唯物的想法,也是主观符合客观的科学设计。反之,通过唯物的手段检验是错误的想法,则应该排除,说明它是唯心主义的想法,是主观违背客观的设想。无论是科学的想法还是主观的想法,都是人类认识的动力。只有经过唯物的检验才能判定想法设计是正确的,还是谬误,这些新奇想法设计的本身并不能判断自身的正误。所以,唯物主义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也是正面动力。二者缺一不可。 人们的想象,理想,设想,甚至幻想以及设计是指向未来的,任何人都不敢绝对保证是符合客观规律的,而唯物的结论又是对历史的总结,对未来的判断并没有客观标准,所以,唯物的靠唯心的去开道,唯心的靠唯物的去实现,唯心主义为唯物主义插上理想的翅膀,唯物主义为唯心的实现通过科学变为现实,剔除错误的设想。 二者的矛盾斗争不断推动人类的认识走向深入,但不会穷尽真理,一旦真理穷尽了,世界的发展就完结了,人类的认识也完结了,这是不可能的,也不符合认识的无限发展的总规律。 |
|
来自: bookman1959 > 《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