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盲目补钙,当心血管变“玻璃”这些补钙误区,送给您

 艾芭 2019-09-17

补钙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为了预防骨质疏松,中老年人们越来越重视补钙,牛奶、骨头汤、钙片……一听说吃什么能补钙,马上就会想办法去买。但是你知道吗,这样盲目乱补,反而可能补出一身病!

补钙补不对,可能会导致血管钙化、肾结石等多种疾病,对健康反而有害。

盲目补钙,小心疾病找上门

1.血管钙化

身体中99%的钙在骨骼中,1%的钙在血液里。当人们摄入钙质后,钙元素大部分会沉积到骨骼、牙齿,但也有部分钙经消化道吸收进入血液,形成血钙。

如果人们通过食用水产品补钙,那其中除了钙元素之外,还含有不少磷元素。若摄入过多,磷元素就会与血液中的钙结合,形成羟基磷灰石,沉着在动脉壁上,导致血管钙化。

血管钙化会造成动脉硬化、血管狭窄等问题,严重的甚至还会诱发心肌梗塞和脑梗死,同时还为患者手术增加了风险与困难。

高“磷”水产品有哪些?

常见的水产品中,含磷量比较高的有鱿鱼(含磷量392mg/百克)、虹鳟鱼(含磷量374mg/百克)。相对来说,花蛤(含磷量126mg/百克)、草虾(含磷量275mg/百克)、螃蟹(含磷量262mg/百克)都属于低磷水产品。

按照每人每天最多摄入磷1000mg来计算,鱿鱼每天食用量不宜超过半斤,虹鳟鱼最多四两,螃蟹食用量宜少于一斤,草虾最好少于八两,而花蛤则最多不超过2.5斤。

2.肾结石

除了水产品外,还有不少人会通过喝豆浆来补钙。但豆浆中含有较多的植酸,它在肠胃道中就能与钙结合形成不易吸收的絮状沉淀物,导致大便干燥;它还能与血钙结合成盐类,若摄入量过高,超出肾脏的承受能力,就会导致肾结石。

除了豆浆之外,黄豆、青豆、蚕豆、豌豆、白芝麻、玉米等食物中的植酸含量也非常高,除了食用时要注意不能过量之外,还可以将它们提前放在40~60℃的温水中浸泡15分钟,以减少植酸含量。

注意:黄豆、豌豆、青豆等豆类发芽后植酸会有所降解,所以豆芽的植酸含量一般不高。

3.儿童生长发育不良

儿童也是补钙“大户”,为了让孩子多长个儿,不少家长从小给孩子补钙。其中不少家长并没有咨询过医生,自己买钙片给孩子吃,加上饮食中补充的钙量,这样很容易造成长期过度补钙。

肠道中过多的钙会抑制铁、锌等营养物质的吸收,导致儿童出现厌食、贫血、免疫力下降、生常发于缓慢等症状。而且过度补钙会让骨骼过早钙化,骨骺提前闭合,终末身高受到抑制。另外,钙在眼内沉积,还会影响儿童视力,甚至可能导致白内障。

科学补钙,这三个误区要避开

钙补得越多越好

一般来说,我国成年人每天需要的钙量为800mg,而体重在50kg~70kg的老年人,每天需钙量约为1000毫克。

从之前的内容我们可以明确,过量补钙反而会对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它是导致血管钙化、肾结石等症的一大风险因素,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也会产生抑制作用。

此外还有资料显示,过量补钙会增加25%的冠心病患病风险,15%的脑卒中风险。

补钙能治骨质疏松

“人老了骨头会脆,这时候就得补钙来防治骨质疏松”,这似乎是绝大部分人的认知。但事实上,这个想法有一定的偏差。

骨质疏松分为两大类,因年龄增长、绝经等因素引发的属于原发性骨质疏松;因某些疾病、药物等诱因引起的骨质疏松则属于继发性骨质疏松。

通常来说,补钙对于防治因营养不良引起的继发性骨质疏松比较有效,而对于原发性的骨质疏松,补充雌激素等治疗方法可能比补钙更有用。

喝骨头汤能补钙

在“吃啥补啥”的思想下,大家普遍觉得喝骨头汤能补钙。但事实证明,每100ml骨头汤中钙含量仅为2~5mg,更多的成分则是脂肪,若煲煮时间较长,还可能产生大量嘌呤。

越是熬煮得发白,让人以为“含钙高”的骨头汤,其中脂肪含量越高。也就是说,比起喝骨头汤补钙,人体摄入更多的反而是脂肪。因此,患有痛风、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及其他心血管疾病的人群,不建议常喝骨头汤。

正确补钙小妙招

食补在补钙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适度适量的前提下,它比口服钙剂更为安全、廉价,且能同时摄入其他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可全方位为人体补充营养。

所以一般都会建议想要补钙的人群,首先采取食补的方式,平时适当多摄取高钙食物,如牛奶等乳制品、虾皮、豆腐、黑木耳、芝麻酱等。

此外,下面4个妙招也有助于大家增加钙摄入、促进钙吸收。

1

低盐饮食减少钙流失

高盐不仅会在肠道中影响钙的吸收,还会在排泄中引起钙流失。据统计,肾脏每排出1000mg的盐,就会伴随约28mg的钙流失,所以说盐吃多了会加剧人体的缺钙现象。

膳食指南建议成年人每人每天的盐摄入量为6克。除了在做菜时要尽量少放盐之外,平时还要注意隐形盐的摄入,各种酱料、腌制菜,甚至话梅、瓜子、泡椒凤爪等零食中的含盐量也不低,平时要尽量少吃。

2

选择适合自己的钙剂类型

调查发现,我国老年人饮食摄取的钙质通常不足400mg,所以对不少老年人来说,有必要额外补充钙剂。

但口服钙片也有不同的类型,如碳酸钙、活性钙、乳酸钙等,不同类型的钙片补钙效果不同。

一般推荐选择碳酸钙,比起葡萄糖酸钙等钙剂,它的钙含量相对更高,可达到40%,而且更易人体吸收。但具体还是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

3

找准时间吃钙片

吃钙片最好是随餐服用或是餐后半小时左右服用,这样食物中的糖分、油脂可与钙片一同进入肠胃道,更利于人体吸收。

一般不建议睡前服用钙片,这样会使得夜间血钙含量较高,尤其针对没有起夜上厕所习惯的老人来说,形成尿结石的危险性更高。

4

常晒太阳促进钙吸收

人体皮肤中存在着一种叫做7-脱氢胆固醇的物质,在紫外线的照射作用下,它会转变为维生素D。而维生素D与钙是一对好搭档,它可以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

但要注意,玻璃对紫外线有削弱作用,所以隔着玻璃晒太阳并不能促进维生素D的生成,还是要尽量出门晒太阳。不过夏季紫外线过于猛烈,建议选择清晨、傍晚日照相对较弱的时间段,起码晒个15分钟,每周至少晒2次。

人体骨钙量在35岁达到顶峰,往后便开始逐渐减少。所以实际上,每个年龄段都需要适量补钙。不过年轻人一般不需要额外补充钙剂,只要培养好的饮食和运动习惯,多晒太阳,争取在35岁前多增加骨量,为日后年老做好准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