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格律诗法

 白水清风 2019-09-19
  中华《格律诗法》(汇总)  

  格律诗,是中华古典文化之瑰宝。学生语文课必讲。写文章加一点古诗名句,格外提高档次;外国首脑来访,倘若在讲话中吟上一句中国古诗名句,听众肯定立感亲近并报以热烈掌声。中华古典诗歌乃世界文化之精品,一定要代代传承下去。
   现代人讲普通话,必须有一套与现代普通话相适应的诗法。作格律诗要押普通话韵,韵要谐和,规则适当宽松大众才能欣然接受,才愿意学习。掌握的人多了,才能继承、发展、繁荣。
    根据古代格律诗的若干规定和历代格律诗的不断改进,并与当代语音、语法相结合。遵照“律循古律,韵从新韵”、“师古而不泥古”和“求正容变”的原则,特制订本诗法。

           一、平仄格律(平韵) 

   1、格律诗以五言、七言为主要形式 ,其次是六言诗。
   2、格律诗形式为三种:绝句(4句)、律诗(8句)、长律(10句及以上的偶数句)。
   3、平声包括:一声(阴平),二声(阳平);仄声包括:三声(上声)、四声(去声)。简称“平、扬上、,或称为平、扬、拐、落”)。
   4、原始的平仄句式有两种:五言的是,仄仄平平仄和平平仄仄平;七言的是,平平仄仄平平仄和仄仄平平仄仄平。其特点是,两两平仄相间(或叫相替)
   5、五言诗标准律句一个仄起仄收五绝的四句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七言诗标准律句一个平起仄收七绝的四句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七言诗,相当于在五言标准律句仄仄前加平平;平平前加仄仄)
     
六言诗标准律句为一个仄起仄收六绝,按其相粘形式可分为
    ① 句脚本位异变式——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② 句脚隔位对换式——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  
  说明:
    
律诗为上述绝句格式加倍,四句变八句(律诗由绝句发展生成,而非绝句由律诗分割截就)。
     ②首句入韵。把首句的句脚的仄声与倒数第3字的平声对调。即平平仄,换成仄平平;平仄仄换成仄仄平。
    ③首句第2字叫“起”,末尾字叫“收”。绝句、律诗,都可分为“
仄起仄收,平起仄收,仄起平收,平起平收”4种正体平仄谱形式。五言绝句律诗、七言绝句律诗,都各有8种标准平仄谱。六言绝句律诗,两种体式,也同样各有 8种平仄谱。
    ④诗的偶数句必须押韵(不许平仄韵混押),首句也可以押韵。五言诗,首句不押韵为正格谱;七言诗,首句押韵为正格谱。
     ⑤1、2句,3、4句,5、6句,7、8句,每两句叫一联。前一句叫出句,后一句叫对句。
    五言诗,每五个字叫一句;七言诗,每七个字叫一句(古时没有标点符号——逗号、句号)
    ⑦每句内,平仄“相间”(主要指第2、4、6字);每联对句与出句的平仄关系叫“相对”(平仄相反);相邻两联的上联下句与下联出句的平仄关系叫“相粘”(在平仄一致的基础上,把句脚变仄声,倒数第3字变平声)。平脚变仄脚、仄脚变平脚,就是把原始句式的句脚与倒数第3个字,平仄互换。
   
   ⑧平仄谱记忆方法(以第5条五言绝句为例):
   
方法一(推导法)——首联与第二联调换,即成又一绝句(平起仄收,依然符合対粘关系)。两个绝句加倍,即成仄起仄收、平起仄收两个律诗。这2首绝句、2首律诗均为仄收(首句不入韵)。把这4首的首句仄收句脚与倒数第3字的平声兑换,即成4首首句入韵的五言绝句律诗。这样,五言的8种平仄谱,就形成了。同样可以推导出七言、六言的每式8种平仄谱。
   方法二(尝试法)——已经有了“仄仄平平仄”为首句的一首
仄起仄收绝句。下一个,以       “平平平仄仄”为首句,第2句与其相对(平仄相反),即为“仄仄仄平平”;第3句与上句相粘,而且必须是仄脚,必选“仄仄平平仄”。最后只剩一句作为第4句(肯定与上句相对,平仄相反)“平平仄仄平”。     
   首句为平收(入韵)时:末尾是“仄仄平”的,第2句对末尾选“仄平平”的那句;末尾是“仄平平”的,第2句对末尾是“仄仄平”的那句;第3句找相粘的那句(五言1、2、4字平仄相同;第2、4字平仄相反。七言1、2、3、4、6字平仄相同;第4、6字平仄相反);第4句,和首句平仄格式完全相同。首句入韵绝句平仄谱,4句标准律句只用了3句。
     ⑨长律,就是在律诗的基础上,继续“粘、对”。
     6、一三五不论,但要避免三平脚孤平,尽量避免三仄脚
    ① 孤平定义是:平声全部孤立存在(没有平声相连)的平收句式。仄收句式允许孤平存在。
    ② 三平脚定义为:句末尾三个字都是平声。三仄脚定义为:句末尾三个字都是仄声。
   7、三平脚中,阴平声、阳平声兼有,算作合格,不算优秀。 三仄脚中,允许上声、去声兼有。上上上相连音,因有音变,不算三仄脚。
   8、 一、不 发生音变时,在诗中按平仄两读对待。孤平句 仄平仄仄平”,孤平后面的仄声字是“一、不”时,不视为孤平。同音平仄双音字,比如“看、教、磨、冠、空;分、和、创、数、中”,也按“平仄两读”对待。
   9、标准律句“平平平仄仄”可变成“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式,属特定律句,不属拗救。
  10、
标准律句“仄仄仄平平”可变成“仄仄平仄平”。“仄仄平仄”式,属拗句,不算孤平。

