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活与哲学》导学案7-8: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19-09-16

一、阅读导学(实践观和认识论存在交叉关系,实践观不是认识论)

(一)实践

1.内涵: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2.形式(补充了解):生产实践(改造自然)、社会实践(改造社会)、科学实验(探索自然、社会规律)。

3.特点:

(1)直接现实性:把观念的存在变成现实的存在。

(2)客观物质性:构成要素,即主体(人)、手段(工具)、对象(自然、社会)客观性;实践过程及其结果受客观事物及规律制约。

(3)主观能动性:人在实践之前,实践结果就以目的的形式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马克思说:最蹩脚的工程师比最聪明的蜜蜂高明的地方在于,在造出房子之前,房子就以观念的方式存在于他的头脑中。

(4)社会历史性:社会关系中的分工协作;实践又是历史性的活动,实践内容、形式等,都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二)认识

1.认识反复性:由于主体(实践水平、立场观点、思维能力等)和客体(事物复杂变化,本质暴露需要过程)条件的限制,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在从认识到实践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2.认识无限性:作为认识对象的客观世界发展的无限性和作为认识基础的实践发展的无限性,决定了人的认识发展的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3.认识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不是圆圈式的循环运动,而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

4.真理(科学理性认识)

(1)含义: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客观性:真理都包含不依赖于主体的客观内容、客观规律。真理一元,但可以“见仁见智”。人们对同一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其中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即只能有一个真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3)具体性、条件性:条件性,真理都有自己适用条件和范围;具体性,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过程来说的,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具体、历史的统一。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真理与谬误界线不容混淆。真理中没有谬误,谬误中也没有真理。列宁:“只要再多走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谬误。”真理可以超越自己,实现自身发展,但不可以超越历史条件,不可以被推翻。

(三)实践决定认识

《生活与哲学》导学案7-8: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1.实践是认识来源(唯一源泉):从无到有,强调实践的地位。获得认识有两个途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2.实践是认识发展动力:由浅入深,由少到多,强调变化。实践的需要,实践创造认识工具,实践提升认识能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主观与客观的交汇点。主客观对照,才能知晓二者是否符合。

4.实践是认识目的和归宿(认识最终是为改造世界)。

二、解决问题

( 一)判断正误

(ⅹ)1.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

(ⅹ)2.认识反复性表明认识具有循环往复的特征。

(ⅹ)3.认识无限性说明人可以达到对事物本质的终极性认识。

(ⅹ)4.真理是具体有条件的,因此真理中蕴含着谬误。

(ⅹ)5.获得真知只能通过实践。

(ⅹ)6.数学可以证明某些结论,因而检验真理的标准并不唯一。

(√)7.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

( 二)最佳选择

1.新闻界积极开展“走基层、改文风”活动,大批编辑作者深入基层蹲点调研、采访写作,在推动具体工作上取得积极进展。这启示我们(D)

A.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B.认识的发展是一种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C.深入群众实践就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D.应做到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成功是把“不可能”变成“不!可能!”。合理性(B)

A.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B.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C.真理具有具体条件性 D.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

3.“我们企业家最能够感到时代的变化、经济的变化,如果这个时候还去听经济学家的预测,你的灾难就大了”。观点的合理性在于(B)

A.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B.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来源

C.间接经验是不可靠的 D.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重要

4.人类发现冥王星时,看到的只是一个若有若无的光斑。美国“新视野”号探测器于北京时间2015年7月14日19时49分飞越冥王星,成为首个探测这颗遥远矮行星的人类探测器。科学家对冥王星开展探测研究活动表明(B)

①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②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能摆脱客观条件的制约③太空探测器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了认识的发展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研究发现,被大多数除菌产品列为首个需要杀灭的细菌——葡萄球菌,不仅能起到消炎的作用,还能保护人体免受大范围炎症的困扰,材料体现认识论道理是(B)

A.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B.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C.真理和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D.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无条件的

6.“纸包不住火”面临挑战。中科院科学家经过6年努力,合成出一种可耐1000摄氏度以上高温的新型无机材料纸张。这一研究佐证了(B)

①人类对真理的追求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②认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③客观事物复杂性决定人们认识反复性④认识发展具有不依赖于事物的客观规律性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7.过去人们普遍认为,健康就是没有生病或者体质健壮,后来又认识到心理健康也是健康的重要内容。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给出的定义是“健康不仅仅是身体没有疾病,还要有完整的心理、生理状态和社会的适应能力。”从哲学上看,这表明(B)

①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②认识到的真理总是在认识发展中不断被否定③人的认识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④认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8.下列对认识和真理说法错误的是(C)

①认识是一个过程而真理是不变的②真理是认识,但认识不一定是真理③两者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④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而认识的内容是主观的⑤认识是对客观事物现象的认识,真理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A. ③④⑤ B.①②④ C.①④⑤ D.②③④

9.1990年,肯尼迪太空中心将哈勃望远镜送上太空,它被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称为“伽利略的望远镜后最重大的天文学进步”。25年来,哈勃望远镜为我们理解太阳系的构成带来了更多、更好的图像资料,也带领我们探索了宇宙边缘。上述材料体现了(A)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意识活动有主动创造性

C.意识活动有自觉选择性D.意识对生理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10.你对大人说:“我看到一幢用玫瑰色的砖盖成的漂亮的房子,它的窗户上有天竺葵,屋顶上还有鸽子……”他们想象不出这种房子有多少好。必须对他们说:“我看见了一幢标价十万法郎的房子。”那么他们就惊叫道:“多么漂亮的房子啊!”大人与小孩的不同理解,由于(A)

A.认识对实践具有依赖性 B.实践与认识具有差异性

C.实践与认识具有一致性 D.实践水平决定认识水平

11.要知道砒霜是否有毒,就得亲口尝尝。”这句话(D)

A.否认了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B.否认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否认了人们可以认识客观事物 D.否认了获得认识的途径不是唯一的

(三)探究简析

1.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针对当前存在的政府环境责任难落实等环境治理顽疾,首次将雾霾治理入法。环保部门将在环境监测总站发布空气质量新标准第三阶段所有点位的实时监测数据。地方的环保监管执法力度在加大,多家央企下属分公司因大气污染物超标排放,被按日连续处罚,在环境治理问题上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指出实施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的。

答案:①认识产生于实践需要。经济发展面临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使得雾霾治理、“按日计罚”制度应运而生。②实践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环保部门发布空气质量实时监测数据,促进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③实践锻炼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多家央企下属分公司因大气污染物超标排放,被按日连续处罚,增强了企业在环境保护问题上的自觉性。

2.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中国共产党坚持在实践中完善和发展治国理论。随着改革开放实践的不断深化,在长期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十六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这些理论创新已经而且必将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我国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

答案: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正是基于我国建设发展实践中遇到的政治、生态、社会等领域的问题,党才提出了“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社会建设”和“五位一体”的理念。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党在四个文明建设实践基础上提出了“社会建设”和“五位一体”,说明认识在实践基础上深化、发展。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我国建设发展的实践验证了四大文明建设理论的正确性,“社会建设”和“五位一体”理念的正确性也将得到实践检验。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生态文明”“社会建设”“五位一体”理念的提出是为了更好的解决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