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确阅读脉法书,让你的脉学登堂入室

 昵称589037 2019-09-17

如何阅读脉法书任应秋

从脉搏的变化,可以测知体内阴阳盛衰、邪正消长的情况,所以切脉,是中医临床诊察疾病最主要的方法之一。

但是,切脉并不是十分容易的事,正如王叔和所说:“脉理精微,其体难辨,弦、紧、浮、芤,展转相类,在心易了,指下难明。谓沉为伏,则方治永乖;以缓为迟,则危殆立至。况有数候俱见,异病同脉者乎!”(见《脉经·序》)

前人在切脉上给我们累积了很多的宝贵经验和丰富知识,只要努力学习,而且学习有方,就可以达到“切脉动静而决死生之分”的境界。

究竟如何进行学习呢?兹分三个方面来谈:

熟读《脉诀》

脉诀书甚伙,其中优劣不齐,能择其善者而读之,实大有益处。

首先因其为韵语,便于诵习记忆,最适合于初学的人。其次是要而不繁,提纲挈领,实为治脉学入门的重要读物。

因此初学脉法,选一部较好的脉诀来读,是很有必要的。脉诀书较好的我认为以高阳生《脉诀》为最。

《脉诀》五卷(或作六卷,或作三卷),相传为六朝人高阳生(李时珍作五代时人)作。旧题王叔和撰,后人多辨其非,是也。

它的主要内容,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脉赋:是全书的总论,概述诊脉部位、四时休旺、辨脉疑似、脉证参合、妇人经产、诸种怪脉等。

②诊脉候入式歌:凡三部定位、取脉手法、关分阴阳、脉象分辨等,均概括于其中。

③五脏六腑脉歌:每脏都从藏象说到脉象的分辨和主证。

④脉类:共分七表、八里、九道三大类。

⑤左右手诊脉歌:分叙两手头、中、末三指分诊三部之法。

⑥诊生死顺逆歌:包括动数止代、形证相反、五行相克等。

⑦察色观病候歌:既从全身总述,亦从五脏分叙。

⑧妇人脉歌:主要畅叙妊产两方面的脉候。

⑨小儿脉:记生死候和外证诸脉。

⑩诸杂病脉歌:有伤寒、阴阳毒等病多种。以上各门长短歌诀凡二百余首,实为脉诀中之最丰富者。

过去非议《脉诀》的,往往怪其词俚而旨浅,竟望望然弃之。惟周学海对《脉诀》颇有恰当的评价。

他说:“作者之苦心,乃故作此浅鄙之词,不欲用《脉经》之深隐,使末学终无所问津焉耳。至其词有异于《脉经》,则又非无义,而不足为大病。何也?

《脉经》且未尝尽合于古矣,岂惟《脉经》,即《难经》言四时脉状,且与《素问》大异矣。

后人虽疑而辨之,卒不似排抵《脉诀》,直至欲取而焚之者。徒以《脉诀》文词浅鄙,易生轻侮耳。而孰知作者苦心,正在是哉!

其私心之所得,临证之所见,确有异于古之所云,遂毅然恻然为后人告也。”(《新刻脉诀刊误·序》)

周氏这样的评价是正确的,《脉诀》一书不仅概括了《脉经》中的主要内容,实亦有其独具心得的地方。

例如浮脉,《诀》云:“按之不足举有余,再再寻之指下浮;藏中积冷营中热,欲得生精用补虚。”

浮为表脉、阳脉,夫人得而言之,“藏中积冷营中热”之浮,按之不足而举之有余,则诸大家均罕言之。里阴虚而藏中积冷,故按之不足;表阳盛而营中有热,故举之有余。

独朱丹溪于此大有所悟,谓此乃阴不足阳有余之证,拟人参地骨皮散(人参、地骨皮、茯苓、知母、石膏、柴胡、生地黄、黄芪)为治。

吾人用以治阴不足阳有余而脉浮发热者,殊屡屡效,以证《脉诀》所言,实有经验也。

自《难经》以降,寸、关、尺三部,已为持脉之大法,而二十四脉中,都能从寸、关、尺三部分辨的,舍《脉经》而外,实难多觏。

而《脉诀》中的三部辨脉,又无不各有所本,如浮脉诀所云:“寸浮中风头痛热,关浮腹胀胃虚空,尺脉见之风入肺,大肠干涩故难通。”系本之于《脉经》的“平三关病候并治”篇。

