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养神?

 人老颠东 2019-09-16

形体是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心理活动是形体的功能体现,形体与精神相互依存。中医养生,重视形神兼顾。

《内经》是中医的经典,《内经》中即有关于如何形与神兼顾的养生方法,通过践行养生之道,达到形与神俱,形与神的协调统一,就是养生的成功。《内经》明言,“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关于养形,可以从调节饮食、起居、运动等入手。而养神,则另外有方法。

养神原则

人不但要养形,更要养神,养神包括调养精神和意志。《内经》反复强调的养神原则包括以下几点:恬淡虚无、精神内守、顺时调神、德全不危、形与神俱。

1

养神的中心思想

《内经》中早已提出了精神调养的中心思想。经文明言:“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简单分析,“恬淡虚无,精神内守”,这八个字可谓是《内经》精神调养的中心思想。意指思想上安闲清净,没有杂念,不被外物耗散心神。若能这样,就可以精气调和,精神充沛。

“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指志意安闲,欲望减少,心情处于安逸状态,不被外物干扰,容易心理满足,常感顺心顺意。

2

以德为本

中医重视养德,认为“淳德全道”,这不但符合养生之道,而且,道家与儒家也支持这种理念。《大学》讲“德者,本也”,意指修德既能让我们健康,还能让我们人生顺利,避免危险。

3

顺应四时

人禀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四时是万物生长化收藏之根本,所以只有顺应四时阴阳消长变化节律,才能健康无病。养形要顺应四时,养神亦离不开顺应四时。

养神方法

养神的方法很多,此处重视提出以下几点,包括移情、顺志、少欲、节制、守神、顺应四时等。这些方法都源于经典,并且,也完全适用于当前。

1

移情法

所谓移情,即通过转移注意力来达到调理精神的效果。当我们遇到挫折与痛苦时,心里存有怨恨恼怒烦等负面情绪,即可用移情法来排除排除不良刺激的干扰,将精神转移到情感以外的事物上。同时,也可以在精神上将事看得淡一些,在行动上脱离导致不良情绪的环境。

比如,清代《理淪骈文》中说:“七情之病,看书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者矣。”

今时我们可以通过运动,或看书,或旅游,或与朋友聊天,或看电影,或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等方法,去转移负面情绪。比如,司马迁因受宫刑,精神苦闷,即通过撰写《史记》来移情。我自己若是负面情绪时,往往通过跑步或临床工作来移情,自觉效果极佳。

2

顺志法

《内经》讲:“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志意影响着人的健康。对于实现自己正当的意愿和愿望,从而胸怀舒畅,气和志达。人人都有理想,去努力实现理想,即是顺志。《内经》讲:“百姓人民皆欲顺其志也。”

意志不但支配主宰着人的心理和行为,而且,还可以提高人的生理功能,使身体不受伤害。所以,“顺其志”其实是良性的精神调理法。

养神的关键是“适嗜欲”、“和喜怒”,争取达到“致中和”这个理想的精神状态。

3

少欲法

人人都有欲望,对于正常的欲望应努力去满足,因为当欲望得到满足时,内心的快乐愉悦也就随之而来。

正常的生命需求是维持我们每个人生命健康的基本条件。但是,欲望不能太多,太过的欲望则成为生命痛苦的根源。《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防”;《内经》亦强调:“志闲而少欲”。

若欲望太多,不仅成为精神上痛苦的原因,进一步也会导致身体的病痛。例如《内经》讲,“有所失亡,所求不得,则发肺鸣。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纵,发为筋痿,及为白淫。”少欲即是养神,养神即能让人健康。为了保持身体健康,精神愉快,一定要尽量减少欲望。

4

节制法

七情容易过极,正确的养神方法是,一定要节制自己的情感,勿使过极。

《内经》强调“和喜怒”,即是要求对过极的情志进行有意识的调节。比如,愤怒,不仅会影响五脏六腑的平衡,更容易引起精神病变。

人的一生离不开喜怒哀乐,只有理性地控制七情,才可以从容应对生活中的一切痛苦和磨难,从而减少疾病。

5

守神法

内在的精神安定平和是我们健康的根本,而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健康。

《内经》认为,若能精神“清净,则肉腠俱闭,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不管是未生病,或者已经生病,若能保持精神的淡泊宁静,不妄思,不妄想,就有益于健康。梁代大医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里说:“其生也,目不妄视,耳不妄听,鼻不妄嗅,口不妄言”,只有这样心神才能保持安定,内无杂念,五脏六腑的功能就可协调正常,益寿延年。

另外,《内经》里讲的“积精全神”、“抟精神”,都是古人进行精神修炼的专门功夫,通过类似于气功中的入静、静坐等来主动修养精神,使精气充实,形与神皆健康。

6

顺应四时法

春天属木,与肝相应。肝恶抑郁喜条达,肝气郁滞则人的心情抑郁而易怒,继而引发其他疾病。春天踏青散步,登山赏花,临溪戏水,陶冶性情,使性情与大自然相应。

夏天属火,与心相应。逢夏天要保持神清气和,快乐欢畅,胸怀宽广,精神饱满,对外界的事物要有浓厚的兴趣,培养乐观的性格,利于气机的宣畅。

秋天属金,与肺相应。秋天阳气由疏泄转向收敛,人精神亦受影响而易生悲戚,甚至抑郁消沉,当保持平静安宁,不张扬,逢秋高气爽则登高望远,以舒畅气机。

冬天属水,与肾相应。天寒地冻,阴气盛极,阳气潜伏,草木凋零。当宁静平和,“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把欲望尽量减低,保持一种无欲无求的精神状态,使神气内收。养精蓄锐,有利于来春阳气萌生。

小结

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以舍。心藏神。养神,从根本来说,即是养心。养心,不但是医家所重,亦是道家、儒家、释家所重。由此说,关于如何养心安神,亦可以参考道家、儒家、释家的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