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0年前,通河县老采参工“意外”发现一个野山参,堪称山参之王

 历史解密坊 2019-09-15

人参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我国盛产人参的地方有很多,包括山西、山东、河北以及东北地区,其中以辽宁东部、吉林东半部和黑龙江东部地区的人参最为著名。在30年前的黑龙江省通县的铧子山中,有人还曾发现了一棵绝世的“人参王”。它究竟长什么样子?又是如何被挖出来的?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其中的人参正是东北被排在首位的宝贝。东汉许慎所作的《说文解字》中,曾经对人参进行过介绍:“参,人参,药草,出上党”,这也是我国古代典籍中对人参产地的最早记载。
人参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也是中医领域中的“神药”之一,具有调整血压、恢复心脏功能,治疗神经衰弱及身体虚弱等症,同时还有健胃、祛痰之功效,是当之无愧的“百草之王”。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通河县,位于黑龙江省中部,其地理条件优越,森林占地面积相对较大。在距通河县18.2公里处,有一座铧子山森林公园,该山属小兴安岭余脉,由大铧子、二铧子、三铧子及其它山峰组成,自然生态环境极为良好,且动植物资源丰富。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铧子山附近的山民们也世世代代靠山而生。铧子山盛产人参,形成了当地独特的采参文化,据《通河县志》描述,早在隋唐时期,铧子山就以野山参而著名,直至清代,该地所出产的人参也都被送进宫廷之中,成为皇家御用的良药。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铧子山森林生态环境绝佳,可是铧子山最美的地方在哪里呢?答案就是“二甲沟”。初听“二甲沟”的名字,我们就知道它所处的地势很低,因而也是铧子山几处著名的险地之一。
二甲沟是一个风生水起之地,景色优美,山下还有一座圆觉寺,是1930年建造的,其正殿内塑有释迦摩尼佛像,殿前还有四大金刚,整座寺庙雕梁画栋,显得幽深而庄严。
1986年时,一位老采参工进二甲沟采参,采参多年的他可谓是经验十足,但这一次进山却偏偏让他有些意外。老采参工进山之后,一连寻找了三天,却没发现一株人参的影子,仿佛人参都在刻意躲避他一般。

寻不到人参不要紧,更令老参工想不到的是,天气突然下起雨来,豆大的雨滴疯狂砸下,将他浇成了落汤鸡。老参工无奈,只能朝着圆觉寺的方向跑去,可惜他脚下一滑,一个趔趄栽倒在地,顺着山沟滚落了下去……
古话说的好:“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意思是说万事万物都要辩证来看,福与祸是相互转化的,倒霉的老参工终于也撞到了大运。在他滑下山坡后,浑身上下已经布满了泥水,可当他抬眼观看四周环境时,居然发现了一株开着红色小花的植物。“棒槌、棒槌”,老参工兴奋地喊道,全然已经忘记了自己之前的晦气。

老参工究竟发现了什么?为何会如此兴奋呢?其实,老参工发现的,正是一棵人参,而他口中所喊的“棒槌”,也是采参行业的暗语,人参就是棒槌,棒槌就是人参。
老采参工在深山中采参几十年,对于采参的流程非常熟悉,我们都知道,采参的过程并不简单,必须要严格遵守一定的规矩。
上山采参时,采参团队的成员有老有少,一般都由具有丰富经验的老把头带领,而年轻人反应快、体力好,可以在老把头的指挥下应对大多数危险情况。
上山采参之前,众人先要买来猪头、果品等拜祭山神爷,祈求此次出行能顺利挖到人参,之后才能陆续进山。在发现人参时,绝对不能喊“人参”,而是要喊“棒槌”,因为老人们都认为人参具有灵性,一旦知道有人发现自己,就会“逃之夭夭”。
采参的时候,多数是由老把头亲自动手,年轻人则是在一旁点火驱赶蚊虫。不仅如此,在挖掘人参时,还要在人参枝叶上拴住一条红绳,防止其“逃跑”。老把头在挖掘人参时,采用的工具都是光滑而坚硬的骨制品,以此既能挖开土壤又可以不破坏人参根须。

一般来说,挖掘一株人参需要极大的耐心,每一根小足须都不能被破坏,否则会严重影响参体的品相与价值。按照正常的采参进度来说,挖掘一根人参往往要用上数天的时间。人参被成功挖出后,老把头还要找来苔藓皮与树皮,将人参仔细包裹好,如此才能保证人参不会泄了土性。
老参工在雨停之后,用了两天的时间将发现的人参取了出来,事情不出他所料,被挖出的人参个头很大,并且品相极好,足足有505克重!他活了一辈子,还真的是第一次见到如此“大块头”的人参。
老把头采到“人参王”的消息,迅速传遍了当地,众多采参工在看罢之后,纷纷对其赞叹不已,并直夸老把头真是撞了大运。如今,有人已经将“人参王”申请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并进行了妥善的保护珍藏。

在小编看来,如此大的一株“人参王”肯定价值连城,其药用价值也必然高的无可估量,至于它究竟价值几何,还是各位睿智的读者们自行估算吧……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