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由古代“买房难”探究古代房地产那点事

 思明居士 2019-09-16

北宋元符三年,年近七十岁的苏辙终于在河南许昌买上了房子,说起买房这件事,苏老先生那是一把辛酸泪。

身为政府官员的苏辙兢兢业业工作了几十年,却一直买不起房子,自己说:“我生发半白,四海无尺椽”。因为大半辈子没弄上一套房子,儿子们老是抱怨他,“我老未有宅,诸子以为言”。

可结果呢,苏辙最终也没在首都开封买上房子,只能在开封南边的许昌买了房子,并且苏辙不仅花费了毕生的积蓄,还狠心卖掉了自己心爱的一批藏书,以致“盎中粟将尽,橐中金亦殚”。自责“我老不自量”,到了这把年纪还来做房奴。

与之相似,苏辙的哥哥苏轼也好不到哪去,苏轼一生也没能在开封买到房子,只是在其他小地方买了几套。以至于儿子在开封结婚,因为没有新房,苏轼借了一个朋友的房子,才算把喜事办了。

由古代“买房难”探究古代房地产那点事

可见买房难在古代和现在一样始终困扰着很多人。那么古代房地产究竟是怎样的?买房难是因为开发商炒作、权贵多吃多占吗?比如现在媒体隔三岔五就曝光拥有几十套,甚至上百套房产的“房姐”、“房叔”,赚足了眼球。

可以这么说,这种问题虽然在古代也存在,但不严重。首先,古时重农抑商,靠倒腾房产赚钱会被瞧不起,北宋初年有个人叫陶毂的人曾说,当时只要有人盖房子往外出租,大伙就说这个人是市井小人,做房东都受歧视,更别说做开发商了。

其次,干房地产得有钱,古代没有银行,钱庄一般也不做开发商的生意,南北朝时候的梁朝郡王萧宏,曾经让人家拿着房契去贷款,但一张房契最多只贷给几千钱,多一分都没有,所以除非是权贵之人有一定金钱实力,才可能搞房地产投资。

比如,战国时期“纸上谈兵”的赵括,开始做大将军的时候,赵王赏赐给了他很多钱,赵括就用这些钱买了很多好的地皮、好的房子,无论贵贱,很像现在的开发商囤地、购房团购房,所以赵括这个人打仗不怎么样,商业头脑还是可以的。

由古代“买房难”探究古代房地产那点事

抗金名将岳飞为了安置家属,在江西九江买过很多房子,同时还置了不少土地,据户部报告描述:“岳飞家向外出租的不动产,共有151间房、1400多亩地以及两所水磨”。

岳飞是高级军官,本来收入就高,每次打完仗,朝廷也会有丰厚的赏赐,所以有很多钱,但这些只是个例。

最后,我们说为什么古代倒腾房产难,主要还是因为国家政策,《汉书》记载,刘邦得了天下后,在官僚阶层搞了一次大规模分房运动,但配套了一个硬规定:“欲益买宅,不比其宅,勿许”。意思是除非房子挨着,我要卖,你才可以买,不仅限制了房屋买卖,也通过这种方法让邻居相互监督,加强管制。

唐朝时期,“限卖”的政策虽然相对宽松,但也有很多规定。《旧唐书》记载,一个人如果想卖房子,必须按“先亲友、再邻居、后他人”的顺序进行,否则违法。也就是说,要想卖房子,先问亲友,亲友不要,再问邻居,邻居不要,才能卖给他人,或者亲友、邻居价格实在不公平,才能对外出售,得从族长老太爷到隔壁大妈,挨个问,挨个拿到签字才能卖。

由古代“买房难”探究古代房地产那点事

并且,朝廷严格限制个人拥有的宅地面积,《资治通鉴》记载,唐玄宗时期,朝廷对“住宅用地”管控极严:“应给园宅地者,良口三口以下给一亩,每三口加一亩,贱口五口给一亩,每五口加一亩,诸买地者不得过本制”。所以,房地产市场只能以“二手房交易”为主,没有炒房的可能。

等到了宋朝,《宋史》里记载,如果想卖房,必须有“问账”。意思是说,必须写清楚自己卖房的原因,而且必须在所有族人和邻居全部签字同意后,才能与买家进行交易,一个道理,虽然政府不审核,但得经过亲人、邻居的批准。

