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净:“净行之式微,实无可讳言”

 古稀老人赵 2019-09-19

徐慕云

徐慕云(1900-1974),江苏徐州人 。著名戏剧理论家、戏曲教育家。少年起便醉心于戏曲艺术。毕业于上海大同大学,留上海做戏曲评论研究工作,对谭派艺术有过深入研究。主要著作有《梨园影事》、《故都宫闱梨园秘史》、《中国戏剧史》、《京剧杂谈》、《京剧字韵》等。

梨园角色,区分为生旦净丑四大类别。当夫清季咸、同之间,人才济济,各项英才辈出,允足称梨园鼎盛之秋。洎乎民国初元,老成凋谢,后起乏人,几有才尽之感。

试观生行之中,自老谭物化后全材之选殆无其人,只一叔岩尚差强人意。然方之前辈贤哲,则瞠乎后矣。若夫菊朋、庆奎、富英、宝森、连良辈,俱有所拙,更无奇足道矣。旦行之梅兰芳,声誉之隆,无与伦比,其艺术亦有独到,绝非幸致。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等继梅而兴,旦行添却如许劲旅,其焰顿炽。适生行正乏足孚众望之全材,故领袖梨园之尊位,于焉丧失,而为旦行攫去。于此足征旦行势力膨胀之速且稳也。丑行人才虽寥寥可数,然老伶如王长林、萧长华辈,足以绍刘(赶三)、罗(百岁)之余辉,后起如马富禄、茹富蕙等亦可追步前贤,尚无十分凋敝之象。至于净行之式微,则实无可讳言。故云特撰《说净》一篇,以告关心菊部之兴替者。

说净:“净行之式微,实无可讳言”

名丑王长林

净部本分正净、副净、武净三门。然净之命名,起于涂面,即涂面之丑,亦有小花面之称(花面即净别名)。则红生之应列入净部也宜矣,故当再加红净一门,方觉妥恰。

正净亦名铜锤,闻系得名于《二进宫》之徐延昭手抱铜锤之故,又有以包龙图面涂黑色而呼之为黑头者,专长在于唱功之繁重,态度之沉毅,故嗓音首须嘹亮宏硕,方能合格。至所扮之人非王侯即将相,气魄自应磅礴也。副净所扮之人,不似正净仅扮忠良之单纯,奸相权臣、悍将枭帅、土豪恶霸,与夫巨盗凶寇,鞠有其份。故须将各种人之个性分清,是其做功之繁难,可想而知。至于工架之大方,念白之辣狠,神态之猛烈勾脸之精致,犹余事耳。武净以摔打剽悍为主,神态须活泼,武工须矫健,方有可观。武净之正戏,为数本属寥寥,自《拿高登》《铁笼山》《四平山》《九江口》《通天犀》《霸王别姬》诸剧为武生兼演后,武净益无用武之地矣。红净似专为关云长、赵玄郎辈而设,实则为净角中之文武兼重者,故须有正净之穆肃威仪,宏韵声口,副净之神妙做派,武净之稳练打武方可,唯此角久为生行所兼演,一切均与生角为近云。

说净:“净行之式微,实无可讳言”

王泉奎、张君秋、谭富英之《二进宫》

正净在咸、同间,以汪正士为中坚,其后则有何桂山、刘万义(即大奎官)辈蜚声九城。尤以何九为空前人才,即后世恐亦无人能及其佳妙也。刘永春的系正净全才,嗓音之宏韵,唱功之结实,允推为何九后之首选《沙陀国》一剧。彼甚矜贵,愚尝聆其清唱“太保传令”一段,神韵之古奥,音节之铿锵,掷地可作金石声,真有绕梁三日之慨。连良、舒元辈之呕呕腔固不足与较。即叔岩、菊朋,亦有小巫见大巫之慨。

金秀山在中年时,亦系正净完人,唯兼习副净,故不若刘永春为纯正。晚年齿落,精力日衰,喜用鼻音,以走偏锋,乃有伤风花脸之讥。百代公司所灌之《刺僚》一片中“宰鸡牛”之“牛”字,即其脱牙后走偏锋之明证。有人反以其为古奥而模拟,此犹削足而就履也。秀山之大太监戏,如《法门寺》、《忠孝全》等可称古今一绝。然此乃副净戏殊非正净所宜也。裘桂仙为桂山之琴师,故对于何之腔调神韵,皆能融会,与汪桂芬之为大老板(程长庚)操琴,而传程调之机缘相若。惜乎天赋稍差,嗓音嫌枯,中气微弱,身材瘦小耳(唯扮演时尚觉中式)。然其韵味之纯正,俨然何九当年。且性嗜酒亦有何九遗风,后以每餐必饮,遂致嗓干气促,登台时常为之窘汗淋漓,因发誓戒酒。比欲进食,则又非酒不能下咽。愚今春赴平,尝聆彼与小云、又宸合演《二进宫》,极为满意。

说净:“净行之式微,实无可讳言”

