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肥胖病的中医病因病机

 蓝天之上之天蓝 2019-09-16

一、禀赋

人体禀赋,有强壮怯弱之异,肥胖瘦削之殊。形容清癯者,多禀木火之质,肥白者每系痰湿之体。溯其肥胖缘由,关于脾肾两脏。

1、肾   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而司五液,属坎水而寓真阳。肾为元气之根,经所谓“卫出下焦”,全赖肾中真阳之蒸腾,使水化为气,得能温分肉而肥腠理,卫外以为固也。又肾中真阳,犹釜底之薪,使脾土健运不息,得以腐熟水谷,化生精微,藉以奉养四脏,灌注经络,营养四肢百骸。故肾为先天立命之基,若先天禀赋怯弱,元阳式微,火不生土,脾土卑监,不能消磨水谷,转输精微,反而积湿酿痰,痰湿壅滞经络,营卫未能周流,气血未能畅行,三焦气化失司,形体日见臃肿,渐成肥胖之疾。

2、脾  脾为后天生化之源,属太阴湿土,喜燥而恶湿,主消磨水谷,运化精微者也,故经云“脾为至阴之脏,孤脏以灌四旁者也”。又脾之与胃,以膜相连,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胃司承接,为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又为十二经脉之海,冲脉之源,属阳明燥土,性喜柔润,以通为用,脾胃同官,互相为用,始能承纳水谷,化生精微,使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得能灌注脏腑经络。如禀赋胃强脾弱,消谷善饥,饮食入胃,脾土未能消磨水谷,化生精微,转输运化,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势必聚湿成痰,痰湿壅滞,脉络失其濬和,未免气虚血瘀,日行肥胖,此其一,再者,素秉脾土卑监,饮入于胃,不能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土未能散精归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未能四布,五经未能并行,势必积湿聚痰,而成痰湿之体,异日有眩晕中风,胸痹心痛,胆胀热痹之虞,岂偶然欤?

二、饮食

1、贪杯豪饮  旧友新朋,宴请围坐,醇酒醪醴,果汁水浆,频频举杯,耳红面赤,意犹未尽,酒性酷热,甘甜滋湿,积湿蕴热,痹阻三焦,气液不得宣平,脉络为之壅阻,气血焉得畅行,行止坐卧,日形臃肿,痰湿日盛,气虚血涩,为卒中瘖痱,心痛胸痹之根萌。

2、恣意口腹   商务洽谈,贸易宴请,酒楼茶肆,应酬频仍,羔羊豚猪,膏腴肥美,煎炒炙煿,惟求适口,饮食自倍,胃肠乃伤,脾虚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未免滋湿生痰,,痰阻气机,湿滞经络,脑满肠肥,行动迂迟,日形富态。

三、起居

1、久坐终日   荧屏电脑,终日危坐,聚精会神,日以继夜,疏于运动,不知“户枢不蠹,流水不腐”之理,脉络焉能贯通,气血焉能流畅,年经月累,未免气虚血涩,五脏精华之血,悉变败浊,异日有风痱,风懿之累,眩晕,消渴,胆胀,热痹诸疾,悔之晚矣。

2、旷夜淫乐   席散酒残,移步歌厅舞榭,及时行乐,不知夜之已深,兴致正浓,岂肯歇止,违背“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日入阳尽而阴受气矣,夜半而大会,万民皆卧”之理。心阳过动,暗耗肾阴,阳愈燔灼,而成水火不交之否,与天地失之同纪,心悸怔忡,眩晕头痛诸疾,莫不由此萌生。

3、好逸恶劳   车以代步,惟图快捷,终日坐卧,懒于动作,经所谓“久坐伤肉,久卧伤气”,盖伤肉者,脾土亦伤,伤气者,肾水亦伤,以脾主肌肉,肾为元气之根故耳,脾肾两脏,气血生化之源,人之根本动摇,且火不生土,脾土焉能消磨水谷,化生精微,是以滋湿生痰,壅阻脉络,气虚血涩,行动迂缓,日见臃肿矣。

本文转载自http://blog.sina.com.cn/jiedi2010100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