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身心性

 明理有道 2021-11-27

现代哲学是典型的二元论,它分为势不两立的两种世界观,一个是唯物主义世界观,一个是唯心主义世界观。也就是说哲学是研究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人们对整个世界(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根本观点的体系。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哲学史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别以及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这场斗争,进行了几个世纪,也没有结束。进行到现在,已经变成为了科学发展的一种信仰障碍。尤其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定性认识问题。在中国引发的传统文化究竟是唯物世界观的还是唯心世界观的确认问题上,从五四运动开始,也同样争论了百余年。

百余年来,中国人用唯物还是唯心的两把尺子,衡量了传统文化百余年,也争论不休了百余年。结果呢?用传统文化的时候,就说它是朴素的唯物主义辩证法。不用的时候就说它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两把尺子随心所欲。

在中医发展问题上,这种现象表现的尤其突出。在搞中西医结合的时候,就说中医是一个传统文化的知识宝库。在搞中药西化的时候,就说中国的医学理论形而上学缺少科学性。

只用现代哲学与现代科学的两把尺子来衡量中国传统医学,而不研究传统医学与发展传统中医的理论与认识方法。是中国对待中医发展问题上的一大弊病。

所谓“病有千般,不离阴阳。人有万种,总是名利。”真正治病,必须由身性心三方面着手才能痊愈。

“恨人伤心,怨人伤脾、怒人伤肝、恼人伤肺、烦人伤肾,是病者,实由人性心中之生毒而种根,由性理而转于生理耳。”

一切皆有因果。所有的病都是由自己造成的,由身造,由性造,由心造。而祛病也必须由身、性、心开始。单纯地依赖药物和手术,只是治身的层次;单纯地依赖心理按摩,只是治心的方法;只有通过性格的改变,促进身心的转变。

唯物主义哲学里有这样的观点:精神影响物质。精神是形而上的东西,却影响着形而下的身体。从中医的角度来看,精神决定着身体的健康。只要精神健康,则五脏六腑就能趋向于健康。

这里的“精神”显示不是指心理,而是人们日常行为习惯所形成的个性、性格,在处理世事所表现出来的总体精神面貌。

性格问题,随着人的年岁增长而变化,性格是时空中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身体与心理的综合表达。

现代科学是在物质与精神二元论绝对化条件下来认识世界的。在这种绝对二元论条件下,精神就是非物质的,物质就是非精神的。这样,唯物论就形成了一种物元鉴定法则,凡是不能定义为物质的东西,一律都可以划在唯心范畴内。

性格是什么呢?是物质吗?肯定不是!它只是物质性质所表达出来的一种形貌。如人们的日常行为习惯,中国传统看相即从人的形貌特征来分析人的具体特性、特点。

它是精神的吗?当然也不能是,因为它不是思维。西方心理学人格,统称为人的整体性格表达。但无异于无法分辨思想、思维与性格的关系。性格是人的输入与输出的总体开关,选怎样的声色味作为输入输出怎样的说话内容、方式和行文表达等;其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客观实在

中国传统重视修心养性,修心不仅指心理上,还有具体的静坐、武术、技艺等内容,养性是日常的人的总体和整体的养护。

心性,即人的属性,特征、特点、特质。不仅是人本身具有的性质,还包括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属性总称,如男女、年龄、相貌、高低、贫富等,以及人与事物、时空等一切事物的关系。

养性,即需要怎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去对待自身与周边时空发生的一切的关系。

“头上三尺以上有神灵”,“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陷,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修心养性,时刻检省自己的每个思想、言行、行为是否符合社会的大爱之理。更是强调人的修养修为,行为习惯、习性等。言行举止,不可以不慎也。

身心性,三元变通,而非西方的唯物与唯心、身体与心理二元论。通过心性沟通人的思维(心理)与身体,通过心性去平衡人体的心理与身体,一分为三,三合而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