金秀山(孟良)、德珺如(宗保)、黄润甫(焦赞)之《穆柯寨》

此种铜锤老戏,今当以桂仙为硕果仅存之正净完人。董俊峰与增长胜之嗓音,均系正净中之美材。惜乎唱腔吐字无一是处,董之用鼻音,增之拉长腔,均聒然无味,叫嚣厌人,殊无齿及之价值也。

某日,余自舒君舍予处,借来金秀山之《牧虎关》唱片。系谋得利之出品时金之牙齿尚未脱落,口劲与吐字,俱较脱齿后在百代所灌诸片为准确。惜乎喜走偏锋,故归鼻音之处,仍数见不鲜,而草率滑稽之疵,亦未能或免。斯实无庸讳言者也。然其行腔之佳,韵味之厚,绝非其子少山在大中华所灌之《牧虎关》所可比拟也。

维时,高亭第二次出品之样片适甫抵沪,愚当即取裘桂仙之《牧虎关》与金秀山一较优劣。静聆之下,觉裘氏咬字之苍劲,口风之浑圆,行腔之雄实,韵味之纯正,又胜秀山一筹。名琴师孙佐臣亦然愚说,盖秀山喜走鼻音,已非中正之声,而落小家路数(比及晚年齿脱,益复变本加厉。识者多为惋惜,故有伤风花脸之讥。不过斯乃年龄之关系,尚有可恕之道。至若后起正净,如董俊峰等,滥归鼻音以博彩,则不可曲宥者也)。其行腔说白,有时亦嫌草率,故有拖泥带水之病。又因兼串小丑(如《探母》之把关番将,与《打面缸》之县令是也),是以插科打诨之声口,每于不自觉之中而流露于外殊非严肃之正净所宜有也。

《牧虎关》一剧,只合在翁媳交锋时,略杂滑稽口吻,然秀山在百代与谋得利所灌诸段,皆系翁媳对垒之前所唱者,故不宜稍有逗趣或滑稽声口也。桂仙于“君”、“民”、“阵”、“明”、“臣”、“亭”、“宁”诸字,皆不走鼻音,卓然中声,允足以垂范后人。此点殊非秀山所可跻及也。

说净:“净行之式微,实无可讳言”

裘桂仙、李鸣玉之《铡美案》

正净唱工之板别,为数殊少,不过原板、流水、二六与摇板而已,其他则不恒闻之。然吾友刘孝先君,竟能歌王翦《探营》之大段反二黄,良足珍贵。按王翦《探营》系采自列国故实,时翦为秦帅,拥雄兵而欲扫荡六国。某夜方巡查营内,忽有刺客袁达者,突入帐中,幸翦早觉,故未蒙其害。

是剧头场先上袁达,次场王翦于帘内先唱“在军中传将令如同雷吼”一句,二黄倒板。再出场接唱回龙腔,下接一段原板,历数十句后,始转摇板,由摇板再转反二黄一大段。前后不下百余句,一气呵成,殊非易易也。

昔年《碰碑》之七郎,亦唱大段反二黄,如此方符《托兆》《碰碑》定名之本意。盖既云《托兆》,七郎当然亦系正角,令公既连唱数大段反二黄,似不应使与令公同样重要之七郎,只唱数句原板而即敷衍了事也。昔日梨园绝不以与人配戏为可耻,每剧之中,人各有份。此剧之主角,往往于他剧中充里子,亦绝不以为异。如此方符有饭大家吃之本意。梨园之义气,于此可觇其梗概。

降至今日,为主角者,多妄自尊大,不使配角一显其长。倘配角之彩声较主角为众,则大遭主角之忌,必设计以陷害之或诟辱之。曩者小云因慧生在天蟾为彼配二本《虹霓关》之东方氏时,得彩较彼为众,忿而之,荀、尚竞以此而失和。主角之气焰于此可窥其一斑矣。主角既多方阻难配角之发挥其特长,一般仰主角鼻息而生存之配角,遂多抱敷衍塞责之态度,以图苟安,而不求深造精进。故一剧之中,只主角一人有精彩,观者转觉索然无味矣。

说净:“净行之式微,实无可讳言”

荀慧生与尚小云

然牡丹虽好,必借绿叶之扶持,始显精华。倘主角用一凡庸之配角为辅,不唯不足以增趣添妍,甚或有玷全剧。犹忆叔岩曩隶丹桂演《琼林宴》时,增长胜为配。是剧之葛登云“太师府摆酒宴……”一段,竟致忘词。幸孙佐臣之胡琴连补两个过门,始未被台下窥破,否则殆矣。是即配角累人之明证也。愚因有感夫净角之不为人重,而沦为配角,以致英才湮没。长此以往,必无振作之一日。故连叙及此,以激励不甘雌伏于配角地位之净角焉。