“尺脉见之风入肺”一句,其义尤深。盖尺候腹中,《素问》之义也。浮为风,风阳入肺,传之于腑,大肠燥金之气,因而干涩。

其他诸脉,亦无不如此分辨,于此足以说明《脉诀》所概括《脉经》的最多,即指为《脉经》的通俗读物,亦无不可。

注解《脉诀》的,亦有多家,而以元季戴同父的《脉诀刊误》,明代张世贤的《图注脉诀》,清朝王邦傅的《脉诀乳海》三书,各具精义。

戴氏书或释或辨,多据《内》、《难》、仲景、叔和之言为证,颇委曲详尽;虽其所辨,不无过词,而于大义,则无不赅洽。

张氏书既图解明析,复从阴阳五行之理以入说,平脉辨证之道以处方,能灵活运用之,足资启发。

王氏书从《内》《难》以阐其义,证《脉经》以明所本,引据最博,说理亦透,并于河图洛书诸理,以及营卫循行之义,致力尤深,较戴、张两书,实有过之,而无不及。能参看三家所注,斟酌取舍,自能循序以进矣。

精研《脉经》

《脉经》十卷,西晋王叔和撰,是研究脉学仅存的最早的一部专著。

据叔和自序说:“撰集岐伯以来逮于华佗经论要诀,合为十卷,百病根源,各以类例相从,声色证候,靡不该备。其王、阮、傅、戴、吴、葛、吕、张所传异同,咸悉载录。”

说明王叔和在当时可能见到的有关谈脉的一些著作,都经过搜集整理,才成为《脉经》,是具有总结性的一部很有价值的典籍。

徐大椿说:“王叔和著《脉经》……其原亦本《内经》,而汉以后之说,一无所遗……汇集群言,使后世有所考见,亦不可少之作也。”(《医学源流论·脉经论》)

这个评价,是完全正确的。因此我们研究脉学,而不从《脉经》打下基本工夫,甚或竟毕生不一览《脉经》,则犹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了。

我前面提倡熟读《脉诀》,正是为研习《脉经》打好基础。并不是主张仅读《脉诀》,而不研习《脉经》。所以精研《脉经》,是学习脉法最紧要的一环。

《脉经》的主要内容是:第一卷叙述寸、关、尺三部,分见二十四脉,以及五脏六腑、阴阳营卫所主,虚实顺逆疾病所起,与其将差难已诸候。

第二、三、六三卷阐发脉气本于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并各举其阴阳之虚实,形证之异同,而为施治补泻之方。

第四、五两卷,博采仲景、扁鹊、华佗等察声色消息死生之理,决四时百病死生之分,从而发明色脉之要。

第七卷列言治病之法,大都有八(汗、吐、下、温、灸、刺、火、水)。均宜察人阴阳交,并虚实、生死、损至,以合治法可否之宜。

第八卷分叙尸厥、霍乱、中风、血痹等数十种杂病的平脉、辨证、论治。

第九卷论著妇人、胎产、小儿等的平脉、辨证、论治。

第十卷“手检图二十一部”,但其内容仅为复论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三部二十四脉形证所属,别无图可见,何以有此差谬?尚不明其原因。

