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浪漫的实干家

 静雅轩345 2019-09-18

特别由衷地欣赏苏轼,从他的字里行间总是能感受到充满浪漫的情怀和他的炽热真性情中透露出的人格魅力。

特别感动这么一位千百年前的文人骚客,那个时候就具有了现代精神的执政理念“民为邦本”。

苏轼说:“位之存寄乎民,民之生寄乎财。故夺民财者,害其生者也;害其生者,贼其位者矣。”主张强国首先要富民,改革要渐进。

林雨堂先生说:“苏轼是具有现代精神的古人”。苏轼具有民本思想,深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至今展读,令人动容,这是苏轼的精神内核。苏轼是被世人公认的浪漫诗人、文坛领袖,也是锐意改革的政治家。

他曾经青云直上、指点江山,也曾经几起几落、生死未卜,四十五岁被贬黄州,五十九岁被贬惠州,六十二岁被贬儋州。

他的经历中似乎多了几分坎坷与折磨,但是也许恰恰是这样的苦难经历,造就了他独特而鲜明的人格魅力。

苏轼的一生,真的就像一部美妙的大片一样,自始至终震撼和撞击着每一个走近他的人。

从政40年的生涯中,他在中央做官被贬到了地方后,反而能为老百姓做点实事。用现代话说他始终坚持了爱民亲民惠民这条主线,关心民生民计。

诸如:在杭州,他创办了安乐坊(即医院),使百姓有地方看病就医;在惠州,他设计并推广了秧马,减轻了农民的劳作之苦;在定州,他推广水稻技术,使当地百姓吃上了大米。

他还创制了中山松醪酒,流传至今,成为名酒。苏轼做过这么多的地方官,最为出色的政绩,最能体现他浪漫与实干特点的是两件大事。

这两件事都跟水有关,第一是在徐州抗洪抢险,第二在杭州疏湖筑堤。这两件事情,苏轼都干得深入民心。

首先说徐州,苏轼在宋神宗熙宁十年,四十二岁的时候做了徐州知州。他一到徐州,就让黄河给他了个下马威,黄河发大水了,水位很高,将近有三丈高。

高出城内的地面,局面非常危险,苏轼他紧急调了五千个民夫修城墙,加固城墙。可是根本不够用,于是苏轼戴着斗笠、披着蓑衣、拄着木杖,去请驻扎在徐州的北宋的禁军求援。

我们知道北宋的禁军直接听命于皇帝,不能随便乱调动的。这时候苏轼管不了这些,还好禁军队长很明事理,说大人如此尽力,小人们自当奋先。

带着他这些士兵赶修、抢修了一条长堤。长堤加得太及时了,转天外城墙就被冲垮了。如没修这长堤,徐州城就完了。

苏轼在城墙上搭个棚,每天就住在城墙头上,渴了喝口凉水,饿了吃块饼子,死死地抵抗了七十多天,愣把这水给等退了。

为了防患于未然,苏轼又紧急上报朝廷,要求加紧拨款,他要修一道结结实实的长久的建筑,而不是临时的长堤。

这让我们看到了苏轼不仅仅是一个光会写诗文的文学家,更是苦干实干,一个具有极强的社会责任感的好官!

大堤落成以后,为了庆祝,就在这修了一幢十丈高的大楼,取名“黄楼'。苏轼的弟弟苏辙、苏轼的学生秦观秦少游,两个人都写了一篇《黄楼赋》,寄过来,以示祝贺。

苏轼还有一个学生,叫陈师道,写了一篇《黄楼铭》,也对苏轼的功绩,对这次抗洪抢险的工作给予高度的肯定。

苏轼觉得苏辙这篇写得不错,就亲笔把苏辙这篇一千多字的《黄楼赋》抄在一块绢帛之上,然后又叫人把这篇赋刻在石碑上,流传后世。

第二,苏轼五十四岁的时候第二次来杭州做知州,可是苏轼来到西湖,西湖面临很大的危机。西湖常年里边的淤泥太多,水面上长的水草太多。

这两多就要把西湖给毁了。苏轼在给朝廷的奏章里头分析西湖的形势,讲了几个特点:

