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游走于唯心、唯物之间,而不精神分裂?

 茶香飘万里 2020-05-17

对于学哲学的人来说,有个很纠结的问题。你记得学着用唯物主义的观点来推理唯物主义的哲学原理,有得学着用唯心主义的思想来论证唯心主义的命题。这是一个很分裂的事情,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是相互矛盾的,但是他必须统一于一个脑袋之中。那么如何游走于唯心、唯物之间,而不至于精神分裂?

对于中国人来说,都是在五星红旗之下长大的。从小学的课本,就是以唯物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编辑的,从小接受的教育也都是唯物论辩证法的内容。长大后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种唯物论的立场。从这一立场来判断,唯心主义就是错误的。

但是对于研究哲学的人来说,不能简单地用“对与错”来回答问题。而是要搞清楚每个哲学的思想究竟是什么?柏拉图的“理念”是什么?老子的“道”是什么?古人普遍相信的“焏”是什么?学这么的目的是为了搞清楚,人家是怎么说的,而是不用今人的立场和标准,给古人“定个罪名”就不管了。

如何游走于唯心、唯物之间,而不精神分裂?

要解决两种完全不同思想的冲突问题,大概有这么几种方案。第一种是在学习唯心主义的时候,不自觉地跟着唯心主义走了,成了唯心主义的学者,放弃了唯物论的立场。第二种的是以唯物主义的立场来评判唯心主义的错误观念以及其错误来源。前者的弊端在于放弃原则和立场,后者弊端在于不能真正地走进理念的世界。

曾经有人问我,学习哲学有哪些必要条件?我曾认真地思考,并有了初步的答案。如果说世界的本质就是“矛盾”,那么思想必然也是对“矛盾”的反应。也就是说,要想学习哲学,必须确保脑子里面可以同时运行两套及以上的理论体系。而且这种哲学理论体系是互相矛盾的。有人说东,就有人说西,并且他们各自都有严密的论证。学习哲学,就是学习他们对命题的论证过程。

如果一个人,无法接受与自己固有认知相反的见解,那么可以确定,这个人是无法进入哲学的大门的。学习哲学的人,不仅仅要把这一套理论论证清楚,还需要把与之相反的理论也论证清楚。既得知道老子的“道”是怎么回事,又得理解孔子的“天命”,还得了解柏拉图的“理念”,基督教的“上帝”,以及佛教的“佛”。同时看要看得出他们之间的差别和类似。

如何游走于唯心、唯物之间,而不精神分裂?

但是随着学习的越来越大,就会发现很多人的思想是相悖的,这就是哲学最令人着迷的地方了,两套哲学理论互相矛盾,但是他们却又各自成立。有的人采取了“囫囵解读”的方式,可着劲地往统一的讲,而故意忽略不同理论之间的根本差别。有的人则“我注六经”,只管表达自己的见解,而根本不尊重作者的本意。

我们认为,学哲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训练思维。是为了把自己的思维水平,往更高的层次发展。如果把自己理解不了的命题,降低到自己可以解释的范围内来讲述,那么就失去了哲学的意义。按这种方法,读书并不能把自己提升到另外一个高度。要想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必须遵照作者的本意,按照不同作者的论述来论证他们的命题。越是不好理解的理论,对个人的提升越大。

在一切矛盾和分歧中,恩格斯总结出来最根本的分野。有的人是属于“唯心派”的,有的人是属于“唯物派”的。用恩格斯观点来解读,唯心主义是“精神先于物质”的,“物质”是第二性的。而唯物主义则则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物质的衍生品,是由物质决定的。唯心主义者认为,精神是自由的,是不需要依赖物质的。

孔子从来不谈宇宙生成这种根本性的问题,于是没人知道他到底是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论语》中的思想有的偏向唯心,有的偏向唯物。但是老子的《道德经》明确说了万物由“道”生成,按照恩格斯划分的标准,是属于唯心主义的。古今中外哲学史上那么多人,真没有几个是唯物主义。

如何游走于唯心、唯物之间,而不精神分裂?

