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涉农金融科技勿作秀

 浩睿谈谈 2019-09-19

近日,笔者在某农商银行网点的营业厅里见到一台机器人引导员,遂兴冲冲与之交流。结果,你对它满怀期待,它却对你置若罔闻,不由大为失望。银行工作人员告知笔者,该机器人引导员由上级行统一配置,因网点网络信号不好,加之平时少有人维护,使这一花费不菲的智能设备沦为摆设。

供图 今日头条

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在金融科技之路上争相实践,从前卫的金融理念到各种形式的“智能银行”相继亮相。面对此情此景,一些农商银行也欲围绕金融科技做文章,但囿于资金实力、科技基础、人员素质及网点环境等限制,难以大手笔推进,有的就退而求其次,通过配设机器人引导员这样的设备来装点门面。可是,除了增加经营成本,对提升科技水平,改善获客能力,更好满足客户需求,并未发挥多大效用。这不免令人生疑,金融科技洪流面前,相关农商银行是加大科技投入,不让自己掉队,还是不盲目攀比,脚踏实地?

不可否认,有些农商银行实力相对雄厚,网点处于市区,客户群文化层次相对较高,偏爱智能金融服务,可以更多布设自助设备、设立无人网点或5G智能网点,以满足客户偏好电子、移动、智能金融服务的需求。不过,更多农商银行地处县域,网点布设于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农村,如此条件下就不能急于效仿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而应采取符合当地实情的务实举措。

目前,农村地区多数客户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低,更喜欢在物理网点办理业务,这就需要农商银行尽力增设助农服务点,让农村主流客户获得较好的服务体验。同时,结合金融扶贫及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形势,不妨将网上商城、微信商城融入自身网上业务,以电商扶贫惠及农户;通过拓展线上业务办理平台,为涉农企业信贷业务办理提供便利。

此外,农村还有不少客户终日忙于生产,难得闲暇跑银行,更有老年客户行动不便,无法去到网点。笔者注意到,已有农商银行针对性地推出便携式STM机具,引入人脸识别、电子凭证等技术,可办理存折、生活服务、签约、贷款、理财、银行卡、信用卡等业务。有心打造“有温度的银行”的各地农商银行,可借力此类金融科技手段,消除服务客户的痛点。

我国地域广阔,各地条件千差万别,不同农商银行的发展水平及面临的客观环境亦有差别,开展业务当因地制宜,走适合自身的路,以金融科技助发展,让客户生活更美好,绝不能用之作秀,以免得不偿失。

作者 周慧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