从生活的角度来讲,西湖是杭州人的生活用水的来源。

从朝廷的角度,西湖是皇上放生和祈福的地方。

从水利的角度来讲,西湖是保证河运畅通的一个来源。

从经济的角度来讲,西湖还是酿酒上税的一个重要的源头。

从文学的角度来说,西湖是杭州的眼睛。

所以说西湖治理不好,无论是从政治的角度、经济的角度、水利的角度等都不好。用现代化话说,治理西湖,势在必行。

重要的是这是一次民生解救工程。对此苏轼群策群力,跟大家商量之后就决定在西湖的西侧,从南到北建一座长堤,把这淤泥都堆成长堤。

堆成长堤这就把西湖分为内湖和外湖,也叫里湖和外湖。修了这个长堤之后,然后在长堤上种上垂柳,种上花花草草,它就变成了西湖上的一道新的风景线。

但问题是它以后还会淤将怎么办呢?苏轼还跟大家一起想个办法:在这水上种菱角。因为种菱角有个前提,你要种菱角必须先清淤泥,先清这水草。

一举几得,既给老百姓找了一条挣钱的路子,又清了淤泥、清了水草。种了菱角之后,卖来所得的钱一部分交还回来还可以治理西湖。

但是水面这么大也不能荒种,得定个区域,区域以外的地方可以种,区域之内的一点都不许种,得保证水质的澄净。

所以就在西湖的中间修了三座小石塔,构成了一个三角形。最开始的时候这是很实用的,后来演变就成了三潭印月了。这不仅是一次民生的拯救,还是一次文学的拯救。

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吟诵苏轼的一首七言绝句:“水光潋艳晴偏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若把西湖比西子,淡装浓抹总相宜。”这是对西湖最美的写照。

从苏轼这两次治水来看,徐州的抗洪抢险的修黄楼,这是因为苏轼苦干和实干之后有了效果,所以苏辙等人为他写文章是为了能够让黄楼、让苏轼的政绩名声远扬。

但是因为有文人的加入,所以使得本来没什么文学色彩的黄楼,具有了浪漫的情怀。

可是西湖的治理就不一样,这个举动本身,既是实干的结果,又是一次文学浪漫情怀的结果,人们从这西湖背后就能看出,苏轼在这个工程里边所孕育的仁爱之心。

所以苏轼这个地方官跟别人不一样,是一个爱民为民的好官,也是一个有人情味的好官,同时最重要的是,他还是一个有着浪漫情怀、有着诗画才能的好官。

还是说在杭州,一天,苏轼在衙门,有人来打官司。这是一个绸缎商,这绸缎商打官司说,我卖了绸缎,钱收不回来了。苏轼说怎么回事呢?

说这个被告是做扇子的,他要做扇子用我这绸缎。我把绸缎卖给他两万贯,到现在一个文钱没收回来,已经逾期了,他违反了合同,我要告他。

苏轼一听,这还得了,我们是法治国家,把他叫来。叫来这被告一苦脸,跟苏轼说,全都怨我,真是违反合同了。

我跟您说,我爸爸去世了,这看病、丧葬,花了很多钱。可巧今年一开春进入夏天,它天不热,它老下雨,你说这么冷的天,谁买我的扇子啊?

我这扇子卖不出去,借了钱也还不上。这两万贯,我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我没办法。这就两难了,你说他这是事出有因,那位也等着用钱,怎么办呢?

苏轼有苏轼的办法。于是跟这被告说,你做扇子的?说是,做了一堆。说你把你们家做的那上好的扇子,拿出二十把来,我给你还债。

被告一想,这都到了秋天了,您还用这么多扇子?想不了那么多了,于是他回去赶紧拿了二十把上好的扇子。

苏轼那是会写扇面的,就拿桌子上判公文的那笔,这儿画两杆竹子,那儿画几个怪石,这儿画几个枯木,这儿题两句诗。一会儿工夫,二十把团扇,画得是玲珑剔透。

然后把这扇子交给他说,拿到门口去,很快你的帐就能还上了。这人感激得,哭都哭不出来了。抱着二十把团扇刚出门,就有来买的。

苏轼的字和画在当时是非常值钱的,都争着要呢。一把扇子一千钱,不但把帐还了,还有富余呢。一会就卖光了,没捞着来买的还后悔不迭。

看看苏轼这个官当的真是独一无二,实实在在地为民办个案,又捎带手地秀了一把自己的字画的功夫。这就是苏轼,他把工作的热情,把对百姓的关爱,灌注在浪漫的情怀当中。

苏轼跟别的官员就是不一样,作为一位文学家,他反映时代呼声,倾诉人民心愿,积极为黎民百姓呼唤。

作为一个朝廷官员,他恪尽职守,一心为民,做的都是与人民息息相关的实事,儒家的经世济民思想在他身上得到深刻体现。

所以说苏轼是个的浪漫的实干家,一个百姓爱戴的好官!

来源:爱上苏东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