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熟老街巷

 江苏常熟老李 2019-09-15
常熟南门坛上,因明代洪武时曾建有城隍神坛而得名。至清末民初,坛已废,而当初因香火而带来的商业活动却依然活跃,于坛地故址四周改建市屋商铺。百年来,不断兴替,沿革至今,据有关志书文献不完全统计,前后总数约多达220余家商铺。这些商铺以坛心街为核心,遍布平桥街、前坛街、后坛街、南新街、君子弄、小庙场,鳞次栉比,游人络绎不绝,形成以坛心街为中心空间的商业闹市,成为典型而富有特色的市井商业文化街区。
  坛上商业与服务业,历史上门类丰富,行业众多,有餐饮茶馆、馒饼点心、茶糖酱酒、土烟卷烟、熏腊卤菜、茶叶药材、鱼行肉店、南北特产、旅馆客栈、理发浴室、绸布服装、百货文具、席帽丝线、五金电料、戏院书厅、银楼钱庄、香烛纸箔、眼镜照相、园作雕花、制秤刻字等二十多类,涵盖了吃住游赏、娱乐购物,样样都有,且大多店铺小巧而货品丰富,店面开敞经营而吸引人气,为其特色。可以说,相对于今天的城市大型一楼式综合服务体,它是古时一站式游购生活服务区,别有特色。其中,坛上包括原坛心街、后坛街、前坛街。以餐饮茶馆、茶糖烟酒、馒饼点心、旅馆客栈最多,昔有创于清末的明园茶馆、鼎源酱酒店,创于民国的长乐茶馆、美味春馒饼店、新都戏院等。今尚存著名的得意楼茶馆建筑遗存,其创于光绪十四年,1901年帝师翁同
为其题匾,民国时重建改为三层。此外,尚存创于民国时规模较大、有名望的老三星副食品商店与和平理发店旧址遗构。平桥街以腌腊卤菜、饭菜酒店、各色烟草、百货副食、席帽丝线为最著,昔时颇有声名的有创于1870年的周公泰腌腊店,建于民国的生禄茶食号、大同禾记茶糖店、全家福饭菜馆等。现尚存创于民国,当时本邑较有名的浴春池浴室,为中西结合,至今仍保持民国建筑风格。同时尚有建于民国时的福民医院遗构双层小楼,具有典型的民国时期建筑风格。南新街以茶馆饭店、五金用品为特色,其中昔有建于民国时的状元楼饭店,亦为著名。君子弄,因弄内昔有明举人,人称清官、君子的吴寅之宅第而得名。弄内商铺大多于民国时所建,以茶糖卷烟、百货文具、席帽眼镜、银楼典当、五金电料、洗染照相、戏院旅社、园作雕花、秤店刻字、鞋业服装为多,其中较有影响的,曾有建于民国时的采芝村茶糖店、大光明眼镜店、京门戏院等。现尚存建于清代的常熟书厅遗存建筑,以及恒盛久记典当行遗构。小庙场四周商铺均为民国时兴起,以茶糖卷烟为主,并有自行车、理发业等,昔时每逢节庆,小商摊云集,并有各种游艺,亦甚为热闹。
  如今,虽经百年商业沿革和商品演变,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但坛上建筑风貌仍保持着历史原真性,街巷结构亦保留着历史文脉肌理,商铺建筑与民用各类建筑仍保留着历史发展各阶段的形制与风格,既有传统风格商铺与传统民居建筑,又有民国风格的各类建筑,尤其是临街商铺仍保持传统开敞式的经营业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