 
      二、普通话新韵 

   当代普通话新韵:
  1、
19工韵 ( 阿a,鹅e,喔o,椰ie,埃ai,欸ei,熬ao,欧ou,安an,恩en,昂ang,英eng,雍ong,鱼 i、ü, 屋u,知--i [实际为 r韵],丝 -i [韵 ],儿 er ) 。合并其中的三对共鸣音,就变成:
  2、16谐韵(1.发花 a / ia  ua,2.国歌 e、o / uo ,3.协约 ie / ue ,4.徘徊 ai / uai ,5.玫瑰 ei / uei ,6.遥条 ao / iao ,7.秋收 ou / iou,8.田园 an / ian  uan  üan ,9.人云 en / in  un   ü n ,10.汪洋 ang / iang  uang ,11.灯笼eng / ing  ueng ,ong / iong,12.崎岖 i 、ü ,13.姑苏 u,14.支持 --i [r韵 ],15.词丝 -i [韵 ],16.儿而 er ) 。16谐韵为最谐和的韵部划分。
  3、14通韵考虑后三个窄韵(14支持、15词丝、16儿而)语音相近,一共就8个字音节,不少地区又平卷舌不分,分开就更不好作诗,暂时合并为14“诗词(--i、-i、er)韵”。当前,暂以14通韵为诗韵。

       三、拗救

    
拗救歌:本句后位救孤平,小拗下句对平声;大拗对句前位变,最佳一字救多宗。”
  1、
本句后位救孤平。指“仄仄平平仄仄平”句。当第3字变仄,成“仄仄仄仄平”时,就出现孤平。应该把第4字孤“平”后边第5字的“仄”改成“平”,变成“仄仄仄仄平”,使两平相连,就避免孤平了。
  2、
小拗下句对平声。当出句第1、3、5字平(仄)违律时,可在对句中,将相对应的1、3、5字以仄(平)相救。 
    如:平平仄仄
平仄,  (出句第5字违律)
      
仄仄平平仄平。  (对句第5字相救,小拗可以不
  3、大拗对句前位变当第4、6字平变仄律时,可在对句中,将相对应4、6前一位的3、5字以仄变平相救。
   如:平平仄仄平
仄,  (出句第6字违律)
      仄仄平平
仄平。 (对句第5字相救,大拗必须相救
 
   4最佳一字救多宗。有时,改变一个字(如对句的第5字,仄变平,救了出句第6字的平变仄的大拗,也救了出句第5字平变仄的小拗,还可以救本句第4字的孤平。
   如:
 平平仄仄 
     仄仄仄仄平  
  说明:1、3、5 字平仄异变,属小拗;2、4、6字(诗句节奏点)平仄异变,属大拗(倒数第2、3字平仄互换除外)。

 

      四仄韵诗格谱

   1、仄韵格谱的标准律句,与平韵格谱一样,只是顺序有变更:
五言诗:   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仄。
七言诗: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2、每句都可以为首句,产生仄起仄收、平起仄收、仄起平收、平起平收四种格谱。上 下句的关系,同平韵一样,也是联内相对,联间相粘。
    3、仄韵诗,可以绝对“一三五不论”,不避孤平、三平脚、三仄脚 
    
     五、其它技巧

   1、对仗:指出句和对句对偶,像对联似的,词义、词性工整相对。对仗分:正对、反对。律诗一般要求中两联(二、三联)对仗,也可只第三联对仗。对仗不是律诗的必要条件。
   2、避合掌。合掌的概念是:对仗联的两句意思相同或相近。主要看主谓宾部分。定语、状语、补语、虚词,不在此列。
   3、
避上尾。上尾的概念是:一联之中,出句句尾,不要同是上声,或同是去声,更不要同韵仄声。
    4、重字问题。尽量避免不必要的重字。诗意好、内容需要,可以不避重字。
 

       六、律句诗分类:

   
1、除了粘式绝句外,律绝诗的
其它形式有——对对对(对式律绝)、对对粘、对粘粘、粘粘对、粘对对、粘对粘、粘粘粘 等。由律句组成的8句诗,可称为律句诗。
  2、原则:①格律:格局均由标准律句组成;②诗韵:偶句押韵,首句也可以押韵;③符合其他要求。 

附件:关于新体诗
  新体诗,产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新体诗只有一个要求:应该押韵。
   诗的
句数多少都可以;每句字数多少都可以;押平韵、押仄韵都可以;平仄混押也可以;押多、押少都可以;短诗,甚至不押韵也可以。
  新体诗,意境要好,通俗易懂,提倡白话、白描,富有感染力、震撼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