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唯物与唯心之“仇” ——小议唯心主义(6)

 笑笑生77uvusv8 2020-09-23

  在我看来,我国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结仇有多方面的缘由。

首先是翻译造成歧义。唯物主义,英语为 materialism ,应直译为物质主义。由于日语把它翻译为唯物论,清末民初,汉语在翻译西方语言时,很多都借鉴了日本的译法,延续至今。唯心主义,英语为idealism,翻译成理想主义或理念论,观念论更合适。中国自古有“心论”,为了与唯物主义对立对应,故译成唯心主义。

让人存疑的是,两种主义在翻译时,都特意用了“唯”这个字,因为“唯”字有排它的意思,使得这二个哲学上的学术派别立马变成水火不容,你死我活,兵戎相见。“唯”物主义变成只强调物质的方面,忽视精神的方面,“唯”心主义变成只强调精神的方面,忽视物质的方面。尤其是把二者政治化,完全敌对,已经不是本意了。排除唯字的干扰,物与心是人类认识包括自身在内的这个世界的两个途径和方向,我国自古就有物论和心论的说法,前者更重视物质层面一些,后者更重视精神层面一些。或者说前者更强调客观规律,尊重自然,后者更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人的意识和认知能力。人是通过对这个世界包括对自身的认知来产生思考的,这也是一切问题的基础,所以心、物一但被分离来看待,那必然就是错乱。心和物二者的关系不应该分离和独立,也不可能有各自独立甚至对立排他这种对人类思想体系的肢解。二者关系更应该像人的两条腿,缺哪一个都不行,应该互相包容、协调、尊重。

其次,受到苏俄的影响,使得我们对二者关系的理解受到严重误导。“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从这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话中,清楚地表明,我们国家早期的马克思主义并非来自马克思的故乡德国,而是来自俄国。今天,我们所津津乐道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来自欧洲几乎同一时期的人物,比如马克思和黑格尔,他们的学说相互之间有借鉴和继承,分属不同哲学流派。事实上,马克思主义当年在欧洲只能算一个激进主义哲学的流派,并不是哲学上的主流学派。近代西方哲学以康德、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为主流学说。由于受苏俄影响,我们只关注了马克思的学说,对欧洲乃至全世界范围的其它哲学流派采取选择性屏蔽。

再者,马克思的阶级斗争学说对处于欧洲的弱国俄国和亚洲的弱国中国,产生极大的影响,唤醒了俄国和中国通过暴力革命去推翻压迫无产阶级的统治阶级---资产阶级政权。二国的杰出领袖列宁、毛泽东成功的将马克思著作本国化后产生了二个强大思想武器---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马克思的学说在世界上一个面积最大国家、一个人口最多国家成功的实践,使得马克思的学说从理论转化为真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唯物主义被社会主义国家视为指导思想,最鼎盛时期世界上有超过三分之一国家信奉马克思主义,流行唯物主义世界观。由于马克思主义的特殊地位,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社会主义国家里,唯物主义必须占领意识形态中的上层建筑领域,客观上,压制了唯心主义的学术地位,将唯物唯心的学术之争,变成意识形态领域敌我之争,遮蔽了众人对唯心主义在学术上的了解,有意无意的贬低唯心主义者的工作。因为我们信奉唯物主义,所以常常看到唯物主义对唯心主义的批判,其实,唯心主义也毫不留情地批判唯物主义。在哲学领域,各派别相互批判是很常见的事,只要是学术上的争论,应属正常。我们可以将唯物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但对待唯心主义应该允许人了解、研究、关注。现代哲学早已突破唯心唯物对立的这个层面。唯心唯物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阶段性产物,都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里程碑,在促进人类文明进程中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唯心主义促进了人类宗教的形成与发展,对人类精神文化的发展发挥过重大作用;唯物主义促进了现代机械型科学的形成与发展,对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有重大意义。他们都是适合于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一定阶段内和范围内的需要,具有相对的真理性,也预示了作为阶段性认识的唯心唯物该有新的认识理论来取代。

也许,我们应该以更多的维度来认识包括自身在内的世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