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起痛风,相信很多人都会浮现出“痛到落泪”“满地打滚”的情景。确实如此,痛风是一种发作起来就会生不如死的病症,甚至有人称痛风是“不死的癌症”,可想而知,痛风多么可怕! 而引起痛风的罪魁祸首就是高尿酸。 总的来说,尿酸其实没什么用处,人体生成与排泄出的尿酸正好可以相互抵消,因此,若是身体机能正常,基本是没什么大问题的。 但是不排除一些人的饮食、作息不良从而导致尿酸浓度太高,从而诱发痛风的可能。 另外,有部分人以外高尿酸=痛风? 专家告诉你,高尿酸并不等同于痛风! 只有当尿酸长期超标,在关节滑膜处沉淀形成结晶体时,才会诱发痛风。 实际上,只有极少数人才会出现痛风,就算是痛风来袭,也无需太担心,做到饮食就可,作息规律,不抽烟喝酒等等防护措施,尿酸降下来了,痛风自然就没那么容易发作了。 因此,高尿酸患者并不需要太担心。 如果尿酸太高了,也不去积极进行治疗,一不小心,就会从高尿酸过渡到痛风,因此高尿酸者最好是控制好尿酸值。 痛风加重,身会出现三大症状,不要忽视! 症状一,半夜疼痛难忍 身体的关节部位处偶有疼痛感,尤其是下半夜时,痛感最明显。 这是由于体内血尿酸长期过高,经已在关节部位慢慢生成沉淀,影响到关节,从而诱使痛风进一步发作。 加上在傍晚时分,人体的循环系统减缓,水分也在持续流失,在“缺水”的状态下,痛风就容易发作。 症状二,四肢关节持续红肿、胀痛 很多痛风患者刚开始发作时,只有脚趾头疼痛难忍,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信不少人发生疼痛的部位会有所转移。 这是由于尿酸没有的到控制,从而随着血液循环转移到其他部位,尤其是关节软骨处,吸附在骨头缝隙,经久沉淀慢慢加重病情。 因此四肢关节处,耳蜗等部位,红肿、疼痛感会越来越厉害。 症状三,出现痛风石 当痛风经过几年甚至是十几年的反复发作,就容易造成手肘、耳蜗、指端处出现痛风石。 痛风石是由于尿酸长期积攒在关节部位所引起的尿酸盐结晶体。 痛风石大小不一,有的犹如鸡蛋,有的却像小疙瘩。 但是如果尿酸再不下降,浓度越来越高,痛风石就会“破溃而出”,流出盐状结晶体,此时就算进行治疗也很难全愈。 痛风最“爱”这四类人,看看你在不在其中? 第一类,缺水的人 水分充足,不仅能使皮肤光滑有弹性,还能够减少疾病发生的几率。 但是,有些人偏偏不爱喝水,反而喜欢果汁饮料咖啡等含糖“水分”,一日不喝不舒服。 虽然说偶尔喝些饮料不会有太大问题,但是饮料毕竟不是水,身体很容易因为缺水从而导致痛风发作。 因为水分多了,才能促进尿酸的排出,才能减少痛风的发作频率。 第二类,怕热的人 天气开始回暖,气温也逐渐上升,但是毕竟现在还比不得夏季,自然也要做好保暖。但是,一些怕热的人,不仅穿得少,偶尔还会吹风扇、空调,以此降温。 毫无疑问,这类人虽然自己是凉快了,但是对身体却是极为不负责的。 痛风是最容易在身体受凉时发作的,尤其是当四肢关节处一受凉,发作的更是频繁,简直是痛不欲生。 第三类,少动的人 白领一族大多都是长时间对着电脑,整天动也不动的人,更不用说是运动了,甚至连上下班也是使用代步工具。 由于长时间的坐着,身体的血液循环会变慢,体内的尿酸排出则会受阻,尿酸长久的积攒在体内,诱发痛风是很正常的事。 因此,白领一族被痛风缠上也就不奇怪了。 第四类,肾亏的人 中医认为,肾乃“先天之本” 。 尿酸的排泄需要肾脏。若肾安好,尿酸自然容易代谢掉,若肾功能下降,尿酸排不出去,就容易积攒着,直到肾脏难以负荷。 如果再不去保养肾脏,恢复正常功能,尿酸跟肾脏的关系只会一直循环恶化,影响身体健康。 提醒:养成三个好习惯,帮你摆脱痛风! 习惯一,多吃菜少吃肉 正所谓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很多疾病的发生都与饮食有关,尤其是痛风。 由于当代人生活质量的提高,大多数人在饮食方面都偏向于肉食,极少数人会爱吃蔬菜。 的确,肉类比菜类更受欢迎,尤其是红肉,吃起来的质感会更好。 但是这样的饮食方式极容易出现问题。先不说身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能否跟得上,更不用说吃多了肉类会更容易产生脂肪,影响尿酸的正常排泄了。 若想要身体好,就要做到饮食均衡,尤其是高尿酸/痛风患者,尽量不吃红肉,动物内脏,海鲜等食物,多吃点碱性蔬菜,比如芹菜、青瓜、海带、番茄等。 习惯二,动动脚松松骨 大家都知道,适当的锻炼有助于身体健康,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很多人都没有坚持锻炼的毅力或者时间。 其实不妨每日空出半个小时来进行锻炼,不仅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也能够增强体质,防止疾病的侵袭。 尤其是对于痛风患者来说,舒展身体也可以缓解关节处带来的不适。 慢跑、太极拳、气功、瑜伽等有氧运动都可以,切记运动时不能太激烈,做到适量就好。 习惯三,心情愉悦多笑容 由于现如今生活节奏的加快,面对这诸多压力,很多人无论是精神还是身体都不堪重负。 烦躁、抑郁、哀泣等负面情绪也接踵而来,不少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种压力从而被疾病缠身。 因此,情绪的好坏也能决定一个人的健康。 要想保持稳定的情绪,可以尝试听听舒缓的音乐,或者与别人多进行交流,把困扰不稳的情绪发泄出来。 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不要被自己的思维所禁锢,你会发现,其实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