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哥窑枕 明哥窑洗赏析(之九)

 国瓷情dg 2019-09-17

         哥窑: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釉为失透的乳浊釉,釉面泛一层酥光,釉色似炒米黄,灰青多见。釉面大小纹片结合,(经染色后的大纹片呈深褐色,小纹片为黄褐色,俗称“金丝铁线"。

         记载哥窑的文献主要有元代的《至正直记》,明代的《格古要论》,清代的《博物要览》等。但究竞哥窑窑址何在?性质如何?一直是陶瓷史研究中众说纷纭,悬而未决的问题。   现今发现真正论及哥窑最早的文献是明代陆深《春风堂随笔》:“哥窑,浅白断纹,号百圾碎,宋有章生一,生二兄弟,皆延州人,主龙泉之琉田窑,生二所陶青器纯粹如美玉,为世所贵,即官窑之类;生一所陶者色淡,故名哥窑"。明万历高濂:“官窑质之隐纹如蟹爪,哥窑质之隐纹如鱼子,但汁料不如官窑料佳耳"。产地为今杭州,开片有粗有细,细者为“百圾碎"。(本期展示宋代枕,明代洗均为“百圾碎”。

1,宋代哥窑暗刻人物水波纹瓷枕

           长18.5cm,方径13cm,腰径10cm。

           通体施哥釉,开碎纹片,呈长方体收腰,釉面莹润现酥油光,一侧中间有一通气孔,四角有垫烧痕迹。器面暗刻人物水波纹(更象梦幻纹,梦想成真)。纹饰古朴简洁,线条流畅,自然形成的蝴蝶斑,传世特征明显。是一件难得的宋代哥窑瓷枕。(此件器型与日本奈良国立博物馆    中国瓷器:  宋代瓷枕  完全一致)。








附:   日本奈良国立博物馆中国瓷器: 宋代瓷枕。

     2,明代仿哥窑洗

      高8.5cm,口径19cm,腹径24cm,底径14cm。

       收口,圆腹,圈足,通体施哥釉,底素胎无釉。釉质莹润现酥光,通体开细纹片为“百圾碎”,胎体坚实,底用毛笔书写有原使用者姓名,蝴蝶斑纹自然,传世特征明里,是一件难得的明代哥釉文房用品。






附: 香港拍卖哥窑葵花洗图

         (2013年9月1日,香港嘉德利国际拍卖,这件葵花洗以3248万元成交)。




2019.9.16    于百里杜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