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闲话:思维、性格与心理

 逆风的文字 2019-09-19

这并不是一个需要藏着掖着的“问题”,我不说是“话题”,是因为很多人还停留在“询问”找答案阶段。

肉体生病,去医院吃药打针住院总能很快见效。

可是——

心理思维出了毛病,就不单单是他一个人的问题了,而是他生长的环境出了问题。这个怎么医?

什么是性格?

初始的思维点点,通过代代相传,最终固化才成性格。性格是结果态;思维是瞬间态、行进态,点点滴滴积累终成性格固化态。

人类从树上的猿猴下到地上,肯定不是自愿的,你能说“是哪只猿猴忽然脑袋一热,地上挺好,我们不回去了吧!”其实地上相对于树上是陌生与恐惧的【森林没有了,豺狼虎豹不也要出来吗?】,逃命都没地方去,直到发现了山洞【你说山洞多,还是树木多?】,大家都挤在一个山洞里,促使了比家庭更大的氏族社会的雏形。

“性格”还是个比较性的词汇。没有对象可比的时候,是没有性格的。性格是建立在社会群体文明下的词汇。也是传承与创造结合的“矛盾火花”。它时刻监视着你的“思维”与“群体中心文明”的距离;而擅长创造的人都是“比较有性格”的人,至少在潜意识如此,不表现出来才不会被发现。

“格”——《说文》徐锴系传:“亦谓树高长枝为格。”

“格”——言有物而行有格也。《礼记·缁衣》

“心理疾病”是近代流行起来的词汇。而且还有一个怪现象:我们的社会越发展,它却越发明显与增多,渐成一种趋势。这个时候,脱离整体环境来论述“个人问题”是否有点“管中窥豹”之嫌呢?

反应在家庭教育上,意识不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是很可怕的!因为我们使用着各种创造,却无法体验到“一步步发展”的过程。“理论来自实践”——实践即是体验的过程。而我们的父母爷爷奶奶们,往往抹杀了孩子们的体验过程,尤其是主动拒绝。“没有实践体验的人”——何来自己的思维判断呢?“让孩子吃了苦”仿佛使自己丢了天大的脸!“孩子后半生”吃了苦——才是丢了天大的脸。最基本的体验就是“劳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那些个“替孩子代劳”的长辈们虽然有情可原,但作为父母要时刻懂得:哪些是违背自然规律的、不利于孩子成长的。

思维的“铠甲”来自环境的体验,如果在“温室”里待久了,猛然置于光天化日之下,是肯定要生病的。

“西方教育模式”也只是在《物种起源》、《自然选择》诸多科学理论证明之后,才逐渐兴起的。“心理学”看似只是一个很狭小的范畴,很多时候被归纳入教育学,医学,这样似乎把人类思维置于环境面前的主动性来看待;其实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主动思维是建立在千锤百炼的被动体验之后的,所以“心理学”在我看来却是被动性的一门学科,既然被动,是离不开后面的依托的综合因素,是不能单独拿来说的。

具体到一个人的“心理问题”,从他最亲近的环境家庭寻找原因,说的直接点就是:孩子心理有问题了,往往是父母那里先有了问题。这是很多父母所不知道的。按理说,既然爱孩子,又怎么不能感同身受呢?是的,太久了,他们早已忘记自己当初是怎么从小孩子长大的。尤其是那些很“自我”的父母,对于孩子生长在这样的家庭是相当煎熬的。

很多时候是“父母生了病”却长在了“孩子身上”,心理问题即是如此。

在穷人的家里,还有一种危险的存在:冷漠的父母。这一点尤为重要!因为那些父母想当然的把自己的因贫穷而自卑的心理与情绪,施加给了孩子。在外抬不起头,回到家里却是两个极端:要么漠视孩子的需求,因为他认为爱就要花钱买东西;要么就是对孩子抱怨发脾气,把外面受得气全倾泻给孩子承受。这是贫贱人家的悲哀。

这是“思维”走了捷径,直性的表现出来了,没有想象孩子的感受,也没有意识到搞错了对象,是不敢自我承担的表象——或者受思维宽度所限,看不见另外的选择——大家共同承担的选择,尤其在孩子满18岁之后,应该建立责任感的时候,这个时候往往父母选择了自我承受。

“贫贱之家万事哀”——要打破这个“循环”,需要父母提前明白一些道理,在孩子还没长大之前。抱有侥幸心理的父母大有人在,但往往是失望或绝望的结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