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和身体的关系/一个INFJ的自我拯救,走出暴食症的方法和感悟(一)

 亭世相 2019-09-15

我们浪费自己的健康去赢得个人的财富,然后又浪费自己的财富去重建自身的健康。我们焦虑地憧憬未来,忘记了眼前的生活。—多丽丝·莱辛

又到一年中秋了,大家都吃月饼了吗?想起去年的自己,还是一个能一口气吃下六个月饼的嗜甜狂魔,今年只尝了几口就罢了。

不是因为怕胖而克制,而是,真的没那么喜欢吃甜食了。一旦不爱,浅尝即止

想来真的很神奇,我从没想过自己对甜食的偏好会淡化。毕竟,甜食在我的日常占比,就跟盐之于家常菜一样,是必不可少的。

我对甜食的偏好有多夸张呢,就是餐后一定要吃点甜,才算圆满。如果吃不到,一整天都会想着,并用各种替代品补偿。结果是替代品吃了一堆,还没有达到想要的那种口感,就开启了一轮报复性情绪进食。

没错,我有蛮严重的情绪性进食障碍,曾经。

所以,借着这个嗜甜的节日,想聊一聊一名INFJ深陷暴食症的困境,和自我拯救的途径。以及,好多好多和我们的身体,和我们自己有关的感悟。

一、什么是情绪性进食障碍

  • 进食障碍(Eating disorders,ED)指以进食行为异常、对食物及体重和体型的过分关注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组疾病。神经性厌食的主要特征是患者用节食等各种方法有意地造成体重过低,拒绝保持最低的标准体重;而神经性贪食的主要特征是反复出现的暴食以及暴食后不恰当的抵消行为,如诱吐、滥用利尿剂或泻药、节食或过度运动等。

  • 神经性贪食主要表现:发作性不可抗拒的摄食欲望和行为,一般在短时间摄入大量食物、进食时常避开人,在公共场合会尽量控制。

  • 情绪性进食障碍(文中只针对暴食行为),通常是面临心理、情绪问题而引发的暴食及暴食后不恰当的抵消行为。

二、诱发原因

第一次有这个毛病,是在高三。那时面临升学压力,在重点中学文科重点班很是煎熬。由于从小文理偏科严重,导致我的成绩很不稳定。那种十校联考公布排名时,前一秒得知语文全校第一而欣喜,后一秒知道数学班里倒数的心情就跟过山车一样。

高涨,跌落,谷峰,谷底

并且,这样的情况还在反复经历。每次联考前就压力爆棚,一遍遍跟自己说这次定要好好复习,打个翻身仗。于是,制定复习计划,规划好每个时间段应该看的书,做的题,甚至什么时间喝水,什么时间走动休息都以分钟为单位详细记下并执行。(INFJ的J型特质在童年就有体现,青春期更明显些。)

可是,计划天衣无缝,想法充满理想,实操总是不尽如人意啊。一旦被别的事扰乱,一旦意志力不足懈怠,一旦一天没执行,就觉得完了完了,来不及了,这次又要败了。

一边是焦灼不安奋力追赶,一边是压力牵绊效率减缓。

这个时候,超市货架上的曲奇、饼干、面包成了我快速寻找到的抚平情绪的出口

在长达小半年的高三冲刺阶段,基本上每天夜自习结束我就会钻进路口的面包店或者超市,买一堆蛋糕、面包、曲奇饼干,把书包塞的鼓鼓囊囊再回家。(插播一句,以前好爱吃蛋黄酥,那个时候还只卖1.5元一只呢,现在十几二十都正常。)

到家后,快速溜进房间,把房门一锁,打开书包,拆开包装,像个偸食的小老鼠一样,囫囵吞枣往嘴里塞。(嗯,都是偷偷摸摸吃的,不敢让家人知道。有时候书包太鼓了,生怕被发现赶紧溜,跟做贼似的。)

吃完了,舒坦了,就开始看书做题复习。那时,真觉得甜食是个妙方啊,瞬间舒缓压力,心情好很多。也是那个时候,每次吃完饭就回到房间吃一些甜食,才觉得舒服,这样的一餐才算结束。

三、暴食行为逻辑

我像是为自己设置了一个行事的按钮,这个按钮就是:

  • 如果我压力大,我就吃甜食,吃完我就好好工作/学习/干活

  • 如果我吃完饭不满足,我就吃甜食,吃完我就舒服了,就能专心做事

每当我按下这个按钮,就是在强化我的心理暗示和大脑作决定时的倾向,我一遍遍的重复,一遍遍的告诉自己,只有吃完甜食才能投身到我不想面对的事情中。

而这,就是我们做决定的机制,也是暴食时大脑反应的路径:

  • 一个感官和情绪回路激活你大脑的不同部分,直到你做了一个决定;

  • 如果这个决定让你感觉不错,那你的大脑就会分泌多巴胺。

  • 这个过程在你下次做一个相似决定的时候就会让你变得更倾向于做出类似的选择。

是的,在做这个决定时,我是快乐的,之后,就会倾向于继续寻找这个相似的快乐。

四、暴食一定是因为节食

然而,长期的暴食甜食,吃的时候有多快乐,胖起来的时候就有多痛苦。而我又妥妥的因为快速发胖而焦虑了。

因为,情绪性进食这件事的开端,也和那年的节食减肥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这个行为发生之前,我经历了第一次苛刻的节食减肥。

一个月从90出头的体重减到80出头,28天整整瘦了10斤。(这个数字记得尤为清楚是因为,当时买了一本《教你28天瘦10斤》的减肥书,我就是一天不落按照书里内容要求的饮食和运动方法坚持下来的,并且真的就28天瘦了10斤。也是在那时,继续巩固了我的J型特质。认为只要我丝毫不差的坚持,就能达成目标。)

现在想来,真是可悲可笑。正因为我的偏执对自己的苛刻,快速减重后一系列身体健康受损的情况都来报道了。还没怎么享受战利成果呢,备考压力的突袭又让复胖找上门,并且复胖到比减肥之前更加夸张的地步。然而当时一门心思在备考上,心想着想吃甜食就吃,要胖就胖吧。等考完,再重新来过好好减肥。

而这也是节食—暴食,减肥—复胖的怪圈来源。你一定也有想过或说过“吃就吃,胖就胖,等之后再认真减肥”这样的话吧。尽管大部分人只是说说,或者也会做,但尝试几次不太行就放弃了。而我们,J型特质明显的人,完美主义倾向的人,对体型外在特别在意的人,对自己下得了狠心的人,怎么可能只是说说而已?要么不做,要做就死磕到底。

所以,当时我在想先准备考试,怎么吃都没关系,胖就胖。因为之后我一定会来波狠的,让自己瘦回去。这就又在自我暗示,我要使劲吃,因为之后使劲减的时候,这些甜食就都碰不了了。而正是这个“使劲”的度成为我深陷暴食症怪圈爬不出来的魔咒。

——未完待续,下篇讲讲近几年的暴食情况。如果你也有相似的经历,也对自己要求较高,想要理解和帮助,那么请关注,点赞,评论好吗?让我看到你们的存在,你们的支持也是我继续更文的动力!

微信公众号:Ting_view

知乎/微博:亭世相

转载请注明原文作者和出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