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廣漢市三星堆遺址出土玉器(十二)

 睫毛上的风尘 2019-09-18

廣漢三星堆考古大事紀要

1929年
三星堆遺址真武村農民燕道誠家車水溉田,在燕家院子發現玉石器坑,出土石璧、石珠、玉璋、玉圭、玉琮、玉璧、小玉塊等玉器三、四百件。

1931年

英國神父董篤宜(V.H.Donnithorne)四處奔走,使1929年出土的玉石器大部分歸還華西大學博物館收藏。

1932年

華西大學博物館館長葛維漢提出在廣漢進行調查與發掘的構想,並獲四川省政府教育廳批准。

1934年3月1日

葛維漢與林名均抵達廣漢。

1934年3月

葛維漢、林名均在真武村燕家院子附近清理玉器坑,並在燕家院子東、西兩側開探溝試掘。發掘面積55.65平方米。

1951年

四川省博物館王家佑、江甸潮等調查三星堆、月亮灣,首次發現大片古遺址。

1956年

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員會田野考古組王家佑、江甸潮在涪江流域和溫江專區進行文物普查時,首次對三星堆遺址進行了調查發現了三星堆遺址北面真武村橫梁子和南面三星堆一帶的文化堆積。

1958年
四川大學歷史系考古教研組再次調查三星堆遺址。

1963年

四川省博物館與四川大學歷史系聯合發掘三星堆遺址,由著名考古學家、四川省博物館館長、四川大學歷史系教授馮漢驥主持。

1980年

以真武村、三星村為中心。將鴨子河南岸大堰村至西外鄉高澗村一線臨河的高臺地,馬牧河南岸的三星村一帶的高臺地;南興鎮三星村、真武村、回龍村與三星鄉仁勝村、大堰村等面積約12平方公里範圍,命名為「三星堆遺址」。

1980-1981年

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員會與廣漢縣聯合,首次大面積發掘三星堆遺址,發掘面積1225平方米,揭露出大面積的房屋基址。

1982年11月-83年1月

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員會與廣漢縣聯合,第二次發掘三星堆遺址,發掘面積100平方米,並發現陶窯一座。


1984年3月-12月

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員會與廣漢縣聯合,第三次發掘三星堆遺址,在西泉坎發掘面積160平方米。出龍山時代至西周早期的文化堆積,這次發掘確定了三星堆遺址的上、下限。

1984年12月-1985年10月

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員會與廣漢縣聯合,第四次發掘三星堆遺址,發掘面積175平方米,發現三星堆土埂為人工夯築,調查發現東城牆和西城牆,首次提出三星堆遺址是蜀國都城的看法。

1986年3月-5月

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大學歷史系與廣漢縣聯合,第五次發掘三星堆遺址,發掘面積1275平方米,發現大量灰坑和房屋遺跡,將三星堆遺址的年代上限推至距今年5000年。

1986年7月18日
當地專廠在第二發掘區取土時發現祭祀坑,挖出玉石器。第六次發掘三星堆遺址,共發掘面積250平方米。

1986年7月18日

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與廣漢縣聯合,發掘祭祀坑,編列為一號祭祀坑。出土銅、金、玉、琥珀、石、陶等器物共420件,象牙13根。

1986年8月14日

距一號坑東南30公尺發現二號祭祀坑。

1986年8月20日-9月17日

發掘清理二號祭祀坑,清理出銅、金、玉、琥珀、石、陶等珍貴文物1302件(包括殘件和殘片中可識別出的個體),象牙67根,海貝4600枚。

1988年10月-1989月1日

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第七次聯合發掘三星堆遺址,發掘面積341.5平方米,對三星堆土埂進行試掘,確定土梗為內城牆的南牆。

1990年1月~5月

第八次聯合發掘三星堆遺址,共發掘面積1075平方米,在東城牆發現土杯,首次了解三星堆古城城牆的結構、夯築方法和年代。

1990年3月

舉行三星堆遺址祭祀坑出土銅樹修復方案論證會,並對銅樹進行預合。

1991年12月-1992年5月

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第九次聯合發掘三星堆遺址,發掘面積837.5平方米,將西城牆進行試掘並得到確認。

1994年11月-1995年1月

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第十次聯合發掘三星堆遺址,發掘面積700平方米,調查發現了三星堆遺址南城牆,進行試掘並得到確認。

1996年10月-11月

中日合作對三星堆遺址進行環境考古工作,主要項目有磁場雷達探測、紅外線遙感探測與攝影、衛星圖像解析、微地形調查、碳素年代測定、花粉分析、硅質體分析、硅藻分析等。

1997年11月-1998年7月

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第十一次發掘三星堆遺址,對三星堆遺址仁勝村專廠墓地進行發掘。發掘面積934平方米,共發現墓葬28座,發現了大量玉石器,其中具有良渚文化”玉錐形器”的發現,引起研究者對三星堆玉石器的文化淵源關係進行重新思考。

1999年1月

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第十二次發掘三星堆遺址,發掘面積450平方米,對三星堆遺址月亮彎城牆進行發掘。在城牆下發現大量龍山至商代早期的文化堆積,同時城牆又被殷墟時期的堆積疊壓,從而可以確定月亮灣内城牆的年代為殷墟早期,共發掘面積450平方米。

2000年12月~2001年7月

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第十三次發掘三星堆遺址,發掘面積500平方米。在燕家院子發現大量三星堆第四期的文化堆積,使人們對三星堆遺址第四期的文化面貌和年代下限有較為清楚的認識。

2005年3月~4月

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第十四次發掘三星堆遺址,發掘面積750平方米。在青關山發現大型夯土建築台基。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該公眾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