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东坡:厨房里的哲学家

 静雅轩345 2019-09-16

苏东坡是一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性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

如果说,庄子是一个既模糊又清晰的人物。

那么,苏东坡则完全是一个清晰的人物。他的诗词,文章,书法,绘画,生平,轶闻都广为流传,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苏东坡。

在诗词界,他是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段子手;

在交际圈,他是一生才情奉献给姑娘的花花浪子;

而在美食界,他绝对是一位“旷古烁今”的“大宋第一食神”。

苏东坡生逢北宋的黄金时代,年纪轻轻就考取进士,但仕途却一直不顺,总在“屡遭贬谪”与“内调回朝”之间徘徊不前。

然而,无论被贬谪到荒蛮的惠州,还是被流放到比较富庶的杭州、黄州、湖州等,东坡总能一如既往地“吃——食——喫”。

▲ 张大千 苏东坡像

唐宋之际,文人多爱吟诗作词。其中有歌功颂德、赞美盛世的;也有针砭时弊、抨击朝廷的;也有写写人生静好,向往诗与远方的。

而苏轼除了这三种状态,还有一个独门绝技,他会不时地推出他的新美食体验以及做法。

比如,苏东坡被到黄州(今湖北黄冈)做团练副使(一个无权又无钱的官职),写下千古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等之后,就忙着在美食中寻找生活的乐趣。

比如刚来黄州,他发现鱼美笋香,于是写了《初到黄州》: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他在搞市场调研时发现,黄州的猪肉虽然很便宜,但当地人却不屑一吃。于是,他买来猪肉亲自烹饪,在肉中加入七八味调料,用文火慢炖,创造出一道流传千年的名菜——“东坡肉”。他还用一首打油诗《猪肉赋》把此肉的烹饪方法写了下来: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净洗铛,少着水,柴火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后来,东坡的这个猪肉制法成了“东坡肉”。

东坡不仅会创造美食,更能研究菜肴。譬如他的《老饕赋》就把中国烹饪与饮食表现得很精妙。

“倒一缸之雪乳,列百柂之琼艘。各眼滟于秋水,咸骨醉于春醪。美人告去已而云散,先生方兀然而禅逃。响松风于蟹眼,浮雪花于兔毫。先生一笑而起,渺海阔而天高。”

庖人的技艺,似庖丁、易牙那般高超;烹饪的精萃,全在于火中取宝;选料要精细,方能做出可人的佳肴。雪乳般的饮料沁人心脾,浮雪花的香茗让人乐陶。宴享之际,轻盈的歌舞,伴随着节奏的起伏,时急时徐,旋律的线条,时低时高,葡萄美酒令人醉,老饕之乐无穷妙!

除了写诗研究菜肴和新品。苏轼还喜欢写关于吃的段子。比如:

东坡食肉诵经,佛印云:‘不可诵。’坡取水漱口,或云:‘一盌水如何漱得!’——《诵经帖》

余患赤目,或言不可食脍。余欲听之,而口不可,曰:“我与子为口,彼与子为眼,彼何厚,我何薄?以彼患而废我食,不可。”

惠州市井寥落,然犹日杀一羊,不敢与仕者争买,时嘱屠者买其脊骨耳。骨间亦有微肉,熟煮热漉出,渍酒中,点薄盐炙微ㄡ食之。终日抉剔,得铢两于肯綮之间,意甚喜之……戏书此纸遗之,虽戏语,实可施用也。然此说行,则众狗不悦矣。——《与子由弟四首(之四)》

光爱吃还不算完,内心极度渴望成为厨子的苏东坡,除了自己吃还要自己做,并成功烹制了一系列好吃的菜。

烤、炸、煎、炒、炖、焖、煮、蒸、熬、煨,样样都来。

苏东坡不仅会吃,还知道如何吃,如何平衡膳食。古人云:“爱吃的诗人,运气一般都不会太差。”上天赠与苏先生无数珍馐美食,也奖励了他诸多琼浆玉露:


明 · 仇英《赤壁图》

▼ 酒要喝爽

别酒劝君君一醉。清润潘郎,又是何郎婿。记取钗头新利市。莫将分付东邻子。回首长安佳丽地。三十年前,我是风流帅。为向青楼寻旧事。花枝缺处余名字。——《蝶恋花》


明 · 仇英《赤壁图》(局部)

▼ 茶要喝雅

沐罢巾冠快晚凉,睡余齿颊带茶香。——《留别金山宝觉圆通二长老》

道人劝饮鸡苏水,童子能煎莺粟汤。暂借藤庆与瓦枕,莫教辜负竹风凉。——《归宜兴,留题竹西寺三首》

来源:慢书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