明清时代更有意思,实行了一种“找房款”制度,明文规定:允许卖方“凭中公估找贴一次”。比如我花了二十万买了你的房子,过段时间,房价涨到了四十万,你可以要求补一次差价,房价有起有落很正常,在这样的政策下,谁也不敢多囤房子。

由古代“买房难”探究古代房地产那点事

所以在古代,从战国到明清,房地产市场上卖来卖去的主要是二手房,也不存在产权年限一说,也很少有职业的开发商。

但不可否认,虽然古代房地产市场不像现在这么火爆,也有种种限制,但房地产开发一直没停止,房子的买卖市场也一直存在。

有考古文物证明,从西周开始,房地产交易就存在,公元前919年农历三月份,一个叫矩伯的人分两次把一千三百亩土地,抵押给一个叫裘卫的人,换来了价值包括一百串贝壳的几样奢侈品,这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一宗不动产交易,并且被刻在了一个名字叫“盉”的西周青铜器上。

由古代“买房难”探究古代房地产那点事

唐代文学家温庭筠曾经写过一部小说叫《窦乂》,里面记录了唐代商人窦乂的传奇经商经历,窦乂出身显宦世家,却胸怀“殖货有端木之远志”,选择了一条经商致富,他用一双亲戚给他的丝履卖得的五百文钱起家,接着又用破麻鞋、槐子、碎瓦等为原料,制作“法烛”,获得成功,后来有了八十万钱的身家,于是开始向房地产行业进军。

当时在长安西市的繁华热闹圈,有一片面积十多亩的内涝洼地,不能住人,垃圾成堆,一直没人买,窦乂看准时机买了下来,雇人填平,在上面盖了店铺,租给波斯胡人做生意,平均每天能收几千钱的房租。后来,窦乂听说当朝太尉李晟喜欢打马球,于是斥巨资建成一片马球场送给李晟,李晟大喜自此跟窦乂结成死党,凭借着这条人脉,加上善于经营,窦乂不到四十岁就成了长安首富,人称“窦半城”。

但窦乂这样的房产开发商只是少数,大多是一些大官可以做到,另外就是政府出面,比如北宋政府曾经成立了个“修完京城所”,本来是修筑城墙和宫殿,后来朝廷划拨给大片地皮,在上面盖住宅、店铺,然后或卖或租赁,为财政创收。

由古代“买房难”探究古代房地产那点事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会出现买房难等社会问题呢?其实和我们现在一样,买房主要考虑两个要点:地段、价钱。

古代著名经济学家管仲说过这样一句话:“凡仕者近宫,不仕与耕者近门,工贾近市”。说要是做官的,住处就离机关单位近点,务农的住处就离城门近点,容易出去,经商的就离市场近点,“孟母三迁”最后到学校边觉得合适,考虑的都是地段问题。

另外一个就是房价,苏轼、苏辙哥俩在开封买不起房都是因为房价高,最后不得不跑到周边买,白居易一直在京城长安买不起房子,就跑到陕西渭南县,买下一处宅子,平时住单位,逢假期和休息日就回渭南的家,和我们现在很多人上班族,在郊区买房,在城区租房上班一个道理。

此外,古代也看房地产升值潜力,宋朝有个叫叶梦得的人非常善于做房地产投资,有一条标准:“有好便田宅,可买则买之”,因为能升值积累财富。

由古代“买房难”探究古代房地产那点事

应该说,房地产不是近代新兴的事物,自古至今一直都有,清朝出现了购房者拿着产权证明去当铺办理抵押贷款,当铺按期收利息,民国出现了真正意义上住房按揭,之前人们只能攒钱或借钱去买房,现在有按揭,不过都是在为买房还债。

《金瓶梅》里,大郎开始在紫石街租赁了住处,金莲十分不满地说:“贼馄饨不晓事的,你赁人家房住,浅房浅屋,可知有小人罗唣,不如添几两银子,看相应的,典上他两间住,却也气概些,免受人欺侮”。后来金莲卖了些首饰,凑了十数两银子,典了上下两层四间房居住,小小院落,甚是干净,可见人对拥有一套自己称心如意的住处多么重要。

由古代“买房难”探究古代房地产那点事

昔日有巢氏教人建造房屋躲避野兽和洪水,开创了巢居文明,改变了人类历史,无论是原始巢穴,还是现在的高楼别墅,究其本质就是居住场所而已,但当人们满足基本需求后,便会去更多地追求更好资源,获得更美好生活品质。

也因此,类似于住房的这类问题也始终存在,从古至今,恒久未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