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风的危险因素

 志比天高 2019-09-19

与中风(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密切因果关系的因素称为危险因素,其可以是一种疾病,也可以是一种生活方式。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可分为可干预性危险因素和不可干预性危险因素。

 1.可干预性危险因素   系指可以控制或治疗的危险因素,包括: (1)高血压:系公认的脑血管病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血压越高,卒中风险就越大。高血压病人群的脑卒中危险性是正常人群的3~6倍。 (2)糖尿病:糖尿病也是脑血管病最常见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性是普通人群的2~3倍。适量运动对血糖的控制有重要意义。 (3)高脂血症:系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高血脂导致动脉管腔狭窄。 (4)心脏病:各种心脏病,如心房纤颤、急性心肌梗死等均可引起脑血管病。及时治疗心脏病可减少脑血管病的发生率。 (5)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既是一种脑血管病,也是一种危险因素。30%脑梗死患者在发病前曾有过TIA的病史,33%的TIA患者迟早要发展或再发生完全性卒中。 (6)颈动脉狭窄:系脑血管病潜在性危险因素。当狭窄程度加重或发生血流动力学改变时,可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 (7)脑血管疾病史:曾患过脑血管疾病者的复发率明显升高。 (8)吸烟:吸烟是最容易预防的危险因素。吸烟可导致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与吸烟的量成正比,最高可大不吸烟人群的6倍。 (9)酗酒:也系最容易预防的危险因素。长期大量饮酒可引起脑动脉硬化或颈动脉粥样硬化,最终可导致脑血管病。 (10)肥胖:肥胖也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同样也是病死率比正常人群明显增加的重要因素之一。
 2.不可干预危险因素   系指不能控制和治疗的危险因素,其包括: (1)年龄: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55岁以后每增加10岁患脑血管病发病率增加1倍以上。 (2)性别:男性脑血管病的危险性比女性高,且男性脑血管病的病死率也比女性高。 (3)遗传:家族中有脑血管病的子女发生脑血管病的可能性明显升高。 (4)种族:黑人脑血管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白种人。中国人和日本人的脑血管病发病率也明显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