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技法探索 | 岩彩绘画语言研究基础课程(7)

 青木森森 2019-09-17

“岩彩质觉”课程综述
以材质本体直接作为艺术的语言,是当代艺术创作的新方式,也是岩彩创作的终极诉求。课程以新观念和新方式,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在接触岩彩材质的初始,就要探究其本质——体验岩性,接收岩意。
“岩彩”是地球基本物质,它可以作为绘画的颜料,但绝不仅仅只是绘画的颜料。
课程目的:
a.从“材质”的角度出发重新发现身边存在的物质世界。
研究材质的物理属性、文化属性、心理联想、语义象征。
进入“材质审美”境界,理解“材质物语”的语言方式。
b.站在当代的文化语境中,重新解读“岩彩”这个自然材质。
挖掘它深厚宽广的语义内涵,探索属于当代语境的创作思路。
课程时间为六周,分为三个子课题:
a.材质采集  b.砂土凹凸  c.同质异质
课程以“格物致知”精神为指导,努力探究事物原理,主张从实践中获得真知。

课题一:材质采集

采集对象:岩彩材质以及与其相关连的自然材质和人造材质。(下附学生的采集报告和采集作业) 

采集到的有色砂岩和有色土

有色砂岩和有色土档案整理

武夷岩彩采集报告
上海美术学院岩彩绘画工作室硕士研究生金音
自然界的天然土石是土质颜料的来源。由于不同地区地质地貌的差异形成了色相、细腻程度不同的有色土和天然砂岩。这些土经过加工提炼,可以成为非常理想的绘画材料。土质颜料化学性质稳定,不易老化,不易变色,有很强的亲和力和表现力。其所特有的温暖材质特性及其所包含的文化内涵都是现代颜料所达不到的。天然土的使用及研究为绘画材料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丰富了当代绘画的表现形式。2018年9月至10月,我以材质采集方式,调研了福建省武夷山地区的丹霞地貌。优渥的自然条件造就了色相丰富的矿石种类与地表岩土层,且山体中蕴藏着多种金属矿石和非金属矿石。仅在武夷山境内就有石英矿、石墨矿、煤矿、水晶矿、云母矿、石膏矿、辰砂矿、硫磺矿、紫陶土矿等,种类极其丰富。
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我采集了近百种土石,从中挑选出24种作为最具代表性的样本。我将其与采集到的原石和制作好的土质颜料放在一起,和潘通国际标准色卡纸进行比对。武夷山地区土壤颜色以红土、紫土、黄土为主,伴有白土、绿土、灰土等;以中明度、中纯度为主,颜色较为灰雅,鲜亮浓郁的并不多,色相较为温和。其中以黄紫关系为主,暖色系的黄红色较多,冷色调的蓝绿色较少。沙土类的原石在制作成颜料之后颜色不会产生明显的变化,但较硬的岩石打磨成细粉后,颜色会变浅。其中建阳的紫石打磨之后,呈现多种偏冷的紫灰色;龙泉的白土细看能分出很多的微差,偏黄的居多,还有一些偏绿。24种色标是根据沙土的颜色整理出来的,只是武夷山土石中很少的部分,还有更多的色彩等待着去发现。
有色土不像其他绘画颜料,质性同一,只有色相上的差异。有色土多样的质性使其在绘画语言的表达上可以产生十分丰富的效果。这些土石中,一些是含沙量很高的砂岩,质地较为松散。如武夷山建阳地区的白土,往往以细沙壤为主,一些红土颗粒还有中空的现象。另外一些风化比较严重的砂岩,只用筛子轻轻筛荡就能轻易地得到200目以下的细粉。不同的质性使其在绘画中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在此选取几种最具代表性的进行介绍:
1.水落石出效果
土质颜料由于颗粒大小不同,使其绘画的步骤变得非常重要。为了使画面层次丰富,一般会先上粗目数,再上细粉。细粉会漏进大颗粒的孔隙中,隐隐地透出一点,使画面变得有层次。但若先上细粉,再上粗目数,细粉就会完全被颗粒盖住,细粉层就失去了意义,且画面易显得脏,效果较为单一。
2.流淌效果
流淌的方法在基底的制作中非常有用。将一些颗粒状的颜料和胶调和,厚堆在画面上,再用喷壶对其进行喷洒;喷洒时要随时调整画板的方向,控制其流淌的形态,等其干燥后再在上面做效果更为自然。
3.水磨石效果
在制作过程中切记不要将有色砂岩完全粉碎,留下一些颗粒是非常有用的。在作画过程中有选择性地将其放在某些画面的局部,使其产生凹凸不平的效果,再在上面泼洒各种细粉,看似先期的物质与色相都被掩埋,但最后用打磨机将其打成平面,那些物质与色相就会出现,形成很多人为无法达到的天然痕迹。
4.开裂效果
土的细腻程度,使用时的厚薄程度及媒介剂的多少都直接影响到开片的大小和样态。粘土类材质由于其质性较细腻,若画面中需要,可以做出一些开裂的效果,含沙量较大的土则不行。通常情况下在粗颗粒层上覆盖一层厚的细粉,会较容易开裂。

总之,经过在武夷山的实地采集,让我对有色土和有色砂岩有了全新的认识。这是一种有生命的材质,有很多让人意想不到的潜在表现力。我们要做的是,学习如何掌握它、了解它的特性,找到与它最契合的载体、画笔、媒介剂等等。这中间有一些过程特别有意思,因为它是可控的,又是不可控的。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一样,每次采集的有色土的色相都会有微差。这也意味着你画的每一张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不可复制。我想,这就是大地采集的意义所在,也是岩彩材质独特的魅力所在。 

金音以自己采集的有色砂岩和有色土创作的作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