我们作为接受唯物主义教育的新一代,如何在学习唯心主义的时候,既能把它搞清楚,又不至于陷入唯心主义呢?我以前很纠结这个问题,后来听了人大张志伟教授的一个公开课,顿时明白了。我们都知道,唯心唯物的划分是恩格斯搞出来的,在他之前并没有人这么划分哲学,在他之后的西方哲学界这种观点也不是主流。只是我们沿用了苏联传过来的概念而已。

用我自己的理解来判断二者之间的区别,先看“第一性原理”,任何哲学体系中,根本的根本是什么?究竟的究竟是什么?不管哲学家起了什么名字,先找到它这个概念的基本定义。道、绝对精神、理念、心、上帝等等,这些说法是有很多的。然后照着这个概念去找“实体”,如果这个东西可以被实际存在证明,那么它就是唯物主义,如果不能用经验的方法来找到这个实际存在,那么它就是唯心主义。

这么区分当然是有道理的,恩格斯看到不同哲学流派意见分歧的最根本分歧,就是他们对“第一性”的认识是不同的。随后的观念分歧,都属于具体问题的末梢争论。我们再从唯心主义这边来看待这个问题,从来没有一个说过,人的精神一定在物质之前,他们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只是如果问宇宙的第一动因,是谁先推了第一下,理论上应该存在某种精神的。

人民大学的张志伟教授,一句话总结了这种分歧,原画我不大记得的。但是对其意思印象深刻,因为他解决了一个困扰我很久的问题。一会唯心,一会唯物,怎么才能不精神分裂?大意是:唯物主义说的“物质先于精神”,是经验层次的,是时间上的先后顺序。而唯心主义说的“精神先于物质”,是逻辑层次的,是按道理来说,前面应该有个东西。他们讨论问题的关注的是不同的。

如何游走于唯心、唯物之间,而不精神分裂?

我们顺着这种认知再往下梳理,便能看到唯心主义这么做的根本目的在于“解释世界”。以笛卡尔为例吧,他说上帝是存在的。如何证明呢?因为“我思故我在”。我可以普遍怀疑一切,桌子在不在?椅子在不在?世界在不在?上帝在不在?我都可以怀疑,但是唯独有一件事不能怀疑,那就是“我思”这件事。当怀疑我是不是在思考的时候,恰恰可以从逻辑上证明,我是在思考。因此我思考,我是存在的。

那么继续追问,我存在的依据是什么?我是怎么来的?是上帝创造的。因为我是存在的,所以上帝必须存在。如果上帝不存在的话,如何解释我存在这个事实呢?因为上帝是存在的,上帝又是尽善的,所以上帝是不会骗我的,所以世界也是存在的。这三段证明,很好地体现了唯心主义者搬出“上帝”的目的,是为了解释世界。如果上帝缺失,很多理论解释不通。为了使得理论解释通顺,上帝必须存在。很显然,上帝是在宇宙万物之前,是在“物质”之前。但这是逻辑上的,用经验和科学是无法证明的。

如何游走于唯心、唯物之间,而不精神分裂?

唯物主义说的“物质先于精神”,这是事实上的,这需要需要我带领大家温习一下课本。课本中有一章讲的是《意识能动性原理》解释了“意识”的由来,它是自然进化的产物,由无知无觉无机物到低等生物,由低等生物的刺激性反应到一般动物,由一般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的意识,这是漫长进化的结果。意识同时还是社会产物,是人类劳动产物,是主动改造自然界,数百万年积累的成果。那么从时间上,很显然,先有自然界,后又生物,后有人类。

我们可以很显然的看出,两种哲学思考问题是有根本区别的。马克思说以前的哲学在于解释世界,即唯心主义搬出上帝的目的在于,没有上帝的话,他就把问题解释不清楚,这种哲学的品质在于逻辑自洽,我能把我的道理说清楚就可以了。而往后的哲学重点在于改造世界,在于用理论指导实践,在于把想法变成现实,那么这种哲学的品质是来源于实践,运用于实践。

如果脑子里面想的那个东西,在世界上根本找不到实体存在,有何谈实践呢?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唯物主义哲学更具有现实性。而唯心主义的哲学,更具有一种超越性,尤其是宗教哲学,这辈子都还管不了,就已经在操心下辈子是事情了。唯物主义者则认为,既然证明不了人还有下辈子,为何不珍惜时光,过好这辈子呢?事实上唯物主义者,可以采用唯心主义者的办法来理解世界,但是无论是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在社会中都必须遵循用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来生活。毕竟脑袋里面“钱”这个概念,不能等同于口袋里“钱”这个实际存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