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所有不起眼的小钱都将变成你不可忽视的财富

 linzi3333 2019-09-16
 很多人存在误区,觉得钱越少的时候就越赚不到钱,越难有实现财富增长的机会,其实不然,复利的效应是非常强大的,比如你今年1万元用于理财,按照平均年化收益10%计算,  收益1千元,明年你1万1千元来理财,试想一下,若干年后这一万元将实现多少的财富增长?这也可以被称为复利,就是将当期产生的利息计入本金中,作为下一期的本金继续计息,就是俗称的“利滚利”。
所以,钱多钱少不是问题,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打理。

正如股神巴菲特曾说过:“全世界最厉害的力量叫做想象力,但最恐怖的力量叫做复利,复利可以让你的钱越变越大,大到你无法想象的地步。”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不对称也正在逐渐被打破,理财方式也越来越多。高净值人群的理财被称为资产配,其实资产配置并不是多么玄乎神秘的事情,也并不是高净值人群的专属权利,在我看来,凡是对自己口袋子里的钱有所打理都可以被称为资产配置。此前我认为自己那么点钱做什么资产配置,但后来和一位老板聊天是豁然开朗,他告诉我,不是钱多才能配置,钱少才更应该做好规划,让自己的钱袋子鼓起来。

于是我对自己有限的资产进行了规划,经过6年的时间实现了财富自由路上的一小步。

给家庭的幸福指数上个“保险”

此前我对保险存在抵触心理,家里的七大姑八大姨很多都是卖保险的,天天保险公司的电话络绎不绝,但是在经历了身边的亲人朋友有病医不起的遭遇我开始转思路。并且很多人舍得给孩子买巨额保险却忘记自己,我首先给自己和爱人买了大病险和意外险,对于中年人的地位大家自然有所体会,上有老下有小,对于家庭支柱的中年人,保险配置必然不可少,孩子我买了大病险附带意外险,教育类保险,教育类的就当是强制储蓄。互联网保险也可以考虑为家人买一些,我买了微保的一些险种,每个月十几块钱,体验还不错。保险就是不怕万一就怕一万的存在,其实就是给家庭的幸福指数上个保险,没有发生也不影响你的生活。

以前我是这样的:




现在我是这样的:


不管什么时候为自己留个后路

古人所说的狡兔三窟特别适合我在资产配置中的理念,不管投资什么我都会为自己留个后路,这也是我在采访金融领域几年中偷师学艺的技巧,看过太多人贪图高收益血本无归。我会每个月将家庭收入的百分之二十强制储蓄或者放入余额宝、京东小金库和买银行的理财产品,虽然收益低但是苍蝇腿也是肉。这百分之二十的资产保障我的家庭基本水平和意料之外的情况应对。




鸡蛋不要放到一个篮子里

这个道理其实每个人都懂但实行起来很难。这个特别适合网贷投资者。我投资网贷大概有5年的时间,鸡蛋不放到一个篮子里一直是我必须遵守的理念。并且我坚持短期投资,没有超过三个月的。去年的暴雷潮也让我们看到网贷平台的生命周期比较短,受政策和市场影响也比较大,所以不要看长期投资的年化收益有多高,一定保持小额并且分散、短期的投资。

投资网贷时切莫贪心,一些平台搞的活动五花八门,欧洲游、新Iphone层出不穷,但是一定不能把这个作为投资的理由,正如刺激消费一样,这也是平台刺激投资的一种方式,一旦中招很可能造成自己的“过度投资”。

网贷投资时也一定要对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做一个预估,我特别不鼓励那些将自己买婚房、关系身家性命的钱用来做网贷投资,有闲钱就考察好靠谱的平台投一点,正如小赌怡情,赚一点就是小确幸,但不要押太大的注。去年之前我百分之四十的钱用来做网贷投资,平均年化收益10%,但自去年下半年开始我逐渐收缩,目前只有10%左右的钱用于网贷投资,并且选择的基本都是头部平台。

最开始投资网贷的时候我也是一个“羊毛党”,专门挑选一些平台推出的新手标,7天、15天、30天的短期新手标加上一些红包和加息券,基本收益能达到15%左右,但正是由于太分散耗费了我很大一部分精力,我逐步从投资的平台中挑选出体验好的靠谱平台中重点投资几个。

买房要趁早 攒钱的速度永远赶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

你攒钱的速度永远赶不上房子涨价的速度,所以我一直认为买房要趁早,我两次买房虽然都不是在低点,但不可否认,经过几年的时间价格已经翻倍。在买第二套的时候我曾经犹豫卖掉第一套再买,但后来我将第一套抵押贷款凑够首付买了第二套,算下来其实房贷比原来的多还五千,而我将其中一套房子租出去可以租到六千多。

高风险投资要理性 切勿相信“内幕消息”

我还有一小部分钱是在炒股,之前也因为中新股小赚了几笔,但是股票投资的风险非常大,整体而言我是比较幸运的,在股票投资里我这几年的收益还算是比较可观的。股票投资里我现在特别不相信“内幕消息”,所有的信息如果囊传到我们这样的小股民这里就已经不再是“内幕消息”。

上面几条是我的投资信条,总体而言我其实属于保守型投资者,我会比较偏向风险前置。巴菲特曾经说过:别人贪婪的时候我恐惧,别人恐惧的时候我贪婪,我比较倾向于前半句,因为我们不是人人都是巴菲特,所有后半句基本很少有人能够做到,当然,所有的投资其实都有风险,我们能做的只是通过更加合理的规划和配置将风险降到最低。

关于复利的力量我并没有夸张,如果这六年来我没有合理规划资产,我们的家庭收入紧靠两个双职工,而支出却是四个人的情况的话恐怕只能收支平衡。而现在我正在通过资产配置迎来自己的小确幸,而这都源于思维的转变,因为我开始相信,所有不起眼的小钱终将变成你不可忽视的财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