副净之人才,以黄润甫之声誉为最卓著。前乎黄者,有徐宝成(徐碧云之祖,与程大老板同时,因其剧学渊博,故有净界祖师爷之美誉)庆春圃(行四与大老板配演《二进宫》《天水关》诸剧,双美并之誉)钱宝峰(长于张飞一路戏,勾脸特佳。其子金福,能绍箕裘,为武净名家)、叶忠定(长于奸雄戏,隶四喜、班有三十余年之久)四人。黄盖采钱、庆之长,而集大成者也。彼以善于曹操而获“活曹操”之绰号,唯晚年精衰神疲,亦喜用鼻音。今日之郝寿臣、侯喜瑞,皆系摩黄晚年者也。与黄同时者,有李连仲,乃瑞德宝之业师,艺甚精到。长于窦尔墩一流戏,与黄殊途。杨小楼、黄月山均倚之如左右手焉。郝之艺近于黄三,亦博“活孟德”之美誉。嗓音沉闷,道白辣狠,功活泼,神态猛挚,涩而鬯,是其所长。唯武功则欠佳,身材亦歉稍短,鼻音特重,乃其大疵也。今春随马连良来沪,搭丹桂第一台,月包三千五百金,打破净界历来之纪录,最得沪人之欢迎,几于一句一彩,连良则相形见绌矣。马虽忌之,然实无术行使其主角身份以挟制寿臣,不图郝氏竟代久屈人下之净角,一吐不平之气也。

说净:“净行之式微,实无可讳言”

侯喜瑞、郝寿臣之《真假李逵》

次乎郝者,有侯喜瑞,出身于喜连成科班,嗓音较郝为劣,武功则超而上之。艺术亦甚佳妙,长于张飞、李逵一路戏,在北平之声誉,与郝相埒。二伶各有私党,为之揄扬,每值合演于堂会时,二派人物,互相竞雄,殊饶奇趣。郝、侯之外,以异军突起者,有金少山,嗓音身材远胜郝、侯,唯工力则互有瑕瑜耳。少山初来沪上,无籍籍名,自经友人林老拙等一捧,竟尔大红。与之合演者,每有彩声不及彼烈之虑。兰芳来沪,曾与彼合演《别姬》,盛况差似小楼,海上舞台,现能以花脸作台柱者,少山一人而已。其家传之《法门寺》,忠孝全一路戏极佳,余者亦有足取,唯行腔吐字之韵味则略差,故不宜于正净也。

郝、侯、金三人各有专长,俱属有为之材此外尚有老伶冯志奎者,数年前有“活张飞”之誉,为海上副净唯一人才(闻彼与李连仲系师兄弟)。艺亦不弱,因不得志于北平,故南下来沪。其道白中之恨口极佳。《逍遥津》之曹操,为其杰作。火候之深韵味之正,又非郝寿臣所可望其项背者也。余如《斩谡》之马谡、《长坂坡》之张飞、《宝莲灯》之秦灿、《打严嵩》之严嵩、《下河东》之欧阳方,均足以竞美黄三,至于勾脸之精,当推为副净之首选。不幸年逾古稀,仍于红氍毹上,谋一啖饭之地,此老晚境亦大可悲矣。

武净之人才,以钱金福为空前绝后之选。勾脸极佳,有天下一品之称。武功与身段,尤为精到,喉虽劣,而不足为其盛名之累。其扮《打棍出箱》之煞神,口衔獠牙二枚,其伸缩之自如,一如天生者然,老谭、叔岩,俱非钱之夏侯渊不带斩渊,其艺之佳可知矣。又精于昆曲,《火判》、《山门》最负盛名,其与王长林合演之《祥梅寺》,为今后之绝唱焉。

说净:“净行之式微,实无可讳言”

钱金福之焦赞

次乎钱者有范宝亭、许德义,俱有足取。沪上武净如李永利、李春利等,则瞠乎后矣。范之弟子刘奎官,扮相嗓音,武功身段,俱臻上选。倘能再求精造,将来武净之首席,恐非奎官莫属焉。

红净无专门人材,赵匡胤戏如《斩黄袍》《龙虎斗》《高平关》《斩红袍》等均由须生兼演。关公剧如《战长沙》《麦城升天》《古城会》《过五关》《斩华雄》《单刀会》《水淹七军》等,多由武生兼演。昔日之老伶工如程长庚、汪桂芬等须生,亦有时扮演关剧,且均极负盛名。自徽班之王鸿寿即三麻子)出,对于关剧别开生面,专以趟马跑圆场取悦观客,于是关剧乃非武生莫敢一试矣。

说净:“净行之式微,实无可讳言”

名票刘叔度之《斩黄袍》

今日海上武生如赵如泉、林树森、小三麻子、夏月润等,莫不以擅演关剧名于时。今之汪派传人王凤卿,虽亦时演《战长沙》、《华容道》诸剧,唯因系须生兼演,故武功较赵等为弱,反不若彼等之受人欢迎也。红净既多为须生及武生兼演,似觉列之生部为宜。然按之“涂面即为净”之说,则又以隶属净部之为当焉。

(《戏剧月刊》1928年第1卷3期、5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