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好这五个方面,声乐水平轻松提高十倍!

 李泳均 2019-09-17

怎么才能唱好一首歌?我想,不管你是美声、民族还是通俗唱法,都应该了解歌唱的基本原理,遵循歌唱的艺术。只有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科学使用和保养你的嗓子,运用正确的发声方法,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声乐水平上一个新的台阶。

1、正确的呼吸方法。歌唱是呼吸的艺术,谁懂得了呼吸谁就懂得了歌唱。呼吸是歌唱的动力源泉,歌唱的来源就是呼吸。优美动听的声音离不开气息的支持,字正腔圆离不开气息的巧妙运用。人都会呼吸,这是人的本能,只是根据我们的情绪的变化而运用,由我们的主观意识而决定。

歌唱的呼吸不同于生活中的呼吸,它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带有技巧性的呼吸。我们应该了解呼吸器官,因为这些器官都参与呼吸运动的全过程,这样对我们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有很大的帮助。歌唱的呼吸方法一般为我们普遍所知的三种:胸式呼吸、腹式呼吸、胸腹式呼吸。现在世界上都推崇胸腹式呼吸法,因为它有另外两种无法比拟的优点,那就是气息深,速度快,容量大,控制力强,声音弹性好。要正确掌握这个呼吸方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经过较长时间的正规的严格训练才能达到。我们可以尝试“闻花香”和“打哈欠”的方法来训练。

要使呼和吸相互配合形成对抗,在腰部周围产生压力。这个对抗就是我们常说的“呼吸的支持”。一个演唱功底深厚的歌唱家在演唱时,呼吸均匀、控制能力好,关键在于他的呼吸肌肉群一直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可以这样说,歌唱的艺术就是呼吸的艺术,因为歌唱中所有的变化都是来自呼吸的支持。所以,呼吸是歌唱的基础,没有良好的呼吸方法来控制和运用气息,就不可能有气息饱满、圆润明亮、悦耳动听的歌声。

二、共鸣在发声中是最重要的因素,它赋予嗓音的音质和音量。如果呼吸是歌唱发声的动力,那么共鸣就是歌唱发声所遵循的路线。只有进入预定轨道,才能使声音在音质、音色、音量以及声音的穿透力等方面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人体的共鸣器官主要分为胸腔共鸣、口腔共鸣和头腔共鸣。

通俗唱法用的是口腔共鸣、胸腔共鸣较多;民族、美声唱法用的头腔共鸣较多。要特别注意的是,唱歌的声音不能完全用生活中的说话的声音一样,虽然唱歌与说话都是来源于嗓音,但唱歌比说话的声音要美而且音量要大的多。歌唱训练要把嗓子这个说话的器官制造成歌唱的乐器,才能适应歌唱的需要。

三、歌唱的语言。在人的身体这个乐器中,有一种独特的功能是任何乐器都做不到的,就是配合歌声的同时发出传情达意的诗词歌赋。我们把它称为歌唱的语言。帕瓦罗蒂曾说过:“我愿意重复我说过的意见,我所唱的词,如果吐字不清,不仅破坏了意境,而且会给观众带来反感。吐字的问题,需要下很大的功夫,一直到我成为歌唱家为止”。

人声演唱的声乐是语言和音乐相互融会的艺术。这就是人类进行思维活动,表达思想、情感、意志和愿望并进行相互交流的一种特殊工具。声乐这种借助于语言音乐化的表演艺术,较之器乐、作品所陈述的思想内容、表达的情感更为确切,也更直接为广大听众所理解和感受。可见,各种训练并不单纯是掌握使用技巧,还必须把握语言的规律,借助于语言的功能才能完成表情达意的目的。也就是说,准确的咬字、吐字,清晰的表达语句和词汇,并用声音技巧塑造旋律的音乐形象,才是歌唱艺术的真谛。

四、歌曲的艺术处理。音乐是一门听觉的艺术、时间的艺术、情感的艺术。音乐还是表演的艺术,必须要有分析、理解作品内容和体验作品感情的能力,而且还会用歌声表达作品的内容、思想感情,这是歌唱者应当具备的表现能力。要做到“以情带声、声情并茂”,应从以下几方面来把握:

1、应该选择适合自己演唱的歌曲。要根据自身的条件,从实际出发,选择最能表现自己特点的作品。

2、认真分析、处理好音乐作品,把握作品的风格。要对音乐作品中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和人物的思想感情、神态和事物的内涵做出观察、分析、理解。

3、表现出歌曲的技能技巧,领会其内涵,对音乐的语言、表现手段所表现的过去要去感受、体验和认识。

五、还要加强、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歌技再好的人,没有良好的思维品质,那也是不行的。声乐是一门集多学科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并不是简单的张张嘴就能唱而已。因此我们应该深入生活,拓宽视野,开阔眼界,让我们在科学的海洋里去吸取营养,用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去指导我们的艺术实践活动获得丰富的生活经验,这样的作品才有艺术价值,才能反映当代风貌和社会特色。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条发声练声曲,希望大家认真练习:

示范:

示范 来自老年福电视频道 00:00 01:3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