喻嘉言讥《脉经》说:“汇脉之中,间汇一证,不该不贯。”(《尚论篇》)这是喻氏的偏见。

《脉经》既是由于汇辑诸书而成,便不同于自为之说条理一贯。叔和博采汉以上诸家有关脉法要论,各以类从,分为十卷,群言汇集,或有不贯之处,而大纲汇举,实亦无伤。

即脉言脉,费千言不能述其义,惟以证言脉,以脉辨证,脉证兼说,则脉理易明。

也可以说后人于脉理之有所发挥,即以脉证为其根据,否则便毫无立论之地也。

因此说,辑脉而不废证,这正是叔和的成功处,喻昌议其非,未足以为知言。

王叔和给我们留传下这样一部脉法专著,是不容易的,应该很好地珍惜它、发扬它,使它不断地放出光芒。

今本《脉经》所存之内容,其绝大部分,不外出于《素问》《灵枢》《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五书。

一至六卷,多为《素问》《灵枢》《难经》之言,七卷多出自《伤寒论》,八、九两卷,大半皆选自《金匮》。

能精研之,不仅诸书之言脉者略尽于此,并可从脉与证按其分类而比较分析之,便更能深入一步,而另有所领悟。

抑且《脉经》所引诸书之文,常有与今本不同处,如第七卷云:“汗出而热留者,寿可立而倾也。”(热病第十八)《素问》误作“病而留者”。

又如第七卷云:“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发热,前厥者后必热。”(病不可发汗证第一)《伤寒论》误作“前热者后必厥,”而与下文“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之义不合。

类此之处颇多,精习《脉经》,尤足以订正诸书之失,而有助于经典著作之研究也。

惟《脉经》自宋熙宁中经林亿等校雠,刊版行世后,迄无注本可参。不得已退而求诸刻本较善者,则有清季光绪年间池阳周澄之的校刊本,颇清析可读。

周氏据嘉定黄锟校本(黄以所藏旧钞本、与元泰定柳赟、谢缙荪复刻陈孔硕本,明童文举重刻袁表本,及赵府居敬堂本,互校刊成。)、金山钱熙祚刻本(钱氏亦据袁本校订)。

以及叔和所引《素问》《灵枢》《难经》《中藏》《伤寒论》《金匮方论》《甲乙经》,与后来各家之引据《脉经》者,更相校雠而成,是现行刻本中之最精审者。虽无注文,而上述诸书,大半都有解释,如能一一检阅而细读之,亦不甚难。

博览名著

精习《脉诀》《脉经》以后,于脉学已具有坚实的基础。循此而博览诸家名著,更足以广其识而深其意。

古代论脉法的名家虽不少,而其发挥最为深透,大有可观者,约有下列数家:

1. 《诊家枢要》:元·滑寿著,书凡一卷,不过七千余言,其立论要以阴阳对待为说,而说皆精审。

如“察脉须识上下来去至止”云:“上者为阳,来者为阳,至者为阳;下者为阴,去者为阴,止者为阴。上者,自尺部上于寸口,阳生于阴也;下者,自寸口下于尺部,阴生于阳也。来者,自骨肉之分而出于皮肤之际,气之升也;去者,自皮肤之际而还于骨肉之分,气之降也。应曰至,息曰止也。”

又论“脉至”云;“凡脉之至,在肌肉之上,出于皮肤之间者,阳也,府也;行于肌肉之下者,阴也,藏也。若短小而见于皮肤之间者,阴乘阳也;洪大而见于肌肉之下者,阳乘阴也。寸尺皆然。”

又论“持脉”云:“持脉之要有三:曰举、曰按、曰寻。轻手循之曰举,重手取之曰按,不轻不重,委曲求之曰寻。初持脉,轻手候之,脉见皮肤之间者,阳也,府也,亦心肺之应也;重手得之,脉附于肉下者,阴也,藏也,亦肝肾之应也;不轻不重,中而取之,其脉应于血肉之间者,阴阳相适,中和之应,脾胃之候也。若浮中沉之不见,则委曲而求之,若隐若见,则阴阳伏匿之脉也。三部皆然。”

他如论三十种脉象,亦无不以阴阳对待为言,而皆各具精义,言简意赅。

2. 《诊宗三昧》:清初张路玉著,书凡一卷,自“宗旨”至“婴儿”计十二篇,其中以“脉象”、“师传”、“口问”三篇,是全书的“三昧”所在。

其论脉象,以首先识得弦、钩、缓、毛、石五脏的常脉为主,五脉之中,必以缓滑之象为平脉,为有胃气,如某一脉偏少冲和之气,即是病脉。

或在本部反见他脏之脉,便是本脏气衰,他脏之气乘之所致,在参以形体之肥脊,方土之宜异,气候之流变等而参合之,庶几脉形无遁,真象毕露矣。

《师传》一篇,列叙浮、沉、迟、数等三十二脉,每一脉首言其形,再说其所以具此形之理,再述其所主之证,再辨其疑似之见,再论其兼见他脉之由,最终畅发其分析证治之巧。层层剖析,曲尽奥义。

《口问》十有二则,阐述三焦、命门、神门、冲阳、太溪、反关、人迎、气口、逆顺、异脉、妇人、婴儿诸脉之候,以及初诊久按、脉证异同、从脉从证、脉法阴阳、高章纲惵卑损脉法、辨声与色、沉脉温补转剧诸法之理,无不深入浅出,可解积疑。尤其是解高章诸脉,尤为明晰。

3. 《诊家正眼》:明·李中梓著,书凡二卷。

首卷言脉大义,多本《内》、《难》立说,言简意赅,纲纪秩然。

二卷分述二十八脉,每脉均以“体象”、“主病”、“兼脉”三者为纲而次第述之。“体象”、“主病”两项,都以简切胜,独于“兼脉”,则畅发其辨证析疑之能事,最终殿以《脉法总论》一篇。

凡脉之阴阳变化、色脉参伍、尺肤相合、病证所主等项,均能尽其意解言宣之妙用,其于《素问》《伤寒论》许多脉体之解释,既不费词而明晓如绘。

结合二十八常见之脉,以理解《内经》、仲景不常见之脉名,并从而道出所以之理,非于脉学有较高的修养和丰富的临证经验者,实难道出只字。

虽于纵、横、逆、顺诸脉仍不具体,究不失为言脉法之佼佼者。

4. 《脉神章》:明·张介宾著。书凡三卷,系《景岳全书》的一部分。计分“内经脉义”、“通一子脉义”、“难经脉义”、“仲景脉义”、“滑氏脉义”、“诸家脉义”六篇。

而尤以“通一子”一篇,为张氏治脉学的精华所在,全篇凡十三节,都能发微启秘。其中“独论”、“胃气解”两节,尤为卓见不群,发人深审。

其言曰:“独之为义,有部位之独也,有藏气之独也,有脉体之独也。部位之独者,谓诸部无恙,惟此稍乖,乖处藏奸,此其独也。

藏气之独者,不得以部位为拘也,如诸见洪者,皆是心脉;诸见弦者,皆是肝脉;肺之浮,脾之缓,肾之石,五藏之中,各有五脉。

五藏互见,独乖者病,乖而强者,即本藏之有余,乖而弱者,即本藏之不足,此藏气之独也。脉体之独者,如经所云,独小者病,独大者病,独疾者病,独迟者病,独热者病,独寒者病,独陷下者病,此脉体之独也。总此三者,独义见矣。

夫既谓之独,何以有三?而不知三者之独,亦总归于独小独大、独疾独迟之类,但得其一,而即见病之本矣。故经曰:得一之精,以知死生。”(《独论》)

《素问·三部九候论》叙七诊之独,仅属例举而言,并未如张氏所言之深刻,且能示人以察独之法,非会心有素者,未之能也。

又论述胃气云:“凡诊脉者,无论浮沉迟数,虽值诸病叠见,而但于邪脉中,得兼软滑徐和之象者,便是五藏中俱有胃气,病必无害也……

察之之法,如今日尚和缓,明日更弦急,知邪气之愈进。邪愈进,则病愈甚矣。今日甚弦急,明日稍和缓,知胃气之渐至,胃气至,则病渐轻矣。

即如顷刻之间,初急后缓者,胃气之来也;初缓后急者,胃气之去也。此察邪正进退之法也。”(《胃气解》)

从来言胃气者,均未能像张氏这样,既能授人以察胃气之规矩,又能示人以察胃气之巧,绝非泛论之可比。

5. 《周氏脉学四种》:清·周澄之著,计《脉义简摩》八卷,《脉简补义》二卷,《诊家直诀》二卷,《辨脉平脉章句》二卷。均在《周氏医学丛书》第二集中。

周氏这四种书,都是辑自《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方论》《脉经》《甲乙经》《千金方》《千金翼方》,以及宋元以来的名贤、日本诸家,截至目前止,可说是硏究脉学最完善的一部类书。

他说:“考之于古而有所本,反之于身而有可信,征之于人而无不合,斯施之于病而无不明。”(《脉义简摩·自叙》)这是周氏的自我评价,是很恰当的。

四种书中,以《简摩》为基础,凡关于脉学的部位、诊法、形象、主病、名论、妇科、儿科诸类,都选辑得至为精当,并都作了相当的阐发。

《补义》则纯为周氏的发挥,分两个部分,曰“诊法直解”,曰“诸脉补真”、前一部分发挥求脉、审脉、三部九候、气分血分、十二经动脉、命门三焦、三关脉体等大义,都解说得异常深切。

后一部分发挥三十余种脉象的精义,所谓“补”者,系补郭元峰《脉如》二十八脉辑说之未备,所谓“真”者,即一言一义,均系周氏历验而来,绝无欺诳之谈。

如其于滑、涩、动、结、促五脉之辨似云:“滑者,脉之浮沉起伏,婉转流利也。形体条畅,浮沉皆得,若来如电掣,略按即空,此滑不直手,元气将脱也。

涩者,脉之将起未起之际,有艰滞难进之意,及其既至,亦颇有如掷如跃之时,但中间常于将来之顷,夹杂一二至阻滞不畅耳。

动脉全似滑脉,滑脉形体和软而有起伏,动则形体坚搏,指下如豆,躁疾鹘突,几于有来无去,起伏不明也。

结脉,即动脉之怠缓者;促脉,即滑脉之兼洪者。此五脉,惟促脉主病,气分居多,余四脉则气血参半,而有寒热虚实之殊。”(《滑涩动结促辨》)

《直诀》所言,曰“总义”,曰“会通”,曰“真言”。“总义”分脉象、指法、主病三章,字字坚实,各有着落,均从《内经》《伤寒论》《金匮》诸书中融会得来,颇能道其奥旨。

“会通”综述浮、沉、迟、数等二十四脉象的参伍错综,示人于既明各象之专义后,再能比例而得其参见错出者,此脉学一贯之义也。

“真言”曰位、数、形、势、微、甚、兼、独八字。位即三部九候,数以纪其多寡,形为脉之静体,势乃脉之动态,四者为正脉之提纲。

微甚所以衡脉变之轻重,兼独所以审脉变之主次,四者为变脉之提纲。

《章句》所以注释《伤寒论·辨脉、平脉》两篇的文义,多本临诊治病之实际体验解说,较诸家所注踏实。

周氏后来以为所著四种,卷帙浩繁,非一般人所可尽读,乃于四种中撮其要者,简之又简,订为两卷,名曰《重订诊家直诀》,凡二十二篇,真可谓要言不繁矣,刊于《周氏医学丛书》第三集中。

以上五书,均为研究脉法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著作,各有专精,而以周氏书尤为博大,如能尽得其旨,庶可谓于脉学升堂入室矣。

▍版权声明:本文摘自《山东中医杂志》。版权归创作人所有,我们尊重著作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如涉及版权争议,请著作权人告